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18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所述吊具设有四条向下设置的抱臂,每条抱臂底部设有水平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与白车身相匹配的定位销,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四个支腿之间的距离,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四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个调节单元均包括一个固定框架、滑动移动在固定框架内部的浮动台、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夹紧支腿的夹紧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测定支腿位置的测距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推动支腿的推动单元以及固定在固定框加上用于驱动浮动台移动的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吊具相匹配,能自动化完成吊具支腿之间的距离调节,使吊具能够匹配不同车型的白车身,实现柔性化生产。

An Automatic Adjusting Device for Lifting Support Le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adjust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legs of a hanger. The hanger is provided with four downward arm arms, and the bottom of each arm is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leg. The leg is equipped with a positioning pin matching the body in white. The adjusting device is used to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our legs. The automatic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four identical adjusting units, each adjusting unit is packed. It includes a fixed frame, a floating platform sliding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xed frame, a clamping unit for clamping the legs on the floating platform, a ranging unit for measuring the position of the legs on the floating platform, a driving unit for driving the legs on the floating platform, and an air cylinder fixed in the fixed frame and used for driving the movement of the floating platform.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matches the suspension,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uspension legs, enables the suspension to match the white body of different vehicle types, and realizes flexib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具
,具体涉及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生产线因其可以适应多车型灵活共线、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目前汽车生产线使用的吊具吊臂多位固定式,设计时可适应车型固定,当增加新车型时需要对整车吊具进行改造,当车型过多时,需要额外增加新的托快进行更换,对工厂车型的扩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也增加改造的投资。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降低了产能,使用固定长度车身吊具时,存在裙边变形、重心不稳、车身掉落的风险、更存在安全隐患。专利CN107253661A公开了一种整车吊具,该吊具包括上框架、设置在上框架底部并可沿着上框架长度方向移动的两块滑板、设置在每个滑板底部的两个抱臂以及用于张开或收缩两个抱臂的驱动单元,当吊取工件时,调节两块滑板之间的距离使之与工件长度相匹配,通过驱动单元调节设置在同一滑板下的两个抱臂之间的距离,使之与工件的宽度相匹配,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上述专利解决了吊具对不同车型的吊装,但是,针对不同的车型,如何保证可移动吊具抱臂的开度符合当前车型,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吊具抱臂开度自动调节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所述吊具设有四条向下设置的抱臂,每条抱臂底部设有水平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与白车身相匹配的定位销,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前端两个支腿之间以及后端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四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个调节单元均包括一个固定框架、滑动移动在固定框架内部的浮动台、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夹紧支腿的夹紧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测定支腿位置的测距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推动支腿的推动单元以及固定在固定框加上用于驱动浮动台移动的气缸。吊具在吊起白车身时,需要调整位于吊具前部的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也要调节吊具后部的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从而匹配车型。当吊具进入工位后,吊具不再移动,然后通过气缸移动浮动台,使浮动台上的夹紧单元移动到支腿两侧,然后测距单元检测到支腿一端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看是否匹配车型,若不匹配,通过推动单元推动支腿,增大或缩小支腿到测距单元的距离。当调整完成后,推动单元、夹紧单元均与支腿松开,完成调节。所述的固定框架为矩形,其中两条相对的侧边上设有滑轨,所述浮动台滑动连接在滑轨上,与滑轨垂直的一条侧边上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浮动台连接。由于吊具对应不同车型时,吊具前端和后端支腿之间的距离不固定且由吊具自身调节完成,但这也导致了即使吊具进入工位不在移动,但支腿的位置也是有前后偏差的,所以设置了可移动的浮动台,浮动台沿着轨道移动,且轨道的方向与吊具前进的方向一致,这样,就能很好的适用于各种车型的调节。所述的夹紧单元包括两个同步且相对移动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分别位于支腿的两侧,且移动块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滑轨。所述的推动单元包括移动固定在浮动台上的电机、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卡爪、设置在支腿一端并与卡爪相匹配的卡盘,所述电机的移动轨迹与滑轨垂直。所述的卡盘包括与卡爪相匹配的盘面以及与盘面垂直的螺杆,所述支腿的一端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电机旋转,带动卡爪和卡盘旋转,由于支腿被夹紧单元夹持而无法转动,因此卡盘的转动,使得螺栓和内螺纹发生移动,从而推动支腿移动。当夹紧单元夹紧支腿后,所述的测距单元、支腿及推动单元呈同一直线。所述测距单元为激光测距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与吊具相匹配,能自动化完成吊具支腿之间的距离调节,使吊具能够匹配不同车型的白车身,实现柔性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匹配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每个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固定框架,11为滑轨,2为气缸,3为电机,4为激光测距仪,5为夹紧单元,6为浮动台,7为卡爪,8为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其中,吊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吊具设有四条向下设置的抱臂,每条抱臂底部设有水平支腿8,支腿8上设有与白车身相匹配的定位销。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前端两个支腿之间以及后端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四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个调节单元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固定框架1、滑动移动在固定框架1内部的浮动台6、设置在浮动台6上用于夹紧支腿的夹紧单元5、设置在浮动台6上用于测定支腿位置的激光测距仪4、设置在浮动台6上用于推动支腿的推动单元以及固定在固定框加上用于驱动浮动台6移动的气缸2,当夹紧单元5夹紧支腿后,激光测距仪4、支腿及推动单元呈同一直线。其中,固定框架1为矩形,其中两条相对的侧边上设有滑轨11,浮动台6滑动连接在滑轨11上,与滑轨11垂直的一条侧边上固定设有气缸2,气缸2的一端与浮动台6连接。由于吊具对应不同车型时,吊具前端和后端支腿之间的距离不固定且由吊具自身调节完成,但这也导致了即使吊具进入工位不在移动,但支腿的位置也是有前后偏差的,所以设置了可移动的浮动台6,浮动台6沿着轨道移动,且轨道的方向与吊具前进的方向一致,这样,就能很好的适用于各种车型的调节。夹紧单元5包括两个同步且相对移动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分别位于支腿的两侧,且移动块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滑轨11。推动单元包括移动固定在浮动台6上的电机3、与电机3转轴连接的卡爪7、设置在支腿一端并与卡爪7相匹配的卡盘(卡盘设在支腿上,图中未体现),电机3的移动轨迹与滑轨11垂直。卡盘包括与卡爪7相匹配的盘面以及与盘面垂直的螺杆,支腿的一端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电机3旋转,带动卡爪7和卡盘旋转,由于支腿被夹紧单元5夹持而无法转动,因此卡盘的转动,使得螺栓和内螺纹发生移动,从而推动支腿移动。吊具在吊起白车身时,需要调整位于吊具前部的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也要调节吊具后部的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从而匹配车型。当吊具进入工位后,吊具不再移动,然后通过气缸2移动浮动台6,使浮动台6上的夹紧单元5移动到支腿两侧,然后激光测距仪4检测到支腿一端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看是否匹配车型,若不匹配,通过推动单元推动支腿,增大或缩小支腿到激光测距仪4的距离。当调整完成后,推动单元、夹紧单元5均与支腿松开,完成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所述吊具设有四条向下设置的抱臂,每条抱臂底部设有水平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与白车身相匹配的定位销,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前端两个支腿之间以及后端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四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个调节单元均包括一个固定框架、滑动移动在固定框架内部的浮动台、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夹紧支腿的夹紧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测定支腿位置的测距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推动支腿的推动单元以及固定在固定框加上用于驱动浮动台移动的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所述吊具设有四条向下设置的抱臂,每条抱臂底部设有水平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与白车身相匹配的定位销,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前端两个支腿之间以及后端两个支腿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四个相同的调节单元,每个调节单元均包括一个固定框架、滑动移动在固定框架内部的浮动台、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夹紧支腿的夹紧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测定支腿位置的测距单元、设置在浮动台上用于推动支腿的推动单元以及固定在固定框加上用于驱动浮动台移动的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框架为矩形,其中两条相对的侧边上设有滑轨,所述浮动台滑动连接在滑轨上,与滑轨垂直的一条侧边上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浮动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具支腿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单元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苏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