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29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封框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显示区域,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与所述液晶层之间以隔离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封框胶为遮光型封框胶。通过将第一透光区域与液晶层之间的封框胶设置为遮光型封框胶,可以将位于显示区域的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遮挡,以缓解液晶显示面板在第一透光区域出现漏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指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全面屏设计的显示面板越来越深得消费者的欢迎,全面屏是采用四周超窄边框设计,再结合在显示区域挖孔放置摄像头设计的面板架构,全面屏是面板显示屏占比最高的面板构架。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挖孔位置处形成透光区域,以使摄像头能够通过该透光区域进行图像采集,但是,位于显示区域的背光源所发出的斜出光会经过透明基板和封框胶等结构传播到透光区域,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在透光区域存在漏光现象。因此,如何缓解液晶显示面板在透光区域的漏光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透光区域处存在漏光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封框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显示区域,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与所述液晶层之间以隔离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封框胶为遮光型封框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内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均包括衬底基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包括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封框胶包括掺杂有预设浓度的遮光材料的热固型封框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材料占所述热固型封框胶的质量百分比为35%~7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材料为石墨或热致变色材料,其中,所述热致变色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发生变色后形成黑色物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或方形任意之一或组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位于背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形成透光区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源面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一侧的遮光胶,以及位于所述对向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遮光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遮光胶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封框胶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齐平,所述遮光胶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遮光胶远离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之间的距离m满足以下公式:其中,n表示所述遮光胶面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上表面与所述黑矩阵面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θ表示所述背光源的最大出光角,m表示所述遮光胶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遮光胶远离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之间的距离,k表示所述黑矩阵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对向基板背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保护盖板,以及位于所述保护盖板面向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油墨层,其中,所述油墨层形成的图形围绕所述透光区域;所述油墨层形成的图形远离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透光区域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透光区域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所述黑矩阵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所述遮光胶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和所述封框胶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透光区域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油墨层形成的图形靠近所述透光区域一侧的边界与所述透光区域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在所述透光区域内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均设置有衬底基板时,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背向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包括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时,所述摄像头模组至少部分位于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通孔内。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封框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显示区域,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与所述液晶层之间以隔离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封框胶为遮光型封框胶。通过将第一透光区域与液晶层之间的封框胶设置为遮光型封框胶,可以将位于显示区域的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遮挡,以缓解液晶显示面板在第一透光区域出现漏光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着A1-A2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沿着A1-A2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沿着B1-B2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4沿着B1-B2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7为包括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沿着B1-B2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9为图7沿着B1-B2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0为图7沿着B1-B2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1为图7沿着B1-B2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2为图7沿着B1-B2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3为图7沿着B1-B2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设计,如图1所示,需要在显示区域内设置挖孔来形成透光区域,使该透光区域与摄像头或其他部件相对应设置,以实现对应的功能。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和对向基板2,位于阵列基板1与对向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和封框胶4;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背光源5以用于显示,该背光源5发出的斜出光经过阵列基板1和封框胶4会射入透光区域,甚至会在对向基板2的作用下形成反射光,使得透光区域产生漏光现象。其中,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1和对向基板2在透光区域包括衬底基板,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1和对向基板2在透光区域不包括衬底基板(即将透光区域设置为通孔),该两种方式均会导致透光区域产生漏光的现象。若在透光区域设置摄像头6,透光区域的所漏的光则会对摄像头6感应的光线产生影响,从而对拍摄画面产生影响。针对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透光区域存在漏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封框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显示区域,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与所述液晶层之间以隔离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封框胶为遮光型封框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封框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显示区域,所述封框胶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与所述液晶层之间以隔离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其中,所述封框胶为遮光型封框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内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均包括衬底基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包括贯穿所述显示面板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框胶包括掺杂有预设浓度的遮光材料的热固型封框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材料占所述热固型封框胶的质量百分比为35%~70%。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材料为石墨或热致变色材料,其中,所述热致变色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发生变色后形成黑色物质。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或方形任意之一或组合。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位于背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部分形成透光区域。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源面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一侧的遮光胶,以及位于所述对向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遮光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义谢秀珍王海亮吴玲沈柏平胡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