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再循环阀座、进气歧管和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再循环阀座、具有该进气再循环阀座的进气歧管和发动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渐进入广大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而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人们不仅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压发动机在急减速时,发动机节气门开度急剧减小,但由于增压器叶轮的惯性,增压器仍会持续增压,使得增压器和节气门之间管路内的压力急剧升高,此时为防止增压器喘振,需及时将增压器和节气门之间管路内的压力泄掉,为此增压发动机需要设计进气泄压系统来防止增压器喘振。进气泄压系统是指连接增压器压气机前管路和压气机后管路,在需要时将压气机后管路压力泄至压气机前的泄压系统,其通过进气再循环阀座(CRV阀)控制泄压与否。目前,一般将CRV阀安装在增压器压壳上或安装在压气机后的中冷管路上。当CRV阀安装在增压器压壳上时,泄流通道集成在增压器内部,在CRV阀打开进行泄气时,泄气气流直接回流至压气机叶轮前,与压气机叶轮前进气气流混合形成强大的紊流,造成较大的泄气噪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再循环阀座(12),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22)和泄流通道(124),所述壳体(12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进气再循环阀座(12)的第一安装面(125),且所述壳体(122)中空形成腔体(126);所述泄流通道(124)包括进气管(127)、进气室(128)、出气室(129)和出气管(131),所述进气室(128)和所述出气室(129)设于所述壳体(122)的所述腔体(126)内,且所述进气室(128)和所述出气室(129)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面(125)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室(128)与所述进气管(127)连通,所述出气室(129)与所述出气管(131)连通,所述出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再循环阀座(12),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22)和泄流通道(124),所述壳体(12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进气再循环阀座(12)的第一安装面(125),且所述壳体(122)中空形成腔体(126);所述泄流通道(124)包括进气管(127)、进气室(128)、出气室(129)和出气管(131),所述进气室(128)和所述出气室(129)设于所述壳体(122)的所述腔体(126)内,且所述进气室(128)和所述出气室(129)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面(125)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室(128)与所述进气管(127)连通,所述出气室(129)与所述出气管(131)连通,所述出气室(129)连接于所述进气室(128),且在所述进气室(128)与所述出气室(129)之间设置泄气口(130)以断开或连通所述进气室(128)与所述出气室(12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再循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128)由位于所述壳体(122)的所述腔体(126)内的管道形成;所述进气室(128)还将所述壳体(122)的所述腔体(126)分隔为两部分,使所述腔体(126)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出气室(129),所述第一安装面(125)形成于所述壳体(122)未形成所述出气室(129)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再循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25)相对的第二安装面(135),所述第二安装面(135)用于安装进气再循环阀(14),所述出气室(129)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面(135)和所述泄气口(130)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再循环阀座,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彪,彭文,黄英铭,陈良,占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