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69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各杆组为四折杆件组成,其中的一折杆件为内外伸缩套杆,且该伸缩套杆之间即设置了可防止两套杆相对滑动的定位装置,又设置了便于内套杆从外套杆中弹出的伸缩弹簧。由于各杆组是设为四折式杆件,且其中一折杆件为内外伸缩套杆,因此在帐篷折收时,篷布可以满足其折收的长度,令篷布不会处于紧绷状态;又内外伸缩套杆之间加设一伸缩弹簧,因此在帐篷展开时,只需抖动杆件,内套杆在伸缩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会克服卡件对外套杆内壁的摩擦力,自动从外套杆中弹出,其相对在先申请在展开帐篷时,需施力将内套杆从外套杆中拔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具有在展开帐篷时方便省力的功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帐篷的支撑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帐篷,尤指一种半圆形折叠帐篷的支撑杆结构。
技术介绍
帐篷是登山、钓鱼、野营的常用装备,其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形状可分为:A型、半圆型、房屋型、山洞型等。习用半圆形折叠帐篷的各杆组通常是设为三折,业者为尽一步缩短折收后帐篷的高度,将各杆组设置为四折的形式,四节杆件从理论上计算其折收后的高度是比三节杆件折收的高度要低。三节杆件的帐篷在折叠时,各节杆件在各关节的连接下依次向帐篷中心折卷收起,之所以是设为三节杆件,是因为篷布可以满足杆件卷收的长度,但是卷收后的帐篷,其篷布已是处于绷紧状态。如若是四节杆件的各杆组在帐篷卷收时,篷布会被四折的折叠方式绷得更紧,篷布长期被处于绷扯状态,会有被扯破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本案的设计人为解决缩短收折后帐篷的高度,便有一在先申请的三折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如图1、2所示,各杆组4由四节杆件组成,而为不增加帐篷的收折体积,其所采取的方式为:将杆组4的最后两节杆件即第三节杆41C与末端杆件41′设置成伸缩套杆的形式。第三节杆件41C下方由固定一连接件91,该连接件91下方侧壁上开有一容置孔911,该容置孔911内依次容纳一弹簧912及卡件913;所述末端节杆件41′为与连接件91外形适合的杆件,该末端杆件41′的上方设有一堵头92,该堵头92外壁设有凸台921与末端杆件41′侧壁上的开孔配合以固定堵头92,所述末端杆件41′的侧壁上还开有一通孔419′可与第三节杆件41的卡件913对应。第三节杆件41C及末端杆件41′在组装后,第三节杆件41C的连接件91伸入于末端杆件41′的内部,而末端杆件41′上方的堵头92则将该连接件91卡住以防止第三节杆件41C从其内脱离;另外,卡件913在弹簧912的作用下,可伸出末端杆件41′的通孔419′之外,以便将两杆件41C、41′固定。由于上述的各杆组由四节杆件组成,因此收折后的帐篷高度有所降低,而下端的两节杆件采用是内外伸缩套杆的形式,并在两杆件之-->间设置了可防止两杆件相对滑动的定位装置,因此帐篷在收折时,杆组的末端两杆件套在一起,仍为三节的折收方式,由于各杆件的长度有所缩短,且篷布有更多的卷收欲量,这样即解决了帐篷折收后篷布不会过于紧绷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又降低了帐篷折收后的高度。但是上述结构的支撑杆组,在使用中还有以下不足:1、在展开帐篷时,由于卡件913在弹簧912的作用下,卡件913会与末端杆件41内壁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需要施力将第三节杆件41C从末端杆件41中拔出,因此其有一个施力的过程。2、卡件913是为一具圆头的柱体,收折帐篷时,必须手指按压卡件913,其才能脱离与通孔419的卡制关系,因此在收折时该杆件亦显出不够完善之处。因此,该帐篷的支撑杆结构还有可以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一步降低帐篷收折后高度的四折式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同时令帐篷展开时更为方便省力。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降低帐篷收折后高度的前提下,令帐篷收折时更为省力的帐篷的支撑杆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各杆组为四折杆件组成,其中的一折杆件为内外伸缩套杆,且该伸缩套杆之间即设置了可防止两套杆相对滑动的定位装置,又设置了便于内套杆从外套杆中弹出的伸缩弹簧。所述定位装置为在内套杆一端内部设置弹簧及卡件,而在外套杆侧壁的相对位置开设一定位通孔。所述的卡件为一钢珠。所述的内套杆的下端是固定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下方侧壁上开有一容置孔,弹簧及卡件是设置于此容置孔中。所述的外套杆的上端设有一堵头,该堵头外壁设有凸台与外套杆侧壁上的开孔配合以固定堵头。所述的伸缩套杆是设置在第二折杆件中。所述的伸缩套杆是设置在第三折杆件或第四折杆件中。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帐篷的各杆组是设为四折式杆件,且其中一折杆件为内外伸缩套杆,因此在帐篷折收时,篷布可以满足其折收的长度,令篷布不会处于紧绷状态;又内外伸缩套杆之间加设一伸缩弹簧,因此在帐篷展开时,只需抖动杆件,内套杆在伸缩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会克服卡件对外套杆内壁的摩擦力,自动从外套杆中弹出,其相对在先申请在展开帐篷时,需施力将内套杆从外套杆-->中拔出,本技术的结构具有在展开帐篷时方便省力的功效。另外,本技术弹性体的卡件由在先申请的具圆弧的柱体改变为一钢珠,钢珠与外套杆上的定位孔的接触始终为弧面,因此将内套杆向内套杆缩于外套杆的方向略加施力,内套杆即可带动钢珠松脱对外套杆的卡制关系,因此其令折收帐篷更为省力,同时配合内外套杆之间的伸缩弹簧的作用,在帐篷展开使用时,内套杆不会出现从外套杆上松脱而缩回外套杆的问题存在。附图说明图1是在先申请伸缩套杆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在先申请伸缩套杆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杆组伸缩套杆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杆组伸缩套杆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一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一的折收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二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如图3、4并配合图5所示,本技术的帐篷支撑杆是由四组杆组A构成帐篷的支架,该杆组A由四折杆件组成,各杆件之间再由杆件连接件B相连,以便于折叠。而杆组A其中一折杆件可以设置成伸缩套杆的形式,且在该伸缩套杆之间即设置了可防止两杆件相对滑动的定位装置C,又设置了便于内套杆从外套杆中弹出的伸缩弹簧D。具体结构如下:内套杆1,其下方固定一连接件11,该连接件11的外周为方形,其下方侧壁上开有一容置孔111,该容置孔111内设有定位装置C,该定位装置为一弹簧12及一钢珠13;外套杆2为与连接件11配合的方形杆(以方形配合方式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两杆件1、2相对转动,当然也可采用其它非圆形方式配合),该外套杆2的上方设有一堵头21,该堵头21外壁设有凸台211与外套杆2侧壁上的开孔22配合以固定堵头21,外套杆2的侧壁上还开有一定位通孔23可与内套杆1的钢珠13对应配合,在外套杆2中还设有便于内套杆1弹出的伸缩弹簧D。内套杆1与外套杆2组装时,伸缩弹簧D是置于外套杆2中,内套杆1的连接件11伸入于外套杆2的内部,而外套杆2上方的堵头21则将该连接件11卡住以防止内套杆1从外套杆2中脱离;另外,-->钢珠13在弹簧12的作用下,可伸出外套杆2的定位通孔23之外,以便将两套杆1、2固定,而杆组A在帐篷处于折叠状态时,内套杆1是缩至于外套杆2中,如此篷布可以有足够的长度以满足帐篷四折折收的长度,使帐篷布不会处于紧绷状态,同时缩至于外套杆2之中的内套杆1对伸缩弹簧D有一压缩作用使其处于压缩蓄能状态。本技术的帐篷支撑杆在展开时,杆组A的各杆件打开,其中的内外套杆1、2展开,只需抖动外套杆2或无需抖动外套杆2,内套杆1在伸缩弹簧D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会克服钢珠13对外套杆2内壁的摩擦力,自动从外套杆2中弹出,内套杆1直到其上的定位装置C的钢珠13与外套杆2的定位通孔23相对时,该钢珠13即在弹簧12的作用下伸置在该定位通孔23上,而将内套杆1与外套杆2定位固定,无需施力将内套杆1从外套杆2中拔出,因此具方便省力的功效。如图7所示的内外套杆是在杆组A中的第三折杆件中设置;另配合图5所示的内外套杆是在杆组A中的第四折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杆组为四折杆件组成,其中的一折杆件为内外伸缩套杆,且该伸缩套杆之间即设置了可防止两套杆相对滑动的定位装置,又设置了便于内套杆从外套杆中弹出的伸缩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杆组为四折杆件组成,其中的一折杆件为内外伸缩套杆,且该伸缩套杆之间即设置了可防止两套杆相对滑动的定位装置,又设置了便于内套杆从外套杆中弹出的伸缩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为在内套杆一端内部设置弹簧及卡件,而在外套杆侧壁的相对位置开设一定位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件为一钢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的支撑杆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真皓
申请(专利权)人:丰韩厦门塑胶制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