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菲涅尔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15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菲涅尔透镜,包括镜体,镜体设置有用于收集镜体前方红外光的第一吸光区、用于收集镜体前下方红外光的第二吸光区和用于收集镜体下方红外光的第三吸光区;第一吸光区包括n个第一吸光片,n个第一吸光片的重心点与所述镜体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个第一吸光片以镜体的中心点为轴对称设置;n不小于6;每个第一吸光片均刻有菲涅尔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吸光区、第二吸光区和第三吸光区,从而能够收集更大角度范围的红外光;而第一吸光区设置有n个第一吸光片,则是用以收集更远处的红外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菲涅尔透镜
本技术涉及光学配件
,尤其是指一种菲涅尔透镜。
技术介绍
透镜是相机、摄像头等智能家居产品展现功能所必不可少的配件;其作用是收集外界的红外光,然后把红外光传输至传感器当中,以让相机、摄像头等智能家居产品能够针对人体红外光的侦测,从而进行启动并捕捉影像。而如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上述产品的人体红外线探测要求越来越精准,精准度的提高意味着需要透镜能够获取更远、角度更大、范围更精准的红外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透镜,由于技术问题,却达不到上述“更远、角度更大、范围更精准”的要求,从而让相机和摄像头的性能跟不上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菲涅尔透镜,能够获取更远距离、角度更大范围的红外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所述镜体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镜体前方红外光的第一吸光区、用于收集所述镜体前下方红外光的第二吸光区和用于收集所述镜体下方红外光的第三吸光区,所述第三吸光区位于所述第一吸光区的下方,所述第二吸光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光区和第三吸光区之间;所述第一吸光区包括n个第一吸光片,n个第一吸光片的中心点与所述镜体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个第一吸光片以所述镜体的中心点为轴对称设置;n不小于6;每个第一吸光片均刻有菲涅尔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光区包括8个第一吸光片;第一吸光片的高度为7.5-8.5mm,宽度为1.4-4.3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光区包括n-2个第二吸光片,n-2个第二吸光片并排设置,第二吸光片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吸光区和所述第三吸光区;每个第二吸光片均刻有菲涅尔纹。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光区包括6个第二吸光片,第二吸光片的高度为3.5-4.5mm,宽度为2-4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吸光区包括n-5个第三吸光片,n-5个第三吸光片并排设置,第三吸光片的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二吸光区;每个第三吸光片均刻有菲涅尔纹。更进一步的,第三吸光片的高度为2.5-3.5mm,宽度为4.8-6.0mm。进一步的,所述镜体还设置有用于减少外界干扰的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位于所述第一吸光区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镜体的侧边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固定孔。进一步的,自靠近所述镜体的中心点至远离所述镜体的中心点,n个第一吸光片的宽度逐渐减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吸光区、第二吸光区和第三吸光区,从而能够收集更大角度范围的红外光;而第一吸光区设置有n个菲涅尔透镜,则是用以收集更远处的红外光,从而让安装有本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如相机或者摄像头,能够自动侦测更远处的人体红外线,从而更精准、即时地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镜体,2—第一吸光区,3—第二吸光区,4—第三吸光区,5—过滤区,11—固定件,12—固定孔,21—第一吸光片,31—第二吸光片,41—第三吸光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菲涅尔透镜,包括镜体1,所述镜体1设置有用于收集前方红外光的第一吸光区2、用于收集前下方红外光的第二吸光区3和用于收集下方红外光的第三吸光区4,所述第三吸光区4位于所述第一吸光区2的下方,所述第二吸光区3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光区2和第三吸光区4之间;所述第一吸光区2包括n个第一吸光片21,n个第一吸光片21的中心点与所述镜体1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n个第一吸光片21以所述镜体1的中心点为轴对称设置;n不小于6;每个第一吸光片21均刻有菲涅尔纹。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吸光区2、第二吸光区3和第三吸光区4,从而能够收集本技术前方至下方角度的红外光,比现有的镜片所收集的角度更大;且本技术的第一吸光区2包括n个第一吸光片21,使得第一吸光区2能够提高光的收集效率,从而能够收集到更远处的红外光,进而让安装有本技术的镜头能够侦测更远距离的人体红外光,从而让安装有本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能够更精准、即时地开始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区2包括8个第一吸光片21;第一吸光片21的高度为7.5-8.5mm,宽度为1.4-4.3mm。在上述参数下,本技术的第一吸光区2能够收集到前方12米远、角度为120度范围的红外光,从而使得安装有本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能侦测到前方12米远、角度为120度范围的人体红外光,以智能地使装置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光区3包括n-2个第二吸光片31,n-2个第二吸光片31并排设置,第二吸光片31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吸光区2和所述第三吸光区4;每个第二吸光片31均刻有菲涅尔纹。n-2个第二吸光片31的配合,能够更高效地收集本技术的前下方方向的红外光,从而让安装有本技术的智能家居能够更加清晰地识别前下方位置的人,从而做出对应的动作。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吸光区3包括6个第二吸光片31,第二吸光片31的高度为3.5-4.5mm,宽度为2-4mm。上述参数能够使得第二吸光区3让所成像的前方和前下方较近区的侦测能量最大化,保证了近区的人体红外光侦测没有盲区,让智能家居产品能更加智能地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吸光区4包括n-5个第三吸光片41,n-5个第三吸光片41并排设置,第三吸光片41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二吸光区3,另一端与所述镜体1的底部重叠;每个第三吸光片41均刻有菲涅尔纹。第三吸光片41,能够更高效率地收集本技术的正下方的红外光,使得安装有本技术的智能装置的下方也能侦测而没有遗漏。优选的,第三吸光片41的数量为3个,第三吸光片41的高度为2.5-3.5mm,宽度为4.8-6.0mm。由于第三吸光区4处于镜体1的下部,所以第三吸光片41的数量为3个。而上述参数也是为了让第三吸光区4的收集光的效率能够针对最近区的能量,作极大化的能量吸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体1还设置有用于减少外界干扰的过滤区5,所述过滤区5位于所述第一吸光区2的上方。过滤区5用于减少外界光强度变化而对于本技术收集光的强度影响,其具体为不设置任何纹路,用以降低过滤区5收集光的效率,使得在户外使用时,即使本技术的上方光线变化大(因为太阳光是自上而下照射的,因此光线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上方),由于过滤区5收集光的效率不高,因此也不会对于本技术的成像影响大,从而让安装有本技术的摄像头不会因图像的亮度变化过大而发生误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体1的侧边设置有固定件11,所述固定件11设置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用于穿过螺丝、定位柱等固定件11,使得本技术能够稳定、可靠地与镜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光片21、第二吸光片31和第三吸光片41的形状均为矩形状或类似矩形状(即某些侧边为曲线),能够保证第一吸光区2或第二吸光区3或第三吸光区4分别能够由相互紧密抵靠的第一吸光片21或第二吸光片31或第三吸光片41组成,从而保证了第一吸光区2和第二吸光区3和第三吸光区4分别不会出现空隙,保证了收集的红外光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所述镜体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镜体前方红外光的第一吸光区、用于收集所述镜体前下方红外光的第二吸光区和用于收集所述镜体下方红外光的第三吸光区,所述第三吸光区位于所述第一吸光区的下方,所述第二吸光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光区和第三吸光区之间;所述第一吸光区包括n个第一吸光片,n个第一吸光片的中心点与所述镜体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个第一吸光片以所述镜体的中心点为轴对称设置;n不小于6;每个第一吸光片均刻有菲涅尔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所述镜体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镜体前方红外光的第一吸光区、用于收集所述镜体前下方红外光的第二吸光区和用于收集所述镜体下方红外光的第三吸光区,所述第三吸光区位于所述第一吸光区的下方,所述第二吸光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光区和第三吸光区之间;所述第一吸光区包括n个第一吸光片,n个第一吸光片的中心点与所述镜体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个第一吸光片以所述镜体的中心点为轴对称设置;n不小于6;每个第一吸光片均刻有菲涅尔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光区包括8个第一吸光片;第一吸光片的高度为7.5-8.5mm,宽度为1.4-4.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光区包括n-2个第二吸光片,n-2个第二吸光片并排设置,第二吸光片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吸光区和所述第三吸光区;每个第二吸光片均刻有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宜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奕冠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