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734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包含有数个线材承托装置及数个相对应线材承托装置的避震线材;各线材承托装置的底端为一固定端,供固定于建筑物顶层,又其顶面可转动地设有至少二滑轮,供跨设该避震线材,并令避震线材于其上相对滑动,该避震线材一端通过一缓冲器固定于建筑物上,其另端则可固设于该建筑物附近的一处地表,由此,利用避震线材自身的张力可分担建筑物受地震或强风袭击时所承受的外力,该缓冲器可纾缓剧烈的晃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涉及一种避震装置,尤指一种应用在大型建筑上,藉以在地震或强风作用于建筑物时,可吸收震动及晃动的能量而减缓建筑物晃动的幅度,同时可避免建筑物外壁受风雨等外力侵蚀而损坏以致于剥落磁砖或混凝土的建筑避震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的建筑物系以钢筋或钢骨为骨架,配合水泥等材料铺设出各楼层间的地板、内墙及外壁,最后在建筑物表面铺设磁砖等建筑饰品而成。台湾系位处于地震频繁的断层交界区,而现今社会高楼林立,对于高楼的防震措施显得格外地重要。现有的建筑物,其主体结构主要为钢筋、钢骨与混凝土构成,若建筑物于遭受到地震或强风等外力袭击而产生震动时,主体结构的钢筋、钢骨及混凝土能承受住震动能量影响的话,则建筑物可避免其主体结构受到破坏甚至导致建筑倒塌的后果。一般建筑物的震动防治工作,除了结构体本身的强化(即,事前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钢筋、钢骨与混凝土间的应力分析工作与建筑材料的选择)外,如何有效减缓建筑物结构本体因地震或强风所直接承受的震动能量,也是另一项值得重视震动防治工作方法。另外,结构损毁如外壁的磁砖与混凝土受损剥落而裸露出钢筋或钢骨的建筑物,往往于整修时需搭设脚手架,但是脚手架并无法遮蔽壁强风,故必须于外壁上破坏性植入膨胀螺栓并于螺栓上固设装饰面材以抵挡强风,然而螺栓的破坏性植入及装饰面材的重量仍然对已受创而不确定其坚固程度的外壁造成负载,使得本已受创的外壁持续剥落磁砖与混凝土,如此不但造成建筑物受创程度不断恶化,其所剥落的磁砖及混凝土恐有砸伤较低处建筑物、行人或其他设施,而导致难-->以估计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设计人根据建筑物本身的弱点,加强其结构强度,进而设计出一种建筑避震防护装置。本技术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在地震或强风袭击建筑物时,可吸收建筑物所承受的部分震动能量,而可达到减轻建筑物所承受的外来力量,减缓建筑物晃动的剧烈程度的目的。本技术另一目的是主要提供一种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当其应用于一建筑结构损毁而需补修的建筑物上时,可避免强风豪雨直接打击侵蚀建筑物结构而造成建筑结构上磁砖或混凝土的剥落,以达到避免建筑物受损的结构持续恶化及避免建筑物的剥落物砸伤较低处建筑物、行人或其他设施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系提供一种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包含有:数个线材承托装置,其中各线材承托装置的底端为一固定端,顶端可转动地设有至少二滑轮;数条避震线材,其相对应于各线材承托装置而分别枢跨其上的滑轮并相对滑动,各避震线材的一端上固设有一地面连结装置,供与地面连结,其另端则以一建筑连结装置与建筑物顶层地面连结;数个缓冲器,系分别设于前述各避震线材的另端与其建筑连结装置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应用于一建筑物上时,可运用足够数量的线材承托装置以相对称的排列方式分别固设于建筑物两侧的顶面周缘上,各避震线材的一端系通过缓冲器固设于建筑物的顶层地面上,各避震线材的另一端则以自然下垂方向固设于对应的的地面上,由此,无须搭设脚手架或是破坏性植入膨胀螺栓于外壁上,而可在地震或强风袭击建筑物本体时,运用避震线材的张力原理,让建筑物本体所承受的垂直的震动及横向的晃动力分散给各避震线材,并由缓冲器纾缓震动及晃动力,以达到减轻建筑物所承受的外来力量,减缓建筑物晃动的剧烈程度的目的。-->前述的建筑避震防护装置进一步包含有数个可拆解地设置于任两相邻避震线材之间的防护隔板及数个可拆解地设置于任两相邻避震线材间的窗户防护框架。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可利用防护隔板覆盖于建筑物侧壁之外而可避免强风豪雨直接打击侵蚀建筑物结构而造成建筑物上磁砖或混凝土的剥落并避免剥落物直接掉落至低处,以达到避免建筑物受损的结构持续恶化及避免建筑物的剥落物砸伤较低处建筑物、行人或其他设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一建筑物的实施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一建筑物的平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平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防护组件的平面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防护组件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防护组件的平面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防护组件的侧面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9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应用于建筑物上的平面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应用于建筑物上的平面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张力加强组件的立体外观图。元件代表符号10建筑避震防护装置  20线材承托装置21支撑柱            22固定座23横杆              24滑轮30避震线材          32避震线段32a)避震线段        33非圆形螺帽331螺孔             332螺杆34地面连结装置      35金属管-->36缓冲器      37扩张器371凹缘       38建筑连结装置40防护组件    41防护隔板41a)防护隔板  411隔板框架412百叶片     42窗户防护框架44连结片      441穿孔45U形杆       451穿孔452螺帽       90建筑物92顶面        93侧壁94窗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技术建筑避震防护装置10系可设置于一建筑物上90的顶面92上并与建筑物90附近的地表相固设,该建筑物90另包含有四面侧壁93及数个设于其中一侧壁93的窗口94。本技术建筑避震防护装置10包含有数个线材承托装置20、数个相对应各线材承托装置20的避震线材30及一防护组件40。请参照图2及图3,各线材承托装置20系令一支撑柱21底端为一固定端,该固定端上固设有一固设于建筑物90顶面92的固定座22,该支撑柱21顶端上固设有一横杆23,该横杆23上可相对转动设置有至少二滑轮24,其中两个滑轮24系分别枢设于横杆23两端上。避震线材30分别跨越各线材承托装置20上所有滑轮24并相对滑轮24滑动,各避震线材24的一端上固设有一紧密固设于建筑物90附近地表的地面连结装置34,另一端上设有一缓冲器36,缓冲器36系可为弹簧等可吸收震动能量而改变自身外形的弹性件,该缓冲器36相对避震线材30的一端上设有一紧密固设于建筑物90顶层地面92的建筑连结装置38。请参照图4及图5,防护组件40系设置于各避震线材30之间而覆盖于建筑物侧壁93之外,其包含有数个防护隔板41及数个窗户防护框架42。防护隔板41系以一轻便的材料制造,其设置于各避震线材30之-->间而与建筑物90侧壁93相隔固定距离,其尺寸大小可视实际上两相邻避震线材30间的距离及所应用的建筑物90的需要而特别订作;防护隔板41系可遮挡强风豪雨而避免建筑物90的侧壁93受强风豪雨的侵袭而剥落磁砖或是混凝土。窗户防护框架42系以一轻便的材料制造,其设置于各避震线材30之间相对应建筑物90的窗口处,其后端紧靠于建筑物90窗口94,各窗户防护框架42的尺寸大小除因应实际上两相邻避震线材30间的距离之外,并可依照建筑物90窗口92的实际大小而特别订作;窗户防护框架42系可避免建筑物90的剥落物由窗口上方掉落而误伤从建筑物90内伸出窗口的居民。请复参照图4及图5,本技术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数个线材承托装置,其中各线材承托装置的底端为一固定端,顶端可转动地设有至少二滑轮;    数条避震线材,其相对应于各线材承托装置而分别枢跨其上所有滑轮并相对滑轮滑动,各避震线材的一端上固设有一地面连结装置,系供与地面连结,其另端则以一建筑连结装置与建筑物顶层地面连结;及    数个缓冲器,系分别设于前述各避震线材的另端与其建筑连结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数个线材承托装置,其中各线材承托装置的底端为一固定端,顶端可转动地设有至少二滑轮;数条避震线材,其相对应于各线材承托装置而分别枢跨其上所有滑轮并相对滑轮滑动,各避震线材的一端上固设有一地面连结装置,系供与地面连结,其另端则以一建筑连结装置与建筑物顶层地面连结;及数个缓冲器,系分别设于前述各避震线材的另端与其建筑连结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线材承托装置系包含有:一支撑柱,其底端为固定端,固定端上固设有一固定座;及一横杆,系固设于支撑柱顶端,其两端系可相对转动地分别结合有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避震线材为一体成型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避震线材是由数避震线段相互连结而组成,各避震线段二端上分别固设有一非圆形螺帽,其中一非圆形螺帽上形成有一凹设于避震线段内的螺孔,另一非圆形螺帽上延伸设置有一与螺孔相对应的螺杆。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设置于各避震线材上的防护组件,其包含有:数个可拆解地设置于任两相邻避震线材之间的防护隔板;数个可拆解地设置于任两相邻避震线材间的窗户防护框架;该避震线材上设置有至少一段金属管,该金属管密度大于避震线材密度;及该避震线材上固设有一避震线段,该避震线段与避震线材之间固设有一扩张器,该扩张器两侧上分别形成有一供避震线段与避震线材分别穿套于上的凹缘。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避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设置于各避震线材上的防护组件,其包含有:数个可拆解地设置于任两相邻避震线材之间的防护隔板,各防护隔板上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二贯穿防护隔板的穿孔,各角落的二穿孔上分别穿设有一围绕在避震线材外的U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良
申请(专利权)人:力圆行创意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