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物框架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037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造多层建筑物结构的多层大体水平的结构混凝土板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形成大体垂直的框架结构柱子网络,以便与水平结构框架混凝土板相互连接; (b)用平台模板组件用混凝土建造一层上述结构混凝土板; (c)然后从上述一层建好的混凝土板确定的楼层降低上述平台模板组件到建造下一个较低楼层的结构框架混凝土板的位置; (d)由上述一个混凝土板限定的楼层支承上述模板,以便建造下一个较低混凝土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混凝土建筑物框架的建造,具体涉及这样的建造方法,在这种建造方法中,使结构混凝土板的平台支承模板组件从上一层下降到下一层位置并由该上一层支承,以便建造相邻的下面的混凝土板。混凝土建筑物结构的垂直框架构件一般由柱子(柱子可以是混凝土、结构钢或钢筋混凝土)组成,这些柱子通过钢筋混凝土板连接在一起。这些混凝土板是建筑物的主要水平框架构件。在这种结构混凝土板中通常加有钢筋和/或后张预应力梁。这些混凝土板不仅起着多层混凝土建筑物建筑框架的整体部件的作用,而且还构成楼板面/天花板底面。建造多层混凝土建筑物的楼层分隔混凝土板的最通用的方法是在楼板的高度搭一个模板,设置钢筋和/或后拉预应力钢筋束,然后用可以固化混凝土灌注模板。典型的是采用“从底向上”的方法顺序地建造混凝土板(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在建成一个楼板的混凝土板时,将支承下一个上层混凝土板的模板搭在该建成的混凝土板顶部上。如果车库的楼层或其它楼层被建在地平面以下,则通常是先挖上,挖到混凝土板的最低深度,然后再采用上述“从下到上”的混凝土板建造方法进行建造。本专利技术涉及“从顶向下”地建造大体为水平结构混凝土板的方法,而不是像现行的那样“从底向上”地进行建造。具体地说,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大体垂直的框架的柱子网格,以便与水平结构混凝土板相互连接;并用平台支承模板组件制造一层结构混凝土板。(本文提到“制造”结构混凝土板或“建造”该板,这一术语的意思包括提供这种混凝土板的模板、在这种模板中设置钢筋等物件、浇注该混凝土板的混凝土和使该板的混凝土固化,但不一定包括在人们认为某个特定的混凝土板的建造过程已经彻底完成之前所必须完成的许多其它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平台支承模板组件从该一层混凝土板确定的楼层下降到适于制造相邻的下面的结构混凝土板的位置。该模板还由第一混凝土板确定的楼层承载,以便制造该相邻的下面的混凝土板。这种承载最好由第一结构混凝土板本身悬吊。该结构混凝土板被设计成可以支承在建造相邻的下面混凝土板期间产生的负载。安装螺母装在第一结构混凝土板上,以便使负载传送到该上层混凝土板上。用于建造混凝土建筑物的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和简化了现行的方法。一旦上层楼的结构混凝土板被建成,在建造下面混凝土板的同时便可以修整上面的楼层(可以安装隔间、窗/隔墙等)。在模板放下后,混凝土框架建造工人当然也不需要再到上层楼板。另一个优点是建筑可以建筑到地段的基准线,而不需要使模板飞越邻近的建筑。以8英尺6英寸(或更小)的楼板到楼板的高度可以达到8英尺0英寸的楼板到天花板的高度。应当注意到,以“从顶向下”方式建造水平混凝土板的基本思想在过去已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建造法,这种建造法不能用于建造相当高的建筑物。例如可以参考美国专利No.3194532;3275719和4029286。在这种配置中,混凝土板不是一种可伸展的隔板。这些其它类型建造法的设计准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些从顶向下的方法在混凝土板是分开的楼层而外还是结构性可伸展隔板构件的配置中如何操作是不清楚的。结合以下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更详细的说明将更加明白或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参照的附图附图说明图1A至1D是总的正视图,示意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建造地平面以下的结构混凝土板的优选实施例;图2是部分截面图,详细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组件与灰浆壁面接的优选配置;图3是图1优选实施例的部分切去的的示意等比例图,用虚线示出用所示模板造的上面一层楼板的混凝土板;图4是放大的部分分解截面图,总的示出由图1A的4-4线包围的区域;图5A和5B分别是为本专利技术特别设计的垫圈的放大平面图和侧视截面图;图6是放大截面图,总的示出在浇注混凝土和固化之后由图1B的6-6线包围的区域;图7A是本专利技术一个轮子的优选实施例的平面图,该轮子用于转动一根将说明的杆并降低模板组件;图7B是图7A轮子的截面图,示出与该杆啮合的轮子;图8是联接一对轴向准直杆的联接器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螺母拉出装置;图10A是可替用的吊架配置的前视图10B是图10A可替用吊架配置的平面图;图11是前视图,示出在地平面上建造多层混凝土建筑物的混凝土板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2是类似于图5的放大截面图,示出用于支承螺杆的可替用的配置。下面提供相当详细的说明以满足专利的法规。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而不违背本专利技术。下面的说明是例示性的,而不是穷举性的。图1和图3两图中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优选实施例总的用参考编号11表示,图1不仅示出了该实施例的主要方面,即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而且还示出了使用该装置的方法。虽然对在地平面以下建造混凝土板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细节,但是很明显,这些细节适合于在地平面以上建造结构混凝土板。图1所示装置包括支承结构混凝土板的混凝土的平台模板组件12。该组件包括上模板13,构成结构混凝土板的混凝土对着该模板进行浇注。如图3清楚示出的那样,该模板包括凸出的中央部分13以形成混凝土板的底面,该部分由一个例如用层压板作的隔板形成,该隔板由2×6的托梁14组成的框架支承,该框架然后再由钢梁16支承。头下垂部分17形成在每一个柱子上。组件12的支承部分还包括一对工字梁18,它支承该组件的其余部分。每个工字梁18(其中仅有一个可以从图2看到)终止于保护套19内,保护套的用途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在一个区域例如海岸区,当建筑物的位置选在地平面以下时,预计会有大量水渗出,当在这样的情况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地下建造混凝土板时,则建一层围绕该位置的防水壁21,该混凝土板便可以建在该防水壁上。该防水壁21只是一层灰浆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建造多层地下车库时,壁21是3英尺厚的灰浆壁,深100英尺。如图1和2所示,盖板通过键槽22用暗销接合和浇注在灰浆壁上。形成与结构混凝土板相互连接的大体垂直的柱子框架网络。这种网络包括许多大体垂直的柱子23,该柱子从稳固的基座向上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钢柱固定在岩床上,方法是形成5至8英尺直径的混凝土沉箱格网,用该沉箱作柱子的基础。钢筋笼装在要形成柱子23的孔中。然后导管灌注的混凝土嵌入该孔中,取代该孔中用来防止孔的侧壁倒塌的聚合物钻机浆。在孔中浇注足够的混凝土,以便从岩床到待形成的底部混凝土板的高度覆盖钢筋柱。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这样的混凝土建筑,在这种建筑中混凝土板不仅起着构成各个楼层地板面/天花板底面的作用而且还起着主要的水平结构隔板的作用。该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按从顶向下的设计方式建造这种水平的结构混凝土板并重复使用同一平台模板组件。这种类型的建筑在要建造混凝土板的位置(或在该混凝土板下面的任何高度处)没有固定的结构框架是少有的。只是在该位置浇注混凝土板并待其固化之后才形成固定的结构框架。在传统的“从底向上”的方法中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建筑物结构框架是随着混凝土板的建造一直从基础建造到顶部。相反,以从顶向下的配置方式建造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板时,完成的建筑物框架部分是上部分,即混凝土板已经完成的部分。但是应当认识到,在建筑物的上部分建造水平的混凝土板使垂直框架柱子的结构刚性获得有意义的增加。在这一方面应当注意到,每一个建成的混凝土板起着结构隔板的作用,它将柱子联接成一体,形成刚性的网架,与此同时可以挖出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W·富兰克林
申请(专利权)人:詹姆斯·W·富兰克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