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33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于第一基板上的挡墙、配向膜及框胶,挡墙为环状,配向膜位于挡墙内侧,框胶位于挡墙外侧,挡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子挡墙,每一子挡墙均为环状,相邻两层子挡墙中,上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下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从而使挡墙的内侧壁呈阶梯状,使得在通过溶液成膜的方式在挡墙内侧制作配向膜时,形成配向膜的溶液在挡墙内侧壁爬升的阻力大大增加,防止配向膜扩出挡墙与框胶交叠,降低框胶的剥离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TFTArraySubstrate)与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Filter,CF)之间灌入液晶分子,并在两片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液晶显示面板的TFT阵列基板与CF基板之间于液晶层的外侧设置框胶,用于防止液晶外漏并将阵列基板与CF基板连接在一起。同时,为了使液晶分子按照特定的旋转方向进行排列,需要在TFT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内侧制作配向膜,配向膜可用于限制液晶分子的配向状态。传统的配向膜制造方法是将溶有高分子化合物的PI(Polyimide,聚酰亚胺)液涂布在需要制作配向膜的基板表面,之后对PI液进行配向处理,形成配向膜。实际产品设计中,PI液的涂布需要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AA),并且不能扩散至用于设置框胶的框胶区,以防止PI液与框胶接触影响框胶的附着力。为了提升PI液涂布的精度,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会在基板100上设置一圈挡墙200,配向膜300制作在挡墙200内侧,框胶400制作在挡墙200外侧,以防止配向膜300与框胶400交叠(overlap)影响框胶400与基板100的附着力,产生框胶400剥离(Peeling)风险,但如图1所示,现有的挡墙200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其内侧壁的坡度较缓,在涂布PI液制作配向膜300时,PI液会容易沿挡墙200的内侧壁向上爬升而扩散至形成框胶400的区域,因此在制作完成配向膜300并接着制作框胶400后,配向膜300仍会与框胶400存在交叠,无法有效的解决由于配向膜300与框胶400交叠导致的框胶400与基板100附着力较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能够解决由于配向膜与框胶交叠导致的框胶与基板附着力较弱的问题,降低框胶的剥离风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由于配向膜与框胶交叠导致的框胶与基板附着力较弱的问题,降低框胶的剥离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于第一基板上的挡墙、配向膜及框胶;所述挡墙为环状,所述配向膜位于挡墙内侧,所述框胶位于挡墙外侧;所述挡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子挡墙;每一子挡墙均为环状;相邻两层子挡墙中,上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下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从而使挡墙的内侧壁呈阶梯状。所述第一基板上表面设有凹坑;所述凹坑位于挡墙的内侧;所述配向膜覆盖所述凹坑。所述第一基板为TFT阵列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衬底、设于衬底上的栅极绝缘层及设于栅极绝缘层上的钝化层;所述挡墙、配向膜以及框胶均设于所述钝化层上。所述栅极绝缘层及钝化层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挡墙内侧,所述通孔与衬底围成凹坑。每一子挡墙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相邻两层子挡墙中,上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大于下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相邻两层子挡墙中,上层的子挡墙的外侧壁的底部边缘与下层的子挡墙的外侧壁的顶部边缘重合。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于第一基板、挡墙、配向膜及框胶上方的第二基板;所述框胶的高度大于挡墙的高度;所述框胶与第二基板接触,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连接。所述子挡墙的数量为3个。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第一基板;步骤S2、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挡墙;所述挡墙为环状;所述挡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子挡墙;每一子挡墙均为环状;相邻两层子挡墙中,上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下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从而使挡墙的内侧壁呈阶梯状;步骤S3、在第一基板上于挡墙内侧形成配向膜;步骤S4、在第一基板上于挡墙外侧形成框胶。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S21、在第一基板上形成负性光阻材料层;步骤S22、提供半色调光罩;所述半色调光罩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多个环状的透光区以及位于多个透光区以外的遮光区;相邻两个透光区中,内侧的透光区的透光率小于外侧的透光区的透光率;步骤S23、利用所述半色调光罩对负性光阻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制程,从而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挡墙。所述步骤S3中,采用溶液成膜的方式在第一基板上于挡墙的内侧形成配向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于第一基板上的挡墙、配向膜及框胶,挡墙为环状,配向膜位于挡墙内侧,框胶位于挡墙外侧,挡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子挡墙,每一子挡墙均为环状,相邻两层子挡墙中,上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下层的子挡墙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从而使挡墙的内侧壁呈阶梯状,使得在通过溶液成膜的方式在挡墙内侧制作配向膜时,形成配向膜的溶液在挡墙内侧壁爬升的阻力大大增加,防止配向膜扩出挡墙与框胶交叠,降低框胶的剥离风险。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由于配向膜与框胶交叠导致的框胶与基板附着力较弱的问题,降低框胶的剥离风险。附图说明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步骤S1的示意图;图6至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步骤S2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基板10以及设于第一基板10上的挡墙20、配向膜30及框胶40。所述挡墙20为环状,所述配向膜30位于挡墙20内侧,所述框胶40位于挡墙外侧。所述挡墙2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子挡墙21。每一子挡墙21均为环状。相邻两层子挡墙21中,上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下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从而使挡墙20的内侧壁呈阶梯状。具体地,请参阅图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为TFT阵列基板。所述第一基板10包括衬底11、设于衬底11上的栅极绝缘层12及设于栅极绝缘层12上的钝化层13。所述挡墙20、配向膜30以及框胶40均设于所述钝化层13上,也即所述配向膜30为形成在TFT阵列基板一侧的配向膜。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0)以及设于第一基板(10)上的挡墙(20)、配向膜(30)及框胶(40);所述挡墙(20)为环状,所述配向膜(30)位于挡墙(20)内侧,所述框胶(40)位于挡墙外侧;所述挡墙(2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子挡墙(21);每一子挡墙(21)均为环状;相邻两层子挡墙(21)中,上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下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从而使挡墙(20)的内侧壁呈阶梯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0)以及设于第一基板(10)上的挡墙(20)、配向膜(30)及框胶(40);所述挡墙(20)为环状,所述配向膜(30)位于挡墙(20)内侧,所述框胶(40)位于挡墙外侧;所述挡墙(2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层子挡墙(21);每一子挡墙(21)均为环状;相邻两层子挡墙(21)中,上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下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从而使挡墙(20)的内侧壁呈阶梯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0)上表面设有凹坑(60);所述凹坑(60)位于挡墙(20)的内侧;所述配向膜(30)覆盖所述凹坑(6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0)为TFT阵列基板;所述第一基板(10)包括衬底(11)、设于衬底(11)上的栅极绝缘层(12)及设于栅极绝缘层(12)上的钝化层(13);所述挡墙(20)、配向膜(30)以及框胶(40)均设于所述钝化层(13)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绝缘层(12)及钝化层(13)设有通孔(121);所述通孔(121)位于挡墙(20)内侧,所述通孔(121)与衬底(11)围成凹坑(6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子挡墙(21)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相邻两层子挡墙(21)中,上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大于下层的子挡墙(21)的内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相邻两层子挡墙(21)中,上层的子挡墙(21)的外侧壁的底部边缘与下层的子挡墙(21)的外侧壁的顶部边缘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