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753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珠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两端的至少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段(1);所述螺母本体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壁上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的内螺纹滚道(3),与所述外螺纹段(1)对应的所述通孔(2)的内壁不具有所述内螺纹滚道(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滚珠螺母局部强度减弱而导致的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珠螺母
本技术涉及滚珠丝杠副
,具体讲是一种滚珠螺母。
技术介绍
滚珠丝杠副一般是由滚珠丝杠、滚珠螺母、滚珠以及返向器等构成,是作为一种常用的传动机构,主要是通过滚珠丝杠转动转化为滚珠螺母的直线运动实现传动作用,滚珠螺母的一端往往设有与待传动机构的底座固定的三角外螺纹,而现有的滚珠螺母的内壁全部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的内螺纹滚道便于装入滚珠,随着滚珠丝杠副的精细小型化,会导致滚珠螺母同时设有三角外螺纹与滚珠内螺纹滚道,而两螺纹间的区域最小壁厚很小,进而导致强度大大减弱,容易出现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即便小型化滚珠螺母也不影响其整体强度的滚珠螺母。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滚珠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两端的至少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段;所述螺母本体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的内螺纹滚道,与所述外螺纹段对应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不具有所述内螺纹滚道,即在轴向位置上不重叠。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段。作为优化,所述外螺纹段的轴向长度为所述螺母本体轴向长度的1/5至1/3。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滚珠循环器。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与所述螺母本体相配的丝杠的最大外径。作为优化,与所述外螺纹段对应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为光滑内壁,壁厚为4-6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滚珠螺母局部强度减弱而导致的断裂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滚珠螺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滚珠螺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滚珠螺母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实施例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滚珠螺母,其侧壁同时设有外螺纹与内螺纹滚道,因此侧壁区域最小壁厚随着螺母尺寸的减小而会大大变小,进而导致强度大大减弱,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如图2-3所示,一种滚珠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段1;所述螺母本体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壁上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的内螺纹滚道3,与所述外螺纹段1对应的所述通孔2的内壁不具有所述内螺纹滚道3。所述外螺纹段1的轴向长度为所述螺母本体轴向长度的1/5至1/3。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滚珠循环器。所述通孔2的内径大于与所述螺母本体相配的丝杠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外螺纹段1对应的所述通孔2的内壁为光滑内壁,壁厚为4-6mm。由于本技术与所述外螺纹段1对应的所述通孔2的内壁不具有所述内螺纹滚道3,因此所述滚珠螺母与外设底座固定的外螺纹侧壁处的最小壁厚能够得到加强,进而避免了局部强度减弱而导致的断裂现象。以上仅是本技术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技术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珠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本体两端的至少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段(1);所述螺母本体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壁上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的内螺纹滚道(3),与所述外螺纹段(1)对应的所述通孔(2)的内壁不具有所述内螺纹滚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珠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两端的至少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段(1);所述螺母本体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壁上设有与滚珠丝杠相配的内螺纹滚道(3),与所述外螺纹段(1)对应的所述通孔(2)的内壁不具有所述内螺纹滚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段(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李珏王陆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滚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