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47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凝土诱导缝结构,混凝土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设有钢筋笼,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包括从迎水面向背水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止水板、中埋式止水带和第二止水板;其中,第一止水板设于钢筋笼内,第二止水板设置于钢筋笼外。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的T字型结构能够削弱混凝土在该处的强度,引导混凝土在释放内应力时沿预设位置和方向生成诱导缝,保证裂缝规则可控;第一止水板和中埋式止水带设置于钢筋笼内,无需剪断钢筋,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强度,第二止水板靠近背水面,设置于钢筋笼外,用于主动引导预设诱导缝的生成,增加预设诱导缝的规则度和可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诱导缝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凝土诱导缝的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目前大多数工程中都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但是由于涉及的理想模型和状态不可能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且现场施工情况也并不是每次都相同,地下室侧墙开裂仍很严重。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对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伸缩间距的规定为室内30米,露天20米,同时若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采取能减少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此外,在条文说明中也有解释:对墙体还可以采用设置控制缝以调节伸缩间距的措施。控制缝是在建筑物的线脚、饰条、凹脚等处通过预埋板条等方法引导收缩缝出现,并在建筑构造处理上加以遮掩,做好防渗、防水处理的一种做法。目前大部分地下室远远超过规范所规定的场地,常用的做法是设置后浇带。在地下室侧墙混凝土浇筑时,也有根据需要设置诱导缝,目前常用的诱导缝设置方法如下:一般选择有弹性的中埋式止水带,先安装止水带,再进行钢筋绑扎,并进行止水带的固定处理,后续留设结构缝,结构缝留设的深度根据墙的宽度确定,其材料选择木条或硬度较高的挤塑板,并在材料两边留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后续浇筑混凝土。同样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也需要设置诱导缝,其虽然分段施工、连续浇筑,但是有时也往往在较长长度下仅设置少数的引导缝(一般直接根据外墙施工缝的做法进行,埋设中埋式止水带及完成)。但此种方法处理不当,容易使得裂缝沿着侧墙往顶板开展,使得后期处理较为麻烦。综上所述,一般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发生渗漏的概率及点数较多,后期仅能通过一般的渗漏注浆方式进行堵漏处理。若后期遇到地基不稳、结构沉降等不利因素,裂缝会进一步扩展,渗漏更加严重,对地下结构的使用寿命极其不利,同样对建筑周边环境也有所影响。且一般常用的注浆堵漏措施仅仅是治标的方法,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渗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超长混凝土建筑在设置的诱导缝时,容易引起诱导缝展开方向不可控的情况,提供一种混凝土诱导缝结构,促使诱导缝的沿其设定位置和长度生成,同时在诱导缝处做好防渗、防水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混凝土诱导缝结构,所述混凝土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设有钢筋笼,所述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包括从所述迎水面向所述背水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止水板、中埋式止水带和第二止水板;其中,所述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包括横向板和垂直于所述横向板的纵向板,以形成T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止水板的纵向板和所述第二止水板的纵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止水板设于所述钢筋笼内,所述第二止水板设置于所述钢筋笼外,靠近所述背水面。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水板和/或第二止水板由镀锌钢板制造。优选地,所述横向板朝向所述中埋式止水条的表面和/或所述纵向板的表面覆盖沥青止水材料涂层。优选地,还包括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的迎水面上。优选地,所述横向板的两端设有绑扎孔。优选地,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为一字型中埋式止水带、T字型中埋式止水带或十字型中埋式止水带。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水板的纵向板的长度L1大于所述第二止水板的纵向板的长度L2。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水板的横向板的宽度W1等于所述第二止水板的横向板的宽度W2。优选地,所述中埋式止水带的宽度等于所述宽度W1。优选地,所述中埋式止水带设置于所述钢筋笼的中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沿预设诱导缝的位置,从迎水面向背水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止水板、中埋式止水带和第二止水板;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设有T字型结构的横向板和纵向板,将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的纵向板朝向混凝土内部的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之间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其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的T字型结构能够削弱混凝土在该处的强度,引导混凝土在释放内应力时沿预设位置和方向生成诱导缝,保证裂缝规则可控;第一止水板和中埋式止水带设置于钢筋笼内,无需剪断钢筋,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强度,第二止水板靠近背水面,设置于钢筋笼外,用于主动引导预设诱导缝的生成,增加预设诱导缝的规则度和可控度。2、第一止水板和/或第二止水板采用镀锌钢板制造,其T字型结构的横向板朝向混凝土内部的表面和/或纵向板的表面覆盖沥青止水材料涂层,避免预设诱导缝发生渗漏,在混凝土的迎水面上设置防水卷材层,提高诱导缝的防渗、防水性。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凝土诱导缝结构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凝土诱导缝结构的俯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凝土诱导缝结构的侧视图。图4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止水板的端面结构图。图4b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埋式止水带的端面结构图。图4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止水板的端面结构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挂件的主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挂件的左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挂件的安装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挂件的主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挂件的左视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挂件的安装主视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挂件的安装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迎水面;2、背水面;3、钢筋笼;31、横向筋;32、纵向筋;33、钩筋;4、第一止水板;5、中埋式止水带;6、第二止水板;7、横向板;8、纵向板;9、沥青止水材料涂层;10、止水带基体;11、预设诱导缝;16、第一夹柄;17、第二夹柄;18、连接部;19、第一固定部;20、第二固定部;21、迎水面墙板的横向钢筋;22、背水面墙板的横向钢筋;23、弹性夹持部;24、固定部;25、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在混凝土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设有钢筋笼,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包括从迎水面向背水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止水板、中埋式止水带、第二止水板;其中,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包括横向板和垂直于横向板的纵向板,以形成T字型结构,第一止水板的纵向板和第二止水板的纵向板相对设置;第一止水板设于钢筋笼内,第二止水板设置于钢筋笼外,靠近背水面。沿预设诱导缝的位置,从迎水面向背水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止水板、中埋式止水带和第二止水板;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设有T字型结构的横向板和纵向板,将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的纵向板朝向混凝土内部的方向相对设置,在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之间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其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的T字型结构能够削弱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诱导缝结构,所述混凝土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设有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包括从所述迎水面向所述背水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止水板、中埋式止水带、第二止水板;其中,所述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包括横向板和垂直于所述横向板的纵向板,以形成T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止水板的纵向板和所述第二止水板的纵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止水板设于所述钢筋笼内,所述第二止水板设置于所述钢筋笼外,靠近所述背水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诱导缝结构,所述混凝土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设有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包括从所述迎水面向所述背水面依次设置的第一止水板、中埋式止水带、第二止水板;其中,所述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均包括横向板和垂直于所述横向板的纵向板,以形成T字型结构,所述第一止水板的纵向板和所述第二止水板的纵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止水板设于所述钢筋笼内,所述第二止水板设置于所述钢筋笼外,靠近所述背水面。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板和/或第二止水板由镀锌钢板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板朝向所述中埋式止水条的表面和/或所述纵向板的表面覆盖沥青止水材料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混凝土诱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荣薛爱伟杨劲松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