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令仁专利>正文

小汽车可折叠式遮阳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414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汽车可折叠式遮阳篷属于小型汽车不行驶时的保护装置技术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具有反射太阳能和隔热功能的遮阳篷活动式的安装在汽车的顶部上。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遮阳篷为长方形太阳反光隔热层,它由纤维隔热棉和其上下底面裹有反光铝泊构成;太阳反光隔热层上设有安装固定孔和标有折叠线;钩状弹性锁固头穿过太阳反光隔热层的安装固定孔与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固定连接;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与在下方的圆台形磁性底座相连接固定;磁性底座被吸固在汽车顶部表层上;每个安装固定孔置有可旋转的折叠式支撑杆;在太阳反光隔热层的上方备有压固圈,弹性锁固头通过该圈将太阳反光隔热层、折叠式支撑杆与弹簧立杆锁定连接,可作为汽车不行驶时的保护器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汽车可折叠式遮阳篷属于车辆,特别是小汽车如小轿车、面包车和商务车等处于不行驶时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小汽车如小轿车、面包车和商务车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我国地少人多,停车场特别是设有遮阳篷的停车场或车库很少,绝大多数的小汽车都停泊在露天下,受到阳光的暴晒和雨淋,严重影响了车辆使用寿命和享用者的舒适性。2、我国疆域大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夏季温度很高,环境温度常处于37℃以上,在阳光直接照射下车内温度可达到40℃以上,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和车辆运行的安全性。3、在使用车辆时必须对车内实施降温处理,方法有:一是打开车门或接通电扇使车内温度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二是启动空调降温,这些在时间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合算的。另悉一种方法是将车外表覆盖上一层罩布,以减少阳光对车辆表面的照射程度,这从材料设计和热量传递原理方面是难以实现和取得较好的效果的。鉴此,提出了“小汽车可折叠式遮阳篷”技术方案。仅申请人所知在公开出版物上尚未有类同的技术报道过,在市场上亦未有这类同产品被公知和公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经济的有效地降低车内高温,让使用者舒适乘座、安全行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所设计的遮阳篷应具有反射太阳光和隔热的功能,并且是活动式的可安装在各类小型汽车顶部上供多次使用。鉴此,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第一,遮阳篷为一长方形太阳反光隔热层,它由纤维隔热棉5和其上下底面裹有反光铝泊4构成;太阳反光隔热层上设有安装固定孔10和标有折叠线9;钩状弹性锁固头1穿过太阳反光隔热层的安装固定孔与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7固定连接;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与在下方的圆台形磁性底座8相连接固定;磁性底座被吸固在汽车顶部表层11上;每个安装固定孔置有可旋转的折叠式支撑杆6;在太阳反光隔热层的上方备有压固圈2,弹性锁固头通过该圈将太阳反光隔热层、折叠式支撑杆与弹簧立杆锁定连接。第二,太阳反光隔热层和汽车顶部表层通过弹簧立杆、磁性底座在两者之间构成对流空间层。第三,弹簧立杆、磁性底座以小汽车的纵向轴面为中心,对称式安装在汽车顶部表层上;太阳反光隔热层上的安装固定孔的配置和数量与弹簧立杆的布局、数量相应。截止目前,遮阳篷安装在小汽车顶部这一反射太阳光隔热的技术措施尚未在实际中得以应用,但在运输车的驾驶室上方配置遮阳篷的方法是可见的。所以,“对照现有技术”仅限于“小汽车”这一领域。两者相比较,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降低了小汽车车厢-->内的温度,可使之与外部环境温度达到动态平衡状态,能有限的改善使用者的环境,提高了舒适度和驾驶的安全性。2与利用车厢内空调降温相比较,运用自然能量调节车厢内的温度,降低了使用者的投入成本。3、本装置可供长期使用,具有高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是小汽车可折叠式遮阳篷部份单元零部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即太阳反光隔热层结构与折叠支撑杆连接图。图3是图1中折叠支撑杆的A向视图。图4是太阳反光隔热层展开仰视图。图5是太阳反光隔热层折叠示意图。图6是太阳反光隔热层折捲成捆状态示意图。图7是二厢轿车安装可折叠式遮阳篷示意图,a-侧视图,b-正视图。图8是三厢轿车安装可折叠式遮阳篷示意图,a-侧视图,b-正视图。图9是微型面包车安装可折叠式遮阳篷示意图,a-侧视图,b-正视图。图10是商务小轿车安装可折叠式遮阳篷示意图,a-侧视图,b-正视图。上述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钩状弹性锁固头。2-压固圈。3-太阳反光隔热层。4-反光铝泊。5-纤维隔热棉。6-折叠支撑杆。7--->弹簧光杆。8-磁性底座。9-折叠线。10-安装固定孔。11-汽车顶部表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技术具体方式如下:遮阳篷为一长形太阳反光隔热层,它由纤维隔热棉5和其上下底面裹有反光铝泊4构成,如图2所示。太阳反光隔热层上设有安装孔10和标有折叠线9。如图4所示。钩状弹性锁固头1穿过太阳反光隔热层的安装固定孔10与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7固定连接;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7与在下方的圆台形磁性底座8相连接固定;磁性底座8被吸固在汽车顶部表层11上;每个安装固定孔置有旋转的折叠式支撑杆6,在太阳反光隔热层的上方备有压固圈2,弹性锁固头通过该圈将太阳反光隔热层、折叠式支撑杆与弹簧立杆锁定连接,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零部件具有以下性能:1.钩状弹性锁固头,其顶部呈钩状形,它穿过太阳反光隔热层的安装固定孔与弹簧立杆相连接固定,具有锁定功能。2.压固圈为圆圈形,位于太阳反光隔热层之上,其内直径与在太阳反光隔热层上的安装固定孔径相同,上方与钩状弹性锁固头的活动钩相触,将反光隔热层紧固在折叠支撑杆上,连成一体。3.太阳反光隔热层,呈长方形,为三层结构,如图2所示,可参照图4、5和6所示的折叠线和折叠方式进行折叠。4.折叠支撑杆,由两节构成,与折叠伞的支撑杆相似,外节可围绕内节绞连轴旋转,内节的头部为圆形,其中心开有圆孔,孔径与-->纤维隔热层的安装固定孔相同。5.弹簧立杆,上下为杆状,中间为菱形或柱形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钩状弹性锁固头、磁性底座相连接固定。实施安装遮阳篷的方式如下:(1)根据不同车型,如图7~10所示的二厢式、三厢式面包型、商务型等轿车,以车的纵向轴面为中心,根据太阳反光隔热层所设计的安装固定孔对称式的将磁性底座安放在汽车的顶部表层上。(2)将弹性立杆固定在磁性底座上。(3)将备有折叠支撑杆和压固圈的太阳反光隔热层,如图4所示,弹性锁固头经隔热层安装固定孔镶嵌在弹簧支撑杆的上端,并予以锁定。(4)调整磁性底座的位置,使遮阳篷处于最佳位置状态。使用完毕后,可按以下程序拆卸:按下弹性锁固头,取出;卸下太阳反光隔热层,可参照图5示意折叠,按图6所示折捲成捆状:取出弹簧立杆,拔除磁性底座;将上述零部件打包存放于轿车的后背箱内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汽车可折叠式遮阳篷,其特征是:它为一长方形太阳反光隔热层,它由纤维隔热棉(5)和其上下底面裹有反光铝泊(4)构成;太阳反光隔热层上设有安装固定孔(10)和标有折叠线(9);钩状弹性锁固头(1)穿过太阳反光隔热层的安装固定孔与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7)固定连接;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与在下方的圆台形磁性底座(8)相连接固定;磁性底座被吸固在汽车顶部表层(11)上;每个安装固定孔置有可旋转的折叠式支撑杆(6);在太阳反光隔热层的上方备有压固圈(2),弹性锁固头通过该圈将太阳反光隔热层、折叠式支撑杆与弹簧立杆锁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小汽车可折叠式遮阳篷,其特征是:它为一长方形太阳反光隔热层,它由纤维隔热棉(5)和其上下底面裹有反光铝泊(4)构成;太阳反光隔热层上设有安装固定孔(10)和标有折叠线(9);钩状弹性锁固头(1)穿过太阳反光隔热层的安装固定孔与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7)固定连接;菱形或柱形弹簧立杆与在下方的圆台形磁性底座(8)相连接固定;磁性底座被吸固在汽车顶部表层(11)上;每个安装固定孔置有可旋转的折叠式支撑杆(6);在太阳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仁
申请(专利权)人:曾令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