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99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支架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支架装置,通过无线充电模块与待无线充电设备匹配时,生成感应信号;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生成马达控制信号;马达驱动模块根据所述马达控制信号生成马达驱动信号以使固定夹夹紧,由于与待无线充电设备匹配时,自动实现感应装夹,故克服了无法直接检测待无线充电设备的靠近和匹配以实现自动感应装夹的缺陷,提高了车载支架装置的便捷性。

A Vehicle-mounted Bracke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rackets, and discloses an on-board bracket device, which generates induction signals when matching the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with the equipment to be charged; the first control module generates motor control signals according to the induction signals; and the motor driving module generates motor driving signals according to the motor control signals to make the fixed clamping, because it is matched with the equipment to be charged wirelessly. When matching, the induction clamping is realized automatically, which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not being able to directly detect the proximity and matching of the wireless charging equipment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induction clamping, and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the vehicle bracke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支架装置
本技术属于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载手机支架,包括通过一个电机夹紧驱动用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内置一个自动检测系统,该自动检测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元件,并通过红外检测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红外检测传感器用于手机设备放入于固定夹内后的检测,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单片机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驱动控制电机夹紧固定夹,完成手机在固定夹内的装夹,还包括一个触摸按键电路以及一个无线充电系统。由于其通过红外检测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即使不是手机靠近也会误识别,无法避免儿童乱动或者其它物品靠近而导致固定夹加紧的情况,行车过程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故传统的车载支架装置存在无法直接检测待无线充电设备的靠近和匹配以实现自动感应装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支架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车载支架装置存在无法直接检测待无线充电设备的靠近和匹配以实现自动感应装夹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支架装置,所述车载支架装置包括:用于与待无线充电设备匹配时,生成感应信号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所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生成马达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模块;及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支架装置包括:用于与待无线充电设备匹配时,生成感应信号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所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生成马达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模块;及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马达控制信号生成马达驱动信号以使固定夹夹紧的马达驱动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支架装置包括:用于与待无线充电设备匹配时,生成感应信号的无线充电模块;与所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生成马达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模块;及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马达控制信号生成马达驱动信号以使固定夹夹紧的马达驱动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用于与待无线充电设备的匹配时,生成电压检测信号和电流检测信号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检测信号生成电压码值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检测信号生成电流码值信号的解码模块;与所述解码模块和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压码值信号和/或所述电流码值信号判断是否与所述待无线充电设备匹配,若与所述待无线充电设备匹配,则生成所述感应信号的第二控制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支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进行指示的第一指示模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无线充电芯片、第一晶振、第四电容、第五电容;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数字电源端和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模拟电源端共接于第一电源,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一晶振端与所述第一晶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二晶振端与所述第一晶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入输出端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电压码值信号输入端,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输出端和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三数据输入输出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码值信号输入端,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二PWM信号输出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充电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单总线从机端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感应信号输出端,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数字接地端与电源地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二极管、第六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二十二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以及第二十一电阻;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共接于第三电源,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解码模块的电压检测信号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移超袁敏丽黄伟李向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尔丽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