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液晶中含有杂质离子(专利文献1)。杂质离子使对液晶施加的电压下降,因此优选将其从显示区域去除。例如,已知有在显示区域的外侧(周边区域)设置离子捕捉电极,对杂质离子进行吸附(专利文献2)。或者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在液晶层的端部以重叠的方式设置布线的例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3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904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259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以往的移动制品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电极和/或布线设计为不会产生电化学腐蚀,但是,近年来,对在高温多湿环境下的动作的要求提高。在高温多湿环境下,水分易于侵入液晶显示装置内。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内具有较高电位的电极和/或布线,若水分侵入该部分,则水分由高电位的电极和/或布线电解,在液晶内产生气泡。并且会在电极和/或布线产生电化学腐蚀。从电极和/或布线产生的气泡在液晶内流动。若气泡流动至显示区域则显示质量下降。本技术以阻止气泡向显示区域的流动为目的。本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所述第1基板对置;液晶层,其夹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和密封件,其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包围所述液晶层,所述第1基板在由所述密封件围成的区域具有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有电极,所述电极在所述第1基板沿着所述密封件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在所述第2基板,在与所述电极对置且比所述电极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具有第1壁状结构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1 JP 2017-148896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基板;第2基板,其与所述第1基板对置;液晶层,其夹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和密封件,其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包围所述液晶层,所述第1基板在由所述密封件围成的区域具有图像的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有电极,所述电极在所述第1基板沿着所述密封件配置于所述周边区域,在所述第2基板,在与所述电极对置且比所述电极靠近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具有第1壁状结构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基板,在与所述电极对置且比所述电极靠近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具有第2壁状结构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区域具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电极形成于与所述像素电极或所述公共电极相同的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设定为吸附混入所述液晶层的离子的电位。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祐介,石川智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