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12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用于测定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结合程度,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置10‑100mmol/L的非离子型缓冲溶液并将该非离子型缓冲溶液的pH值调节为6‑8,采用非离子型缓冲溶液来配置金属离子溶液,得到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mmol/L的金属离子溶液;步骤2,将配体溶于非离子型缓冲溶液来配置浓度为100μmol/L‑100mmol/L的配体溶液,将金属离子溶液与配体溶液以1:1‑1:4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在25‑37℃的温度下放置1h‑4h,得到混合溶液;步骤3,使用电导率仪测量非离子型缓冲溶液的电导值σ0、金属离子溶液的电导值σ1、配体溶液的电导值σ2以及混合溶液的电导值σ3;步骤4,根据结合程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结合程度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重金属离子的污染一直是困扰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危害因子,为了准确评估样品的污染程度,采用离子印迹聚合物对样品中痕量的重金属离子进行选择性地富集后检测,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配体与模板离子通过共价或非共价键结合,是构筑选择性识别空腔的关键步骤。因此,选择结合力强的配体分子能够有效提高离子印迹材料的选择性富集性能。目前,主要通过模板离子和配体作用前后紫外吸收峰的变化对配体进行筛选。但是,对于不含紫外吸收基团的配体,则无法进行有效筛选。此外,配体筛选时的溶剂环境往往也在紫外光谱区存在特征吸收,这将对配体筛选带来干扰,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测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用于测定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结合程度,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置10-100mmol/L的非离子型缓冲溶液并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用于测定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结合程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置10‑100mmol/L的非离子型缓冲溶液并将该非离子型缓冲溶液的pH值调节为6‑8,采用所述非离子型缓冲溶液来配置含有所述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得到所述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mmol/L的金属离子溶液;步骤2,将所述配体溶于所述非离子型缓冲溶液来配置浓度为100μmol/L‑100mmol/L的配体溶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与所述配体溶液以1:1‑1:4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在25‑37℃的温度下放置1h‑4h,得到混合溶液;步骤3,使用电导率仪测量所述非离子型缓冲溶液的电导值σ0、所述金属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离子与配体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用于测定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结合程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置10-100mmol/L的非离子型缓冲溶液并将该非离子型缓冲溶液的pH值调节为6-8,采用所述非离子型缓冲溶液来配置含有所述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得到所述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mmol/L的金属离子溶液;步骤2,将所述配体溶于所述非离子型缓冲溶液来配置浓度为100μmol/L-100mmol/L的配体溶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与所述配体溶液以1:1-1:4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在25-37℃的温度下放置1h-4h,得到混合溶液;步骤3,使用电导率仪测量所述非离子型缓冲溶液的电导值σ0、所述金属离子溶液的电导值σ1、所述配体溶液的电导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斐叶泰郭猛袁敏曹慧于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