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omega式组装被捆扎材料的免接触保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43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束线带(13)的紧固系统,该束线带包括i)带齿的束线带条(17)和ii)束线带端头(16),该束线带端头具有用于与所述带齿的束线带条(17)进行锁定接合的锁定装置,并且所述紧固系统具有与所述束线带(13)分离的至少一个保持装置(1),其中,所述束线带(13)在完全组装状态下,相对于所述保持装置(1)定位成,使得由所述束线带(13)保持的待捆扎材料(39)被设置成与所述保持装置(1)间隔开,以便减少待捆扎材料(39)的磨损。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样涉及一种束线带(13)和一种用于所述类型的紧固系统的保持装置(1),以及对应的组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omega式组装被捆扎材料的免接触保持器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束线带(cabletie)的保持装置,并且涉及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束线带和紧固系统。对于将待捆扎材料捆扎或紧固在另一组件上或紧固至另一组件来说,已知多种束线带和将束线带紧固至这样的另一组件的对应装置。这里,束线带应被理解成意指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可以插入其自身中以形成闭合环并且可以按规定且可逆的方式变形。因此,该环依靠将束线带插入其自身中来形成。在束线带的完全组装状态下,待捆扎材料延伸通过该环。在这种情况下,束线带通常具有束线带端头,其上设有细长的束线带条。束线带端头和束线带条可以例如由塑料一体成型。这里,束线带条配有齿,并且可以插过贯穿束线带端头的通道区域以便形成所述环。这里,该束线带端头具有用于与该带齿的束线带条进行锁定接合的锁定装置。这里,该锁定装置可以被设计成可借助合适的工具(举例来说,如螺丝刀或针)被释放。为了更好地理解,下面将定义对理解本专利技术必不可少的某些表达。束线带的外侧是束线带端头和束线带条的、在环绕待捆扎材料的完全组装状态下与待捆扎材料相对取向的一侧。因此,即使在束线带的未组装状态下,所述外侧也是单独定义的。束线带的内侧是束线带端头和束线带条的、在环绕待捆扎材料的完全环绕组装状态下朝着该待捆扎材料取向的一侧。相应的边缘表面位于束线带条的、处于内侧与外侧之间的边缘处或者束线带端头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表面。束线带端头的、避开束线带条的那一侧是束线带端头的后侧,而束线带端头的、朝着束线带条并且束线带设置在其上的那一侧是束线带端头的前侧。在这种情况下,束线带可以另选地在束线带条的内侧和外侧两者上都带齿。那么这相应地被称为外齿束线带或内齿束线带。例如,DE202012006840U1公开了一种来自HellermannTyton公司的所述类型的束线带,其具有束线带端头和远离所述束线带端头延伸的束线带条,其中,束线带条的待捆扎材料抵接表面在所示的情况下具有防滑结构。US9387611B2公开了一种带有阻尼器的束线带。通常,待捆扎材料(其可以包括单根线缆、单根管以及一束管或线缆)借助于保持元件捆扎到束线带的环中,以便将保持元件连接至该待捆扎材料。然后,该保持元件(例如被设计为紧固底座)可以被拧紧、粘接或以某一其它方式紧固至另一组件。这种保持元件例如在WO2016/020027A1中公开。US5820083A也公开了保持装置,其与待捆扎材料一起被捆扎到束线带的环中。此外,例如从EP2541113A1和EP2816691A1已知这样的夹具(所谓的P形夹具),其也可紧固至其它元件,可以利用束线带拉紧这些夹具,以便将待捆扎材料按不同的预定直径以束的形式紧固至到另一组件。由于这些夹具因它们的刚度而仅可以在窄的直径范围内用于待捆扎材料,因而典型地在此提出了具有不同直径的一系列不同实施方式的用途。现在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待捆扎材料的改进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尤其适用于具有不同直径的待捆扎材料,并且还以廉价的方式,将待捆扎材料保持在升高的温度下(例如,超过100℃,优选超过150℃),柔和且可靠地精确保持在相对于另一组件的预定位置。所述目的通过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根据从属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而得以呈现。a)保持装置本专利技术首先涉及一种用于束线带的保持装置,该束线带具有带齿的束线带条并且具有束线带端头,该束线带端头具有用于与该带齿的束线带条进行锁定接合的锁定装置。所述束线带可以由塑料制成。这里,所述保持装置可以由塑料构成,并且尤其可以由塑料一体制成。这里,所述保持装置具有用于将该保持装置紧固至外部组件的紧固脚,以及设置在该紧固脚上的紧固头。该紧固头或紧固脚也可以由塑料构成。尤其是,紧固脚可以由塑料和用塑料封装的金属部件构成。这里。紧固头具有通道区域,该通道区域用于将束线带条推过或插过保持装置并且用于将束线带保持在该保持装置上。这里,至关重要的是,为了以准确的轮廓容纳束线带,所述通道区域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总是具有至少一对相对取向的(尤其是相对定位的)支承表面。所述通道区域因此用于利用其引导槽在将束线带组装在保持装置上的期间限定引导所述束线带通过所述通道区域。在完全组装的状态下,所述通道区域则用于保持束线带。相应引导槽的支承表面的取向在此根据它们各自的法向量确定,所述法向量在相对取向的支承表面的情况下相对取向,即,指向相反方向。表达“大致”可以理解成涵盖各个方向的小于30度、小于15度、小于10度、小于5度或者优选甚至小于2度的偏差。这里,引导槽的取向由根据两个支承表面的情况来确定。因此,引导槽的取向可以通过减去引导槽的两个支承表面的法向量来定义,例如,通过垂直于所述矢量的平面。然后,在平行支承表面的情况下,该平面也平行于相应引导槽的支承表面延伸。这里,所述取向还可以由垂直于法向量的关联支承表面的主延伸方向定义。总而言之,所述取向由此可以根据在预期使用中束线带沿其被推过或拉出引导槽的方向来预定义。所述支承表面可以是相对设置的支承表面。如果一个表面的至少一个相应的法向量穿过另一表面,则两个表面相对地定位。另选地,所述支承表面也可以是相对于彼此偏移的支承表面。如果一个表面的法向量没有穿过另一个表面,而是一个表面的所有法向量仅穿过另一表面的沿该另一表面的平面的延伸部分,则两个表面相对于彼此偏移。尤其是,可以设置相对于彼此偏移的支承表面,使得一个支承表面的法向量与另一支承表面的平面相交的点在未进一步远离该另一支承表面的距离处与该另一支承表面的平面相交,因为该另一个支承表面在所述方向上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支承表面之间的“间隙”因此不大于支承表面在所述方向上的范围。这里,所述支承表面被设计成引导束线带端头的关联表面区域和/或束线带条的关联表面区域。在此,束线带端头的表面区域和/或束线带条的表面区域优选总是彼此相对定位。因此,当束线带已经完全组装在保持装置上时,束线带端头和/或束线带条总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相应引导槽的各对支承表面之间。因此,所述支承表面被设计成抵靠束线带端头的关联表面区域和/或束线带条的关联表面区域,尤其用于明确锁定抵靠束线带端头的关联表面区域和/或束线带条的关联表面区域。因此,在最终组装过程之后,束线带的区域总是设置在相对定位的支承表面之间。这里,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对支承表面的第一引导槽被设计成抵靠束线带端头的边缘侧的表面区域和/或束线带条的边缘侧的表面区域。因此,所述支承表面的间距可以适应束线带端头的和/或束线带条的沿束线带的从边缘侧到边缘侧的横向方向的宽度。这具有如下效果:在最终组装过程之后,第一引导槽的支承表面防止束线带相对于保持装置沿束线带端头的边缘侧和/或束线带条的边缘侧总是沿其取向的横向方向的移动。该横向方向垂直于束线带的纵向方向延伸,该纵向方向构成束线带的主要延伸方向。此外,第二引导槽的支承表面通过抵靠束线带端头的和/或束线带条的至少一个相应外侧和/或内侧的相应表面区域,还防止沿与该束线带的横向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方向优选地大致垂直于横向方向延伸。因此,借助于第一引导槽,所述束线带被引导以便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移动并保持在横向方向上。因此,保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束线带(13)的保持装置(1),所述束线带(13)具有带齿的束线带条(17)并且具有束线带端头(16),所述束线带端头(16)具有用于与所述带齿的束线带条(17)进行锁定接合的锁定装置,所述保持装置(1)具有a)紧固脚(2),所述紧固脚(2)用于将所述保持装置(1)紧固至组件,以及b)紧固头(3),所述紧固头(3)被设置在所述紧固脚(2)上,并且具有通道区域(4),所述通道区域(4)用于将所述束线带条(17)推过所述保持装置(1)并且用于将所述束线带(13)保持在所述保持装置(1)上,其中,为了以准确的轮廓容纳所述束线带(13),所述通道区域(4)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引导槽(5、6),所述引导槽(5、6)总是具有至少一对相对取向的支承表面(5a、5b、6a、6b),其中,所述支承表面(5a、5b、6a、6b、6b’)被设计成引导所述束线带端头(16)的关联表面区域和/或所述束线带条(17)的关联表面区域,以使得,当所述束线带(13)已经完全与待捆扎材料(39)组装在一起时,所述束线带端头(16)和/或所述束线带条(17)总是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引导槽(5、6)的各对支承表面(5a、5b、6a、6b、6b’)之间,并且其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对支承表面(5a、5b)的第一引导槽(5、6)被设计成抵靠所述束线带条(17)的边缘侧(23、23’)的表面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头(3)在所述通道区域(4)中具有两个臂部(7、8),所述两个臂部(7、8)具有‑面朝所述紧固脚(2)的相应脚部区域(7a、8a)和避开所述紧固脚(2)的相应端部区域(7c、8c),‑相应的中央区域(7b、8b),所述相应的中央区域(7b、8b)位于所述脚部区域(7a、8a)与所述端部区域(7c、8c)之间并且具有相应的位于内部的支承表面(5a、5b),其中,所述位于内部的支承表面(5a、5b)是具有所述第一对支承表面(5a、5b)的所述第一引导槽(5)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槽在相应的臂部(7、8)的所述脚部区域(7a、8a)中具有第一支承表面(6a),并且在相应的臂部(7、8)的所述端部区域(7c、8c)中具有另一支承表面(6b、6b’),这些支承表面形成第二对相对支承表面(6a、6b、6b’),从而在垂直于两个所述引导槽(5、6)的推过方向(D)的横截面中形成C形总体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23 DE 202016102746.21.一种用于束线带(13)的保持装置(1),所述束线带(13)具有带齿的束线带条(17)并且具有束线带端头(16),所述束线带端头(16)具有用于与所述带齿的束线带条(17)进行锁定接合的锁定装置,所述保持装置(1)具有a)紧固脚(2),所述紧固脚(2)用于将所述保持装置(1)紧固至组件,以及b)紧固头(3),所述紧固头(3)被设置在所述紧固脚(2)上,并且具有通道区域(4),所述通道区域(4)用于将所述束线带条(17)推过所述保持装置(1)并且用于将所述束线带(13)保持在所述保持装置(1)上,其中,为了以准确的轮廓容纳所述束线带(13),所述通道区域(4)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引导槽(5、6),所述引导槽(5、6)总是具有至少一对相对取向的支承表面(5a、5b、6a、6b),其中,所述支承表面(5a、5b、6a、6b、6b’)被设计成引导所述束线带端头(16)的关联表面区域和/或所述束线带条(17)的关联表面区域,以使得,当所述束线带(13)已经完全与待捆扎材料(39)组装在一起时,所述束线带端头(16)和/或所述束线带条(17)总是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引导槽(5、6)的各对支承表面(5a、5b、6a、6b、6b’)之间,并且其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对支承表面(5a、5b)的第一引导槽(5、6)被设计成抵靠所述束线带条(17)的边缘侧(23、23’)的表面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头(3)在所述通道区域(4)中具有两个臂部(7、8),所述两个臂部(7、8)具有-面朝所述紧固脚(2)的相应脚部区域(7a、8a)和避开所述紧固脚(2)的相应端部区域(7c、8c),-相应的中央区域(7b、8b),所述相应的中央区域(7b、8b)位于所述脚部区域(7a、8a)与所述端部区域(7c、8c)之间并且具有相应的位于内部的支承表面(5a、5b),其中,所述位于内部的支承表面(5a、5b)是具有所述第一对支承表面(5a、5b)的所述第一引导槽(5)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槽在相应的臂部(7、8)的所述脚部区域(7a、8a)中具有第一支承表面(6a),并且在相应的臂部(7、8)的所述端部区域(7c、8c)中具有另一支承表面(6b、6b’),这些支承表面形成第二对相对支承表面(6a、6b、6b’),从而在垂直于两个所述引导槽(5、6)的推过方向(D)的横截面中形成C形总体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5、6)彼此相通,使得所述束线带条(17)和/或所述束线带端头(16)在插入到一个引导槽(5、6)中,尤其是在插入到第二引导槽(6)中的情况下,能够有目的性地朝着另一引导槽(5、6),尤其是朝着所述第一引导槽(5)引导。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5、6)被设置成总是相对于彼此呈75°到105°之间的角,尤其呈85°到95°之间的角。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抵接表面(10),所述抵接表面(10)大致垂直于所述束线带(13)的推过方向(D)取向,以便将至少一个表面区域抵靠所述束线带端头(16)的面朝所述束线带条(17)的前侧(25)。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7、8)在它们的端部区域中通过桥状部(9)相连接,并且在所述通道区域(4)中形成有孔状通道,其中,尤其是,所述通道的高度小于和/或等于所述束线带条(17)的最大高度(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状部(9)沿所述推过方向的厚度(d)与所述束线带端头(16)的面朝所述束线带条(17)的前侧(25)或者所述束线带端头(16)中的引导表面(35)与所述束线带条(17)的内侧(22)的所述束线带条(17)的锁定突出部(19)之间的间距相对应。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槽(6)的所述第二支承表面(6b、6b’)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槽(6)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6a)以一定偏差相对取向。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槽(6)的所述第一支承表面(6a)沿所述推过方向(D)呈拱形。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马茨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曼太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