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及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345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及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属于转向节技术领域。工作平台开设有用于卡接转向节的限位沟槽;第一支撑座用于支撑转向节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并与转向节臂的锥孔配合;第二支撑座起到支撑和固定转向节的作用,第三支撑座用于支撑转向节的另一个转向节臂,从而便于使用者加工锥孔内键槽。该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固定时间短、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使用者加工锥孔内键槽,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该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提高锥孔内键槽的加工效率,使转向节拉键槽更快捷方便。

Steering Knuckle Cone Hole Fixing Device and Steering Knuckle Cone Hole Keyway Machin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e hole fixing device of a steering knuckle and a keyway processing system in the cone hole of a steering knuckl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steering knuckle. The working platform has a limit groove for clamping the steering knuckle; the first support seat is used to support one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arms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and cooperate with the taper hole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arm;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is used to support and fix the steering knuckle; the third support seat is used to support another steering knuckle arm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user to process the keyway The conical hole fixing device of steering knuck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fixing time, convenient operation, time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It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process the keyway in the conical hole, which ensures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processing system of keyway in taper hole of steering knuckle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keyway in taper hole, and makes the drawing of keyway of steering knuckle quicker and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及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转向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及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行驶过程中承受各个方面冲击载荷,因此对其强度要求很高。转向节是最复杂最精密的汽车零部件之一,在加工过程中对其加工精度要求也是非常高,保证加工面的光洁,确保转向节的精确度以满足汽车安全性能要求。转向节上的锥孔用来安装转向节臂,锥孔在加工过程后,会在圆锥面用拉刀拉个键槽,但在拉键槽时,如果没有固定的装置对转向节进行固定,转向节受到拉刀的力使转向节出现移动,进而所拉的键槽也达不到要求致使整个转向节成为报废品,长时间下来,效率也得不到提高,报废品增加,成本也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固定时间短、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提高锥孔内键槽的加工效率,使转向节拉键槽更快捷方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应用于加工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包括工作平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及第三支撑座;所述工作平台开设有限位沟槽,所述限位沟槽用于与转向节配合并限制转向节沿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三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座开设有拉刀槽,所述拉刀槽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于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的锥孔配合并支撑转向节;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限位基座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基座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限位基座包括用于容纳转向节的容纳区,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限位基座连接且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转向节相对于所述限位基座移动;所述第三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沿所述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支撑座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用于支撑转向节的另一个转向节臂。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基座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沿所述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两个支撑耳与所述底座连接形成所述容纳区,所述支撑耳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工作平台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由所述底座的靠近所述容纳区的一面朝向所述工作平台延伸;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螺栓和一个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且伸入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且部分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位于所述容纳区内。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耳中间,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中心线相交。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所述第二限位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锥台和圆台,所述锥台用于穿设于转向节的锥孔内,所述圆台与所述锥台连接且所述圆台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所述圆台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台的直径,所述圆台用于支撑转向节。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圆台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座包括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工作平台的距离为第一高度,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工作平台的距离为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与所述第二高度相等。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面和工作台架,所述工作台面与所述工作台架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限位沟槽位于所述工作台面且所述限位沟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面开设有与所述拉刀槽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座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第三支撑座粘接。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包括拉刀和上述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所述拉刀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拉刀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固定时间短、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该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加工系统,提高锥孔内键槽的加工效率,使转向节拉键槽更快捷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向节与工作平台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1-工作平台;11-限位沟槽;12-工作台面;121-通孔;13-工作台架;14-容纳腔;2-第一支撑座;21-拉刀槽;22-锥台;23-圆台;231-第一支撑面;3-第二支撑座;31-底座;311-第二螺纹孔;32-支撑耳;321-第一螺纹孔;33-容纳区;34-第一限位螺栓;35-第二限位螺栓;4-第三支撑座;41-第二支撑面;5-橡胶垫;6-转向节;61-转向节臂;62-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应用于加工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及第三支撑座;所述工作平台开设有限位沟槽,所述限位沟槽用于与转向节配合并限制转向节沿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三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座开设有拉刀槽,所述拉刀槽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于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的锥孔配合并支撑转向节;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限位基座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基座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限位基座包括用于容纳转向节的容纳区,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限位基座连接且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转向节相对于所述限位基座移动;所述第三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沿所述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支撑座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用于支撑转向节的另一个转向节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应用于加工转向节锥孔内键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及第三支撑座;所述工作平台开设有限位沟槽,所述限位沟槽用于与转向节配合并限制转向节沿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三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座开设有拉刀槽,所述拉刀槽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于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的锥孔配合并支撑转向节;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限位基座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基座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限位基座包括用于容纳转向节的容纳区,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限位基座连接且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转向节相对于所述限位基座移动;所述第三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沿所述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支撑座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用于支撑转向节的另一个转向节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基座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沿所述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两个支撑耳与所述底座连接形成所述容纳区,所述支撑耳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工作平台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工作平台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由所述底座的靠近所述容纳区的一面朝向所述工作平台延伸;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螺栓和一个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且伸入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且部分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伟刘冬冬苏业东叶从进张远进聂金泉丁华锋景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