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807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原料:采摘英红九号茶树1芽2叶的嫩梢,鲜叶匀净、新鲜;萎凋:在萎凋槽自然萎凋摊叶厚15~20cm;杀青:采用茶叶翻板式烘干机杀青;第一次闷堆(热闷):边杀青边将杀青好的叶子装入大布袋中,进行闷堆;揉捻:用揉捻机进行充分揉捻;第二次闷堆(冷闷):将揉捻叶放入直径90cm的竹制簸箕中,进行冷却;初烘:初烘温度设置128℃,得初烘叶;复烘:复烘温度设置为125℃,得英红九号黄茶成品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制作的黄茶干茶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方面比传统方法更佳,操作方便,便于实施。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Stifling Yellow of Yinghong No.9 Yellow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Yinghong No. 9 yellow te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specific steps: raw materials: picking the tender shoots of Yinghong No. 9 tea tree with 1 bud and 2 leaves, the fresh leaves are even and fresh; withering: natural withering in the withering trough with leaf spreading thickness of 15-20 cm; killing green: using the tea turning plate dryer to kill green; the first stuffy heap (hot stuffy): while killing the green leaves, the good ones will be packed. In large cloth bags, stuffing; rolling: fully rolling with a twister; the second stuffing (frozen): the twisted leaves are placed in a bamboo dustpan with a diameter of 90 cm to cool; the first baking: the first baking temperature is set to 128 degrees, and the first baking leaves are obtained; the second baking: the second baking temperature is set to 125 degrees, and the finished tea of Yinghong No. 9 is produced; the yellow tea dri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color, aroma and aroma of the Yellow tea. Tang color, taste, leaf bottom and other aspects a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easy to operate and easy to imp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备
,具体为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按茶树鲜叶按不同的加工工艺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和白茶六大茶类,黄茶加工工艺有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工序,黄茶的制法是在揉捻或初干后经过闷黄工序,在湿热条件下,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制定氧化和叶绿素的大量降解,形成还有黄汤黄叶、味香甜醇的品质。黄茶是堆闷茶,在堆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它茶叶所不及,由于黄茶的特殊的保健功效,近年来其产销量逐年提高。闷黄是形成黄茶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形成黄茶黄变的主要因素是热化学作用。热化学作用有两种:一种在水分较多的情况下(干燥前闷黄),以一定的温度作用之,称之为湿热作用;二是水分较少的情况下(初干后闷黄),定的温度作用之称之为干热作用,现阶段黄茶闷黄方法有三种:湿热闷黄、干热闷黄、湿热+干热闷黄。英红九号属乔木型的大叶茶树品种,与其它茶树比较具有芽叶粗大,茶多酚含量高(平均34.17%),苦涩大的特点,在市场上受到较高的青睐,但是采用传统的(湿热+干热)闷黄、湿热闷黄技术,制作英红九号黄茶后期干热闷黄,如果时间长,茶叶失水不仅多而且快,制作的黄茶苦涩味较重、醇甘品质下降;因此,针对传统技术加工黄茶存在的不足,需要一种适合制作优质英红九号黄茶的加工方法,推广开发英红九号黄茶有利于产品多元化、利于促进茶叶增收及茶产业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1、原料:采摘英红九号茶树1芽2叶的嫩梢,鲜叶匀净、新鲜;S2、萎凋:在萎凋槽自然萎凋摊叶厚15~20cm,萎凋叶含水率要求控制在65%~70%;S3、杀青:采用茶叶翻板式烘干机杀青,温度设置105℃,转速800转/min;S4、第一次闷堆(热闷):边杀青边将杀青好的叶子装入大布袋中,进行闷堆;S5、揉捻:用揉捻机进行充分揉捻;S6、第二次闷堆(冷闷):将揉捻叶放入直径90cm的竹制簸箕中,进行冷却;S7、初烘:初烘温度设置128℃,转速400转/min,得初烘叶;S8、复烘:复烘温度设置为125℃,转速250转/min,烘干时间20min,得英红九号黄茶成品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中,在萎凋前8h每隔3h左右开风机30s散热一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4中,在闷堆时,每袋叶量为25~30kg,放置在避风而易保温的地方,叶温保持在55~60℃,闷堆时间5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揉捻机为55型或65型揉捻机,采用温揉30~35℃,揉捻时间50~60min;前期轻揉,后期中压,出茶空揉时间6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簸箕中,茶叶摊放厚度18~20cm,室温在20℃以上时,堆闷时间6~10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初烘过程中,上叶厚度1.5cm,初烘后茶含水量25~30%,在复烘之前,将初烘茶叶自然条件摊放60min,复烘时间20min,复烘茶叶含水量小于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统黄茶的闷黄技术并不适用于英红九号黄茶的制作,本专利技术的双湿闷黄(湿热闷黄+湿冷闷黄)技术,第一次湿热闷黄引起叶内成分列氧化、水解;第二次采用湿冷闷黄方法,其实质是茶多酚降解为茶黄素TF、TR、TB,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提有益微生物繁殖分泌出各种胞外酶作为有效的生化动力,作用于茶叶内的各种相应底物,如蛋白质、果胶的水解,纤维素分解,儿茶素的氧化在酶系的作用下发生复杂的生化变化,形成优异的黄茶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体操作如下:①原料:采摘英红九号茶树1芽2叶的嫩梢,鲜叶匀净、新鲜,进厂鲜叶应及时摊放在萎凋槽内,使表面水分散失。②萎凋:自然萎凋,萎凋槽摊叶厚15~20cm,在萎凋前8h每隔3h左右开风机30s散热一次,以防止叶子萎凋高红变,萎凋叶含水率要求控制在65%~68%。进入杀青。③杀青:杀青方法采用6CH-20型茶叶翻板式烘干机杀青,温度设置105℃,转速800转/min。④第一次闷堆(热闷):边杀青边将杀青好的叶子装入大布袋中,为提高闷堆温度装叶量每袋的为25~30kg,放置在避风而易保温的地方,天气干燥并盖上湿棉布,以保持叶片湿度及温度,叶温55~60℃,闷堆时间5h。⑤揉捻:用55型或65型的揉捻机,采用温揉30~35℃,揉捻时间50~60min;前期轻揉,后期中压,出茶空揉时间6min。下机解块进入第二次闷堆。⑥第二次闷堆(冷闷):将揉捻叶放入直径90cm的竹制簸箕中,茶叶摊放厚度18~20cm,室温在28℃以上时,堆闷时间6~8h,然后初烘。⑦初烘:初烘温度设置128℃,转速400转/min,上叶厚度约1.5cm,初烘后茶含水量25~30%,得初烘叶。⑧复烘:将初烘叶自然条件摊放60min,然后进入复烘,复烘温度125℃,转速250转/min,烘干时间20min,复烘茶叶含水量小于6%,得英红九号黄茶成品茶。实施例2①原料:采摘英红九号茶树1芽2叶的嫩梢,鲜叶匀净、新鲜,进厂鲜叶应及时摊放在萎凋槽内,使表面水分散失。②萎凋:自然萎凋,萎凋槽摊叶厚15~20cm,在萎凋前8h每隔3h左右开风机30s散热一次,以防止叶子萎凋叶温度高红变,萎凋叶含水率要求控制在65%~68%。进入杀青。③杀青:杀青方法采用6CH-20型茶叶翻板式烘干机杀青,温度设置105℃,转速800转/min。④第一次闷堆(热闷):边杀青边将杀青好的叶子装入大布袋中,为提高闷堆温度装叶量每袋的为25~30kg,放置在避风而易保温的地方,并盖上干棉布,以保持叶片湿度及温度,叶温55~60℃,闷堆时间5h。⑤揉捻:用55型或65型的揉捻机,采用温揉30~35℃,揉捻时间50~60min;前期轻揉,后期中压,出茶空揉时间6min。下机解块进入第二次闷堆。⑥第二次闷堆(冷闷):将揉捻叶放入直径90cm的竹制簸箕中,茶叶摊放厚度18~20cm,室温在20~25℃时,堆闷时间8~10h;然后初烘。⑦初烘:初烘温度设置128℃,转速400转/min,上叶厚度约1.5cm,初烘后茶含水量25~30%,得初烘叶。⑧复烘:将初烘叶自然条件摊放60min,然后进入复烘,复烘温度125℃,转速250转/min,烘干时间20min,复烘茶叶含水量小于6%,得英红九号黄茶成品茶。对英红九号茶叶进行传统技术的闷黄处理,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感官品质对比,评分结果见下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1、原料:采摘英红九号茶树1芽2叶的嫩梢,鲜叶匀净、新鲜;S2、萎凋:在萎凋槽自然萎凋摊叶厚15~20cm,萎凋叶含水率要求控制在65%~70%;S3、杀青:采用茶叶翻板式烘干机杀青,温度设置105℃,转速800转/min;S4、第一次闷堆(热闷):边杀青边将杀青好的叶子装入大布袋中,进行闷堆;S5、揉捻:用揉捻机进行充分揉捻;S6、第二次闷堆(冷闷):将揉捻叶放入直径90cm的竹制簸箕中,进行冷却;S7、初烘:初烘温度设置128℃,转速400转/min,得初烘叶;S8、复烘:复烘温度设置为125℃,转速250转/min,烘干时间20min,得英红九号黄茶成品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1、原料:采摘英红九号茶树1芽2叶的嫩梢,鲜叶匀净、新鲜;S2、萎凋:在萎凋槽自然萎凋摊叶厚15~20cm,萎凋叶含水率要求控制在65%~70%;S3、杀青:采用茶叶翻板式烘干机杀青,温度设置105℃,转速800转/min;S4、第一次闷堆(热闷):边杀青边将杀青好的叶子装入大布袋中,进行闷堆;S5、揉捻:用揉捻机进行充分揉捻;S6、第二次闷堆(冷闷):将揉捻叶放入直径90cm的竹制簸箕中,进行冷却;S7、初烘:初烘温度设置128℃,转速400转/min,得初烘叶;S8、复烘:复烘温度设置为125℃,转速250转/min,烘干时间20min,得英红九号黄茶成品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英红九号黄茶闷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在萎凋前8h每隔3h开风机30s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滋彭粤操君喜谢梦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