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塔的输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308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除塔的输料装置,属于气体污染物脱除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除剂在脱除塔内磨损严重,造成脱除剂粉化严重、不利于脱除剂的二次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除塔的输送装置和脱除单元格,脱除单元格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对立面且均为透气性孔状结构,第一面为进气面,第二面为出气面,脱除单元格其它面为不透气性密封状结构;脱除单元格内至少设有三纵三横的单元中间板,单元中间板为透气性孔状结构;脱除单元格内设有脱除剂。通过将脱除剂装入脱除单元格内,并通过控制脱除单元格移动的实现更换脱除剂,减少脱除剂使用过程的磨损,提高了脱除剂的二次回收率,降低了脱除剂的使用成本。

A Feeding Device for Removal Tow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eeding device for a removal tow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s pollutant removal and treatment,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serious wear and tear of the removal agent in the removal tower, resulting in serious powdering of the removal agent and unfavorable secondary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moval agent in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veying device for removing tower and a removing cell, which comprises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ides,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ides are opposite and all have permeable porous structure, the first side is an air inlet surface, the second side is an air outlet surface, and the other surfaces of the removing cell are impermeable and sealed structure; the removing cel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ree vertical and three horizontal unit middle plates. The middle plate of the unit is a porous structure with air permeability, and the removal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removal agent. By loading the removal agent into the removal cell and changing the removal agent by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emoval cell, the wear of the removal agent is reduced, the secondary recovery rate of the removal agent is increased, and the cost of the removal agen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除塔的输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污染物脱除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脱除塔的输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连续加料脱除塔的加料方式为:从顶部直接将脱除剂加入脱除塔内,颗粒状的脱除剂从脱除塔的顶部慢慢向底部流动,颗粒在连续加料、连续流动、连续排料的过程中会造成脱除剂的磨损,一般磨损率高于3%,这样造成脱除剂粉化大,不利于脱除剂的二次回收,也不利于周围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脱除塔的输料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脱除剂在脱除塔内磨损严重,造成脱除剂粉化大、不利于脱除剂的二次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害气体的脱除单元格,脱除单元格为长方体状,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对立面并均为透气性孔状结构,第一面为进气面,第二面为出气面,脱除单元格的其它面为不透气性密封状结构;脱除单元格内至少设有一个单元中间板,单元中间板为透气性孔状结构;脱除单元格内设有有害气体脱除剂。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上述脱除单元格的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块和传动器,传动机构设在脱除塔内,支撑块设于支撑杆上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传动器设于脱除塔内并与支撑块控制连接;支撑杆设于塔内并与脱除塔塔体轴线方向平行。优选地,输料装置还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包括进料烟道轨道、进料伸缩轨道、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进料通道设于脱除塔的顶部侧面,进料烟道轨道设于进料通道底面,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设于进料通道上。优选地,输料装置还设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包括出料轨道、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出料通道设于脱除塔底端侧面,出料导轨设于出料通道底面,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设于出料通道上。优选地,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及第一阀门与脱除塔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均设于进料烟道轨道中间;第三阀门与脱除塔之间及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推动杆和第四推动杆,第三推动杆和第四拖动杆均设于出料轨道中间;第一推动杆至第四推动杆能够在其对应区间内水平和升降移动。优选地,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第一阀门与脱除塔之间、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之间及第三阀门与脱除塔之间的间距均大于脱除单元格的长度。优选地,脱除单元格、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的纵截面均为矩形,且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的纵截面面积大于脱除单元格的纵截面面积。优选地,脱除塔的两侧分别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分别设有进气罩和出气罩,进气罩和出气罩与脱除单元格的透气性孔状结构连通。优选地,脱除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分别设有进气罩和出气罩,进气罩和出气罩分别与脱除单元格的透气性孔状结构连通。优选地,脱除剂为块状脱除剂;块状脱除剂用于脱除有害气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置有脱除剂的脱除单元格和在脱除塔内该脱除单元格的输料装置,首先,本专利技术将脱除剂创造性的装填在脱除单元格内,并通过控制脱除单元格的运动实现脱除塔内脱除剂的进料过程、下料过程和出料过程,从而实现脱除剂的及时更换;考虑到传统脱除剂直接堆填在脱除塔内,与有害气体接触存在不充分的缺陷,使脱除剂的吸附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另外,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也无法被完全吸附,导致从脱除塔内排出的气体不能够达标排放,可能会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而本专利技术将脱除剂放置于脱除单元格内,并在脱除单元格内设置三横三纵的单元中间板,且单元中间板上设置网眼,单元中间板将脱除剂装填在脱除单元格内的不同更小空间的格内,使脱除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保证脱除单元格的空隙率,使脱除剂与含有害物质的气体充分接触,最终要的一点,单元中间板可以降低脱除剂之间的相互磨损,这样可以提到脱除剂的二次回收率并降低脱除成本,最终降低烟气处理成本。另一方面,整个脱除塔的输料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示的脱除塔的输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示的脱除塔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脱除单元格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脱除单元格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脱除单元格C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脱除单元格D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脱除单元格E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脱除单元格F方向构示意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塔内装料示意图1图3-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塔内装料示意图2图3-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塔内装料示意图3图3-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塔内装料示意图4图3-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塔内装料示意图5图3-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塔内装料示意图6图3-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塔内装料示意图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示的脱除塔的输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示的脱除塔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脱除单元格结构示意图图6-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脱除单元格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脱除单元格C方向结构示意图图6-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脱除单元格D方向结构示意图图6-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脱除单元格E方向结构示意图图6-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脱除单元格F方向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脱除塔;2-气体进口;3-气体出口;4-进料通道;5-出料通道;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第四阀门;10-脱除单元格;11-脱除剂;12-进料烟道轨道;13-进料伸缩轨道;14-出料轨道;15-传动机构;16-支撑块;17-单元中间板;18-推动杆,19-沟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为了提高脱除单元格10稳定性和脱除剂11分布的均匀性,便于烟气穿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除单元格10为长方体状,脱除单元格10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面并为透气性孔状结构,第一面为进气面,第二面为出气面,脱除单元格10的其它面为不透气性密封状结构;脱除单元格10内至少设有一个单元中间板17,单元中间板17为透气性孔状结构;脱除单元格10内设有脱除剂11。示例性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脱除单元格10,第一种类型的脱除单元格10结构如图2-1至图2-6所示,脱除单元格10为长方体状,E、F方向的面分别为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为透气性孔状结构,第一面为进气面,第二面为出气面,例如带网眼的钢板结构;脱除单元格10的C、D方向的顶面和底面及另一对对立侧面为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害气体的脱除单元格,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除单元格为长方体状,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为对立面并均为透气性孔状结构,所述第一面为进气面,所述第二面为出气面,所述脱除单元格的其它面为不透气性密封状结构;所述脱除单元格内至少设有一个单元中间板,所述单元中间板为透气性孔状结构;所述脱除单元格内设有有害气体脱除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害气体的脱除单元格,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除单元格为长方体状,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为对立面并均为透气性孔状结构,所述第一面为进气面,所述第二面为出气面,所述脱除单元格的其它面为不透气性密封状结构;所述脱除单元格内至少设有一个单元中间板,所述单元中间板为透气性孔状结构;所述脱除单元格内设有有害气体脱除剂。2.一种用于输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除单元格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块和传动器,所述传动机构设在脱除塔内,所述支撑块设于支撑杆上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器设于脱除塔内并与支撑块控制连接;所述支撑杆设于塔内并与脱除塔塔体轴线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还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包括进料烟道轨道、进料伸缩轨道、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进料通道设于脱除塔的顶部侧面,进料烟道轨道设于进料通道底面,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设于进料通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装置还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包括出料轨道、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出料通道设于脱除塔底端侧面,所述出料导轨设于出料通道底面,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设于出料通道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王海风严定鎏齐渊洪周和敏
申请(专利权)人:钢研晟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