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45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装式建筑物,特别是一种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它由墙体和顶盖构成,由薄壳状墙体和薄壳状侧墙体的墙体拼接边相互搭叠连接构成建筑的围构墙体,薄壳状顶盖与围构墙体之间通过顶盖和墙体相邻的拼接边相互搭叠连接构成组合式建筑物,所述的拼接边位于各自本体的边缘并呈连续贯通状拼搭部。由于采用压铸式薄壳整体墙体拼接组合,不仅造价低、省工省料,而且具有组装快速、抗风、防潮及美观的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一种拼装式建筑物,特别是一种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结构多采用砖石和混凝土为主的结构,其最大的缺点是施工复杂、物料搬运量大、施工周期长。而一些临时建筑,例如可拆式活动房等也是首先要在地面上设置一个钢框架,然后再将预制好的板块拼连在钢框架上形成墙体,在墙体上搭设顶盖后形成建筑主体,最后经过涂施密封和简单装饰后成为临时性建筑。这种临时建筑较前者比虽然具有施工简单、周期短、物料搬运量少的特点,但是其仍需预先在地面上搭建框架。而且,相拼接的板块之间是靠预留的钢筋先行焊接、再抹涂缝隙并进行二次装饰后供使用的,因此拼接板块间并无相互拼延插配的过渡段拼接边,所以无论是从连接的可靠性,还是整体的牢固性及密封性上来说都较差。所用拼块也多为钢筋预制的或由树脂、锯沫等压制的人造平板结构。前一种拼块重量大,且单个块体不能预制很大,所以拼装起来也较为费力费时。而后者的墙体拼块虽然可做的大一些,但是,这类树脂板怕水、怕潮而不防火,安全性很差。上述结构共有缺点是外形美感差,其内外墙体必须经二次装饰或装修后才能供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由墙体和顶盖构成,其特征在于:由薄壳状墙体(2)和薄壳状侧墙体(1)的相邻墙体拼接边(11)和(24)相互搭叠连接构成建筑物的围构墙体,薄壳状顶盖(3)通过其自身拼接边(31)和围构墙体与其相邻的拼接边(12)和(21)相互连接构成组合式建筑物,所述的各拼接边(11)和(24)及(12)、(21)和(31)拼接部位均位于各自本体的边缘并呈连续贯通状拼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由墙体和顶盖构成,其特征在于:由薄壳状墙体(2)和薄壳状侧墙体(1)的相邻墙体拼接边(11)和(24)相互搭叠连接构成建筑物的围构墙体,薄壳状顶盖(3)通过其自身拼接边(31)和围构墙体与其相邻的拼接边(12)和(21)相互连接构成组合式建筑物,所述的各拼接边(11)和(24)及(12)、(21)和(31)拼接部位均位于各自本体的边缘并呈连续贯通状拼搭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预铸成型的薄壳状墙体(2)、侧墙体(1)和薄壳状顶盖(3)的造形截面呈凹凸相间的波浪状,薄壳状侧墙体(1)上段设置有构成建筑物造型的延伸部(1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薄壳状墙体(2)构成建筑物围构墙体的前后墙体部分,薄壳状侧墙体(1)构成建筑物围构墙体的左右墙体部分,薄壳状墙体(2)的上边缘部的拼接边(21)与顶盖(3)的边缘拼接边(31)搭叠连接固定,其下边缘部的拼接边(21)与地板(5)边缘搭叠连接,薄壳状侧墙体(1)的延伸部(13)是与其主体呈一体的局部向上延伸式或与其主体边缘呈相互搭叠连接的组合式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侧墙体(2)及墙体(1)的上下拼接边(12)、(21)与顶盖的边缘拼接边(31)及地板(5)之间相互搭叠后形成重合拼搭部并通过螺钉或螺栓相互连接在一起,两搭叠的拼接边之间或缝隙处加垫有密封垫或涂施有密封胶。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薄壳状顶盖(3)的横截面形状呈人字形或拱形,顶盖(3)与薄壳状的墙体(2)和薄壳状的侧墙体(1)延伸部(13)的上部拼接边(21)和(12)拼搭的拼接边(31)的截面形状呈直角形或形,顶盖(3)的纵截面造型呈凹凸相间的梯形波浪状或瓦楞波浪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框架薄壳快速拼装组合式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墙体(2)和侧墙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勇曹双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源一手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