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透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的光学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2004365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透镜,包括:透镜主体,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多个柱状微结构,其形成在透镜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且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每一个柱状微结构呈柱状,其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高度为500nm‑15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超透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超透镜的光学组件。

Superlens,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optical components for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uperlens, which comprises a lens body comprising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a plurality of columnar microstructures formed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lens body a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with each other. Each columnar microstructures are columnar and extend at a height of 500 nm to 1500 nm in the direction far from the first surfac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superlens and an optical component for applying the super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透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的光学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透镜、该超透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超透镜的光学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用于面部识别且具有3D深度侦测功能的光学模组,其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激光光源、准直透镜和衍射透镜。规则排列的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穿过准直透镜转换为平行激光,平行激光进入衍射透镜,以形成具有60度-70度发散角的发散光束出射于标的物上。然而,现有的衍射透镜具有精细的且结构图形不规则的衍射微结构,其加工的精度要求很高。此外,所述光学模组在组装时还要求准直透镜与衍射透镜高精度对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透镜,包括:透镜主体,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多个柱状微结构,其形成在透镜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且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每一个柱状微结构呈柱状,其沿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高度为500nm-1500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其包括:光源,用于发出光;超透镜,与所述光源间隔设置,并位于光源所发光的出射路径上,所述超透镜包括:透镜主体,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多个柱状微结构,其形成在透镜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且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主体,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多个柱状微结构,其形成在透镜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且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每一个柱状微结构呈柱状,其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高度为500nm‑15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主体,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多个柱状微结构,其形成在透镜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且相互间隔设置;其中每一个柱状微结构呈柱状,其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高度为500nm-150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透镜,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柱状微结构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20nm-200nm,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宽度为20nm-200n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平行所述第一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柱状微结构排列为规则的图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主体的第二表面为入光面,所述超透镜设置有柱状微结构的一侧为出光侧。5.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用于发出光;超透镜,与所述光源间隔设置,并位于光源所发光的出射路径上,所述超透镜包括:透镜主体,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多个柱状微结构,其形成在透镜主体的第一表面上且相互间隔设置,每一个柱状微结构呈柱状,其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高度为500nm-1500n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柱状微结构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20nm-200nm,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宽度为20nm-20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继锋蔡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