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挑檐式折叠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30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挑檐式折叠棚,包括棚架、棚布,棚架的顶骨通过各上铰链和下铰链交叉铰接成立体网状的棚顶,棚顶四角的上铰链固定在棚柱上,四个下铰链活动套在棚柱上,在棚架的前沿设有檐架,其檐骨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棚顶的上铰链上,棚顶的下铰链与檐骨间通过连杆铰接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形状。当活动套在棚柱上的下铰链在棚柱上上下滑动,连杆带动檐骨,达到同步开合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休闲旅游用品,特别是对折叠遮阳棚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遮阳棚,主要包括棚架、棚布,在棚架中,顶骨通过各上铰链和下铰链交叉铰接成立体网状的棚顶,棚顶四角的上铰链固定在棚柱上,四个下铰链活动套在棚柱上,通过推拉四个下铰链在棚柱上上下滑动,拉动立体网状棚顶的开合,达到打开或收拢遮阳棚的目的。现有遮阳棚没有挑檐,使用者只有在棚内活动,才有遮阳效果,不便于在门口活动或摆放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挑檐的折叠遮阳棚,以方便使用。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挑檐式折叠棚,包括棚架、棚布,在棚架中,顶骨通过各上铰链和下铰链交叉铰接成立体网状的棚顶,棚顶四角的上铰链固定在棚柱上,四个下铰链活动套在棚柱上,在棚架的前沿设有檐架,其檐骨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棚顶的上铰链上,棚顶的下铰链与檐骨间通过连杆铰接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形状。所述的檐架中至少有两根檐骨,各檐骨的前端之间设有横梁。所述的横梁由三段组成,两端两根的端头与檐骨间通过铰接连-->接,与中间段插接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檐架中檐骨的后端铰接在棚顶的上铰链上,棚顶的下铰链与檐骨间通过连杆铰接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形状。当活动套在棚柱上的下铰链在棚柱上上下滑动,连杆带动檐骨,达到同步开合的目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棚架结构的侧面视图。图2是棚架结构的正面视图。图3是棚架收拢状态下的侧面视图。图中标记:1顶骨,2上铰链,3下铰链,4连杆,5檐骨,6棚柱,7横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的挑檐式折叠棚,包括棚架、棚布,棚布罩在棚架的顶部。为了说明结构,附图仅画出棚架。结合图1和图2,在棚架中,顶骨1通过各上铰链2和下铰链3交叉铰接成立体网状的棚顶,棚顶由多根顶骨、多个铰链组成,棚顶四角的上铰链2固定在棚柱6上,四个下铰链3活动套在棚柱6上。在棚架的前沿设有檐架,其檐骨5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棚顶的上铰链2上,棚顶的下铰链3与檐骨5间通过连杆4铰接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形状。参见图2,所述的檐架中至少有两根檐骨5,根据棚的尺寸不同-->数量不一,实施例采用4根。在各檐骨的前端之间设有横梁7,用以支撑棚布。所述的横梁7由三段组成,两端两根的端头与檐骨5间通过铰接连接,可向内折叠;两端两根与中间段之间采用插接连接。在小尺寸的棚上,由于强度要求低,也可不用横梁。使用时,通过推拉四个下铰链3在棚柱6上上下滑动,拉动立体网状棚顶的开合,同时,连杆4带动檐骨5同步开合,达到打开或收拢遮阳棚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挑檐式折叠棚,包括棚架、棚布,在棚架中,顶骨(1)通过各上铰链(2)和下铰链(3)交叉铰接成立体网状的棚顶,棚顶四角的上铰链(2)固定在棚柱(6)上,四个下铰链(3)活动套在棚柱(6)上,其特征是:在棚架的前沿设有檐架,其檐骨(5)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棚顶的上铰链(2)上,棚顶的下铰链(3)与檐骨(5)间通过连杆(4)铰接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挑檐式折叠棚,包括棚架、棚布,在棚架中,顶骨(1)通过各上铰链(2)和下铰链(3)交叉铰接成立体网状的棚顶,棚顶四角的上铰链(2)固定在棚柱(6)上,四个下铰链(3)活动套在棚柱(6)上,其特征是:在棚架的前沿设有檐架,其檐骨(5)的后端铰接在所述棚顶的上铰链(2)上,棚顶的下铰链(3)与檐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荣
申请(专利权)人:荣兴工艺品临海有限公司上海灿尊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