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生专利>正文

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95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主要是利用斜向结构构件来构筑缓冲空间单元的技术。这种斜向结构通常是在建筑物内、外方向上,从建筑物整体看,就是有逐层台阶的外观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根据缓冲空间理论所形成的一种运用技术,它是通过突出缓冲空间单元的结构功能,并利用缓冲空间单元结构与外观可分离的特性,可形成丰富的建筑物外观造型。台阶缓冲空间单元有许多变化,如直线、曲线或折线的台阶形状、金字塔形状等,也可以使各种管线沿斜向结构布置。同时斜向结构又加强了建筑整体强度,并克服了由于建筑楼平面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可以运用于各种建筑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满足室内功能需求的同时,使建筑呈现千变万化的外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阶缓冲空间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主要是利用斜向结构构件来构筑缓冲空间单元的技术。这种斜向结构通常是在建筑物内、外方向上,从建筑物整体看,就是有逐层台阶的外观效果。本专利技术是根据缓冲空间理论所形成的一种运用技术,它是通过突出缓冲空间单元的结构功能,并利用缓冲空间单元结构与外观可分离的特性,可形成丰富的建筑物外观造型。台阶缓冲空间单元有许多变化,如直线、曲线或折线的台阶形状、金字塔形状等,也可以使各种管线沿斜向结构布置。同时斜向结构又加强了建筑整体强度,并克服了由于建筑楼平面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可以运用于各种建筑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满足室内功能需求的同时,使建筑呈现干变万化的外形。
技术介绍
:1.在本人第一件在先申请并已获中国专利技术公开的“建筑物的缓冲空间单元”(CN1381660A)中,公开了用上下缓冲空间组成单元,并应用在建筑物上的方法。其主要基本特征是采光阳台(多功能室)向外突出增加了阳台的受光面,并论述了缓冲空间单元的思想及观点。同时也说明了缓冲空间单元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2.而本人的第二件在先申请“建筑物的缓冲空间构造”(申请号为02145361)中,提出了缓冲空间理论及其体系,阐述了缓冲空间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并指出了没有突出采光阳台也是缓冲空间单元的一种形式。在理论中还提到了缓冲空间构造可以将自身的结构、功能、外形三者分离与重组。强化缓冲空间单元的结构功能,并与空间功能不同位的思想,就是将该理论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运用。同时,在该项申请中还提出了建筑物的台阶及绿化(如山形建筑)形式等概念。3.在本人的第三件在先申请“交叉缓冲空间单元”(申请号为03114745)中,是在上述二件申请中的单元形式与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上下空间变化时的一种缓冲空间单元形式,其形状像剪刀一样交叉。4.在本人的第四件在先申请“缓冲空间单元建筑的标准化建造方法”(申请号为03114746)中,提出了用标准化建造方法来实施各种缓冲空间技术,同样也适合于本专利技术技术的运用。在该申请中还提出了附加活动空间的单元形式。5.在本人的第五件在先申请“错位缓冲空间单元”(申请号为03115770)中,通过对上述各种由上下空间组成的缓冲空间单元的分析,错位缓冲空间单元与上述四项缓冲空间单元形式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整体。6.在本人的第六件在先申请“带翼缓冲空间单元”(申请号为03115771)中,公开了用附加结构来加强缓冲空间单元,可作为建筑物施工时“脚手架”,从而可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施工环境。这是一种涉及结构的缓冲空间单元形式,本专利技术是另一-->种通过加强缓冲空间单元结构,形成如同金字塔一样台阶形式建筑物的缓冲空间单元形式。在本说明书中通常将缓冲空间单元作为各种形式的缓冲空间单元的总称,为方便起见也称为单元式缓冲空间,或者简称为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可以有多种形式,在具体使用中也会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下面将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并通过说明总结出可以实际运用的技术,从而成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核心。缓冲空间单元的基本特征是由上下二个缓冲空间组成一个单元。这二个为同一个室内空间服务的缓冲空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前五个在先申请中的各种缓冲空间单元形式来全部覆盖,它们在具体的形式、性能与应用上是有所区别的。图1、图2和图3是已公开的缓冲空间单元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说明缓冲空间单元的整体8,是由上空间1和下空间2叠加而成,楼板7将上下空间分开,它们与室内空间3相交于位置4,该单元总高度为H。图2是将上空间1作为采光室,当取消采光窗5就成为常见的阳台或平台,而图3是将下空间2作为采光室,这二图的共同特征是采光室向外突出,其中由于采光阳台突出增加了阳台的受光面,同时导致另一层阳光照射的减少。图4为本人第二项在先申请“建筑物的缓冲空间构造”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与图1的形式接近,表明缓冲空间单元中的采光阳台不突出也是一种使用形式。这二种形式的缓冲空间单元的共同特征是,上下二个可使用空间是为同一个室内空间3服务的(连通)。而图5是表示,上层空间1向内伸展,如果该层为采光室,内墙面可采用透明材料10,其平面可以是任意形状,如斜面、曲面等。而图6表示上空间内立面也可以向外移,与图5组合就形成上下空间可以沿建筑进深方向任意变动,这从本人再先第一和第二申请的说明中可以得出。图7是交叉缓冲空间单元的一种形式,上空间1与下空间2只有部分重叠6,这可以理解为图1至图6中的上下空间改变了自身形状。并在保持与室内空间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向左右相反方向转动,这就是交叉缓冲空间单元的基本形式之一。这种转动继续至上下空间呈水平直线时(见图8),就如同图9那样成为上下左右错位的形式,这就是本人的另一申请错位缓冲空间单元主要内容之一。在已申请的交叉缓冲空间单元中,虽然有部分错位的图例,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左右错位的情况,即缺少了图7中上下空间转动的终点。所以错位缓冲空间单元还具有一种反向补充作用,因此也造成交叉缓冲空间单元与错位缓冲空间单元二者边界的模糊性。图10表示错位缓冲空间与室内空间3可以是任意的连接关系,而图11表示上下空间的形状与室内空间不接触部分也可以是任意的。以上图1至图11的内容,可以用图12来概括,任意形状的上空间1与任意形状-->的下空间2组合,并与室内空间3相接。同时,上下空间都是可供人进入使用的;二个空间中必定有一个是多功能采光室,该室为室内空间提供阳光和空气。图13表示缓冲空间单元8被楼板或复合板分割成多个可供人进入使用的空间9,则空间3就成为内部共享空间。但与通常的内部共享空间不同的是,室内空间3是通过缓冲空间单元8来采光、通风的,因此空间16中必定有一个或多个空间是作为采光室、通风用的。当可供人使用的空间只有二个时,就是图1的形式。图14是用一个立方体来代表以上的各种缓冲空间单元,11是其外立面。在图15中假设一幢建筑物是由多个立方体左右并设上下叠置所组成的(至少建筑物周边的缓冲空间区域内是如此),为增强建筑物抵抗侧向力的能力,还设置了斜向支撑构件12。若去除其中一部分立方体,如图16所示,就形成了台阶16的形状。以缓冲空间单元的外立面11为标准,可以从图16中分离出4种基本的缓冲空间单元的组合形式(见图17)。它们是垂直叠加的缓冲空间单元14、左右并列的缓冲空间单元17、斜向相接的缓冲空间单元15和台阶形状的缓冲空间单元16。图18表示,将图1中缓冲空间单元8分为三个部分,即中间主体19、外立面或外观变化的空间(可以为虚空间)20,以及与内部的主体结构的连接区间18。图19是图18的平面示意图,由梁、柱及板21构成的连接区间18,就是本人在先提出的带翼缓冲空间单元的形式。通常带翼缓冲空间单元主要是对垂直叠加的各种单缓冲空间单元14,通过附加加强结构构件的形式,使这些形式的缓冲空间单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同时也扩大了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将各种缓冲空间单元形式排列成台阶的形状16。从图20中可以看出,台阶缓冲空间单元16是由多个并列缓冲空间单元17组合而成的。在图21中,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可以用少量的梁、柱结构构件来支撑,22为斜向结构,图22是将此构件22放大,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桁架结构,并且桁架结构中的一些斜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建筑物的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它是由二个以上各种形式的缓冲空间单元用斜向结构构件串联组合而成的,而所述的各种缓冲空间单元是由上下二个缓冲空间叠加所组成,并且可供同一室内空间或用户中的人进入使用,其特征在于:缓冲空间中有斜向的结构构件,其水平投影方向与开间轴线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物的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它是由二个以上各种形式的缓冲空间单元用斜向结构构件串联组合而成的,而所述的各种缓冲空间单元是由上下二个缓冲空间叠加所组成,并且可供同一室内空间或用户中的人进入使用,其特征在于:缓冲空间中有斜向的结构构件,其水平投影方向与开间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二个空间中只有一个空间用于采光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其特征在于:斜向的结构构件有多根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建筑物的台阶缓冲空间单元,其特征在于:斜向的结构构件为本单元的主体结构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台阶缓冲空间单元,沿着斜向结构构件方向敷设区域总管,如上、下水管道,电力、电讯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