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99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结构,包括:底壳、夹持机构、驱动组件、感应机构以及主控板。所述底壳具有切平面,所述切平面朝向斜上方且具有第一预设区域;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耳片以及第二夹持耳片;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在感应到有触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后能够输出第一感应信号;所述主控板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组件,使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耳片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松开所述移动设备的过程可控,避免由于颠簸或误碰等意外情况而导致不小心触发使两夹耳分离的信号,进而导致手机掉落损坏。且符合人机学原理,便于一手控制,方便使用。

Scaffol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shell, a clamping mechanism, a driving component, an induction mechanism and a main control board. The bottom shell has a tangential plane, the tangential plane is inclined upward and has a first preset area;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clamping ear piece and a second clamping ear piece; the indu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induction module located in the first preset area, which can output the first induction signal when it is sensed to touch the first preset area; The main control board receives the first induction signal and outputs the first control signal to the driving component so as to drive the first clamping ear piece to move away from the second clamping ear piece.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process of loosening the mobile device to be controllable, and avoids accidental triggering of signals that separate the two ears due to unexpected circumstances such as bumps or accidental collisions, thereby causing the mobile phone to drop and damage. It conforms to the principle of ergonomics and is easy to control and use by one h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移动设备的支架结构包括底壳、夹耳以及驱动夹耳位移的驱动装置,为了方便用户的夹持操作,通常会在底壳上设置感应器以感应移动设备的靠近和远离,并将感应信号传递至驱动装置以控制夹耳的位移。但是对于车载支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或误碰等意外情况可能会引起移动设备位置的变化,经常会触发使两夹耳分离的信号,进而导致手机掉落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结构易由于意外情况引起的手机位置变化而触发分离信号导致移动设备掉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架结构,用于夹持移动设备,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包括用于供所述移动设备抵靠的前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前壳并位于所述前壳背离所述移动设备一侧的后壳,所述后壳包括后板、连接于所述后板的边沿并朝向所述前壳延伸且连接于所述前壳的侧板以及贯穿所述后板和所述侧板的切平面,所述切平面朝向斜上方且具有第一预设区域;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底壳的一侧并凸出于所述前壳的板面的第一夹持耳片以及位于所述底壳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耳片;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壳的第一滑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并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滑接件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的传动组件;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在感应到有触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后能够输出第一感应信号;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并连接于所述感应机构,所述主控板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一滑接件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在所述切平面的所述第一预设区域设置第一感应模块,在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在感应到有触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后输出第一感应信号至所述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一滑接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一方面,本技术的夹持结构只有在所述第一预设区域被触碰之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与所述第二夹持耳片才会相互远离,使得松开所述移动设备的过程可控,使用者在想要拿取所述移动设备时可以通过触碰所述切平面来使得所述支架结构松开所述移动设备,而无关乎所述移动设备的晃动或微量位移,避免由于颠簸或误碰等意外情况而导致不小心触发使两夹耳分离的信号,进而导致手机掉落损坏。另一方面,所述切平面的位置正位于使用者拿取所述移动设备上侧时距离其他手指最近的位置,使用者在进行夹持动作时可以拿持住所述移动设备的上侧并用没有拿持所述移动设备的手指触碰所述切平面,符合人机学原理,便于一手控制,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的收拢状态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的张开状态一个角度下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的张开状态另一角度下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底壳;11、前壳;111、第二预设区域;12、后壳;120、第一预设区域;121、第三预设区域;20、夹持机构;201、第四预设区域;21、第一夹持耳片;22、第二夹持耳片;31、第一滑接件;311、第一滑接槽;312、第一导向槽;32、第二滑接件;321、第二滑接槽;322、第二导向槽;40、脚托;50、压板;60、限位导向柱;71、第一单板导向柱;72、第二单板导向柱;80、加强筋;81、走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架结构,用于夹持移动设备。请参阅图1至图4,该支架结构包括:底壳10,所述底壳10包括用于供所述移动设备抵靠的前壳11以及连接于所述前壳11并位于所述前壳11背离所述移动设备一侧的后壳12,所述后壳12包括后板、连接于所述后板的边沿并朝向所述前壳11延伸且连接于所述前壳11的侧板以及贯穿所述后板和所述侧板的切平面,所述切平面朝向斜上方且具有第一预设区域120;夹持机构20,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位于所述底壳10的一侧并凸出于所述前壳11的板面的第一夹持耳片21以及位于所述底壳10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21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耳片22;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21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壳10的第一滑接件31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10并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滑接件31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21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22运动的传动组件;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120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在感应到有触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120后能够输出第一感应信号;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并连接于所述感应机构,所述主控板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一滑接件31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21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22运动。本技术在所述切平面的所述第一预设区域120设置第一感应模块,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结构,用于夹持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包括用于供所述移动设备抵靠的前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前壳并位于所述前壳背离所述移动设备一侧的后壳,所述后壳包括后板、连接于所述后板的边沿并朝向所述前壳延伸且连接于所述前壳的侧板以及贯穿所述后板和所述侧板的切平面,所述切平面朝向斜上方且具有第一预设区域;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底壳的一侧并凸出于所述前壳的板面的第一夹持耳片以及位于所述底壳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耳片;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壳的第一滑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并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滑接件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的传动组件;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在感应到有触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后能够输出第一感应信号;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并连接于所述感应机构,所述主控板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一滑接件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结构,用于夹持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包括用于供所述移动设备抵靠的前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前壳并位于所述前壳背离所述移动设备一侧的后壳,所述后壳包括后板、连接于所述后板的边沿并朝向所述前壳延伸且连接于所述前壳的侧板以及贯穿所述后板和所述侧板的切平面,所述切平面朝向斜上方且具有第一预设区域;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底壳的一侧并凸出于所述前壳的板面的第一夹持耳片以及位于所述底壳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耳片;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并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壳的第一滑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并通过带动所述第一滑接件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的传动组件;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在感应到有触碰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后能够输出第一感应信号;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并连接于所述感应机构,所述主控板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一滑接件来使所述第一夹持耳片背离所述第二夹持耳片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接件开设有至少一个呈条状且其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底壳的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接件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支架结构还至少包括一个限位导向柱,所述限位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底壳并朝向所述第一滑接件方向延伸,各所述限位导向柱分别设于一所述第一滑接槽内,且其柱径与所述第一滑接槽的宽度适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耳片的第二滑接件,所述第一滑接件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第二滑接件之间,所述第二滑接件开设有至少一个呈条状且其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底壳的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二滑接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接件的运动方向一致,所述传动组件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驱动所述第一滑接件和所述第二滑接件同步相背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耳片与所述第一夹持耳片相背运动,各所述限位导向柱分别设于一所述第二滑接槽内,且其柱径与所述第二滑接槽的宽度适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具有第二预设区域,所述感应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预设区域的第二感应模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红军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