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且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油耗以及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越来越多的汽车主机厂投身于降低发动机油耗以及排放的新技术研发工作,由此可降低发动机油耗的中冷技术也越来越被重视。传统的中冷技术采用空冷中冷器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冷却降温,然而空冷中冷器随着汽车车速变化的波动较大,不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进而导致油耗加剧等。由于水冷中冷器(WCAC)控制发动机进气温度更稳定,且可以解决空冷中冷器所存在的问题,所以水冷中冷器成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搭载的主流技术之一。图1是现有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搭载水冷中冷器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200采用独立冷却系统来冷却发动机进气,进气冷却系统200包括膨胀水壶201、电子水泵202、水冷中冷器203、以及散热器204。由于散热器204需要更好地散热,故而散热器204需要布置在汽车车身前端230,而汽车车身前端230已经布置有空调系统210的换热器211以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图未示)的发动机散热器221,这样就需要占用汽车车身前端230较大空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10),包括电子水泵(12)、水冷中冷器(13)、以及散热器(14),所述电子水泵(12)、所述水冷中冷器(13)的水冷中冷器水路(132)、以及所述散热器(14)串联连接形成回路,所述水冷中冷器(13)的水冷中冷器气路(134)设置于发动机进气歧管某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10)还包括换热器(15),所述换热器(15)与所述水冷中冷器水路(132)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10),包括电子水泵(12)、水冷中冷器(13)、以及散热器(14),所述电子水泵(12)、所述水冷中冷器(13)的水冷中冷器水路(132)、以及所述散热器(14)串联连接形成回路,所述水冷中冷器(13)的水冷中冷器气路(134)设置于发动机进气歧管某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10)还包括换热器(15),所述换热器(15)与所述水冷中冷器水路(132)并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5)包括水路(152)和制冷剂管路(154),所述水路(152)与所述水冷中冷器水路(132)并联连接接入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10)中,所述制冷剂管路(154)与空调系统(30)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攀,陈东亚,李建,吴小妮,张书恩,李连豹,韦虹,李军,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