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升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342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升顶装置,包括车体组件、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车体组件包括车身(1)和通过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设置在车身顶部的顶盖(2);一对四连杆组件分别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上,位于车身的后部两侧并带动顶盖同步升降;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分别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上,位于车身的中部,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带动顶盖上下升降;一对锁组件分别设置在车身上,位于车身的前部,顶盖闭合后前部通过一对锁组件锁紧在车身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一键控制汽车顶盖的快速电动升起、降落,升顶操作简单,扩展车内空间,特别适用于旅居车的顶部空间扩展。

Automobile lif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l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ssembly, a pair of four-bar components, a pair of electric push rod driving components and a pair of lock components; the body components include a body (1) and a top cover (2)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ody through a pair of four-bar components, a pair of electric push rod driving components and a pair of lock components; a pair of four-bar components are paired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of the body respectively. A pair of electric push rod drive component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body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of the body,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dy, and a pair of electric push rod drive components drive the top cover up and down; a pair of lock componen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ody, located in the front of the body, and the front of the top cover is closed through a pair. The lock assembly is locked on the body of the car.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quick electric lifting and landing of the automobile roof by one key control, has simple lifting operation, expands the space inside the vehicle,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 roof space of the residen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升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升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汽车升顶装置基本都是手动举升方式进行升顶,由于车顶较重,手动举升过程极其费力,且车顶较高,人机操作极其不方便。中国技术专利ZL201520983334.5公开了一种升顶房车的电动升顶机构,车顶的后部内表面与四连杆的上端连接,四连杆的下端与车身顶部连接,车身后柱内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出轴与车顶连接。该专利虽然能实现电动升顶,但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1、该专利结构的升顶采用直接单独的两个电动撑杆进行撑起顶盖,电撑杆的行程过长(522mm),导致稳定性差以及升起时间较长(25秒)。2、由于设计原理限制,电撑杆只能采取垂直布置形式,导致电撑杆在垂直方向占用大量空间,对原车车内空间影响大。3、该专利结构不带自动锁功能,车顶在关闭的状态下,整车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不佳。4、该专利结构使用普通的机械式电动推杆,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磨损,左右两侧的同步性差。5、该专利结构对顶盖的压力较大,顶盖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升顶装置,能实现一键控制汽车顶盖的快速电动升起、降落,升顶操作简单,扩展车内空间,特别适用于旅居车的顶部空间扩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升顶装置,包括车体组件、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车体组件包括车身和通过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设置在车身顶部的顶盖;一对四连杆组件分别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上,位于车身的后部两侧并带动顶盖同步升降呈前高后低的结构;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分别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上,位于车身的中部,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带动顶盖上下升降;一对锁组件分别设置在车身上,位于车身的前部,顶盖闭合后,顶盖前部通过一对锁组件锁紧在车身上。所述的四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支座、第四支座、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销体、第二销体、第三销体、第四销体、第五销体、第六销体及第七销体;第三支座和第一支座分别固定在车身上,第四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固定在顶盖的内壁上;第一支座通过第一销体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销体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销体与第四支座铰接;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第四销体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呈X形结构,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五销体与第二支座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体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体与第三支座铰接。所述的锁组件包括拉线内拉丝、锁扣、锁机、第二拨动片、第三拨动片、第二回位弹簧、第三回位弹簧、第十三销体及第十四销体;锁扣的一端固定在顶盖的内壁上,锁扣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拨动片的开口槽内并带动第二拨动片转动;锁机固定在车身上,拉线内拉丝的后端固定在第六支座上,拉线内拉丝的前端固定在锁机上;第二拨动片和锁机通过第十四销体铰接,第二拨动片通过第二回位弹簧固定在锁机上;第三拨动片和锁机通过第十三销体铰接,第三拨动片通过第三回位弹簧固定在锁机上,第二拨动片和第三拨动片通过面接触锁紧。所述的拉线内拉丝的两端分别设有拉线外套,拉线内拉丝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线外套与第六支座及锁机连接。所述的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包括第五支座、电动直线撑杆外套筒、连接块、滚动轴承、第一回位弹簧、第六支座、第一拨动片、电动直线撑杆内推杆、下导轨、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六支座、上导轨、第八销体、第十五销体、第十六销体、第十二销体、第十销体、第十一销体及第九销体;所述的电动直线撑杆外套筒的一端通过第八销体与第五支座连接,第五支座、第六支座和下导轨分别安装在车身上,电动直线撑杆外套筒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电动直线撑杆内推杆通过滑块固定在电动直线撑杆外套筒内并沿下导轨直线滑动;连接块设置在电动直线撑杆内推杆上,滚动轴承通过第十五销体与连接块铰接,第一拨动片通过第一回位弹簧固定在第六支座上,第一拨动片连接拉线内拉丝的末端;第五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十二销体与电动直线撑杆内推杆铰接,且第十二销体与下导轨铰接;第六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十一销体与第六支座铰接,第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十销体固定在第五连杆上;上导轨固定在顶盖的内壁上,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九销体与上导轨铰接。所述的下导轨上设有导轨槽,第十二销体铰接在下导轨的导轨槽中并做直线和旋转运动。所述的第六连杆上设有导轨槽,第十销体在第六连杆的导轨槽中并做直线额旋转运动。所述的上导轨上设有导轨槽,第九销体在上导轨的导轨槽中并做直线和旋转运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电撑杆的行程缩短到365mm,提高了稳定性,升起时间缩短到20秒,操作更快捷。2、本专利技术的电撑杆采用水平布置形式,通过连杆机构将电动撑杆的水平运动转化为车顶的垂直运动,垂直方向占用空间小,不会破坏原车侧围车身结构。3、本专利技术带自动锁功能,在顶盖关闭的状态下,整车稳定稳定性及安全性更优。4、本专利技术的电撑杆通过ECU控制,能确保升顶时左右两侧的同步性。5、本专利技术整套系统对顶盖产生的力小,顶盖不容易变形。本专利技术能实现一键控制汽车顶盖的快速电动升起、降落,升顶操作简单,扩展车内空间,特别适用于旅居车的顶部空间扩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升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升顶装置中四连杆组件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升顶装置中四连杆组件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升顶装置中锁组件锁紧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升顶装置中锁组件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升顶装置中电动推杆驱动组件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升顶装置中电动推杆驱动组件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中,1车身,2顶盖,3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第三支座,6第四支座,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三连杆,10第四连杆,11第五支座,12第六支座,13电动直线撑杆外套筒,14电动直线撑杆内推杆,15连接块,16滚动轴承,17第一拨动片,18第一回位弹簧,19下导轨,20上导轨,21拉线内拉丝,22拉线外套,23第六支座,24第五连杆,25第六连杆,26锁扣,27锁机,28第二拨动片,29第三拨动片,30第二回位弹簧,31第一销体,32第二销体,33第三销体,34第四销体,35第五销体,36第六销体,37第七销体,38第八销体,39第九销体,40第十销体,41第十一销体,42第十二销体,43第十三销体,44第十四销体,45第十五销体,46第十六销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附图1,一种汽车升顶装置,包括车体组件、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车体组件包括车身1和通过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设置在车身1顶部的顶盖2;一对四连杆组件分别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后部两侧并带动顶盖2同步升降呈前高后低的结构;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分别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中部,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带动顶盖2上下升降;一对锁组件分别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前部,顶盖2闭合后,顶盖2前部通过一对锁组件锁紧在车身1上。请参见附图2及附图3,所述的四连杆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升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车体组件、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车体组件包括车身(1)和通过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设置在车身(1)顶部的顶盖(2);一对四连杆组件分别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后部两侧并带动顶盖(2)同步升降呈前高后低的结构;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分别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中部,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带动顶盖(2)上下升降;一对锁组件分别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前部,顶盖(2)闭合后,顶盖(2)前部通过一对锁组件锁紧在车身(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升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车体组件、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车体组件包括车身(1)和通过一对四连杆组件、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及一对锁组件设置在车身(1)顶部的顶盖(2);一对四连杆组件分别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后部两侧并带动顶盖(2)同步升降呈前高后低的结构;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分别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对称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中部,一对电动推杆驱动组件带动顶盖(2)上下升降;一对锁组件分别设置在车身(1)上,位于车身(1)的前部,顶盖(2)闭合后,顶盖(2)前部通过一对锁组件锁紧在车身(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升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四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三支座(5)、第四支座(6)、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0)、第一销体(31)、第二销体(32)、第三销体(33)、第四销体(34)、第五销体(35)、第六销体(36)及第七销体(37);第三支座(5)和第一支座(3)分别固定在车身(1)上,第四支座(6)和第二支座(4)分别固定在顶盖(2)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一支座(3)通过第一销体(31)与第一连杆(7)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销体(37)与第四连杆(10)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销体(36)与第四支座(6)铰接;第一连杆(7)的中部通过第四销体(34)与第二连杆(8)的中部铰接呈X形结构,第二连杆(8)的一端通过第五销体(35)与第二支座(4)铰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体(33)与第三连杆(9)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体(32)与第三支座(5)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升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组件包括拉线内拉丝(21)、锁扣(26)、锁机(27)、第二拨动片(28)、第三拨动片(29)、第二回位弹簧(30)、第三回位弹簧(47)、第十三销体(43)及第十四销体(44);锁扣(26)的一端固定在顶盖(2)的内壁上,锁扣(26)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拨动片(28)的开口槽内并带动第二拨动片(28)转动;锁机(27)固定在车身(1)上,拉线内拉丝(21)的后端固定在第六支座(12)上,拉线内拉丝(21)的前端固定在锁机(27)上;第二拨动片(28)和锁机(27)通过第十四销体(44)铰接,第二拨动片(28)通过第二回位弹簧(30)固定在锁机(27)上;第三拨动片(2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发姜波秦连华贝梦琦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