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129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及其施工方法,该液压台车包括:内模、外模、设置在内模下方的内模板台车、用于支撑内模的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外模下方的外模板台车、供内模板台车行走的内模台车轨道、供外模板台车行走的外模台车轨道;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内模板台车上,内模板支撑组件用于拆除或支撑内模;内模台车轨道铺设在已经浇筑完成的管廊底板上,外模台车轨道位于管廊底板的两侧,外模板台车骑跨在管廊底板上,外模设置在外模板台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应用上述的液压台车。与传统的拼装模板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模板拼缝多、整体刚度小,易出现漏浆、涨模等质量通病,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大大降低了顶板模板拆除困难和安全隐患。

Hydraulic trolley for municipal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ydraulic trolley for municipal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hydraulic trolley comprises an inner die, an outer die, an inner template trolley under the inner die, an inner template supporting component for supporting the inner die, an outer template trolley under the outer die, an inner template trolley track for walking the inner template trolley, and an outer template trolley track for walking the outer template trolley. The plate support component is set on the inner formwork trolley, and the inner formwork support component is used to dismantle or support the inner formwork. The inner formwork trolley track is lai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pipe gallery which has been poured. The outer formwork trolley track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ipe gallery floor. The outer formwork trolley rides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pipe gallery, and the outer formwork is set on the outer formwork trolley.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applies the hydraulic trolley mentioned abov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ssembly templat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common quality defects of the template, such as more joints, smaller overall stiffness, easy to leak and bulge,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removing the roof template and the hidden safety haz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综合管廊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也称为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设施。目前,管廊施工大多采用现浇组合支架模式的廊体浇筑方法,施工工序多,需要大量的人工、材料等,费事费力,整体性查、砼外观质量难以控制。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城市综合管廊自行式液压台车。例如:专利号为201720818721.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自行式液压台车模板,包括外模和内模,二者间形成用于浇筑的腔体;内模包括移动装置、支撑结构和内模板,支撑结构用于连接移动装置和内模板,且对内模板进行支撑,内模板外表面为“ㄇ”型结构;外模包括左右两部分,分别与内模板的两侧面等间距设置;内模板与外模间设置有连接装置。该专利虽然节省了人力物力,但由于外模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分体式的外模存在使用安拆效率低的缺陷。例如专利号为201721414493.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现浇混凝土滑模施工的模板台车,包括模板体系、台车车架、侧撑机构、顶升机构以及行走机构,所述模板体系由顶模组件和侧模组件组成,所述顶模组件设置在台车车架正上方且与台车车架连接,所述侧模组件设置在台车车架两侧且通过侧撑机构与台车车架连接。该专利在每个台车上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使相邻台车的侧模板之间形成管廊中间廊道墙的浇筑空间,并利用各小车上侧撑机构的作用,保证了模板结构支撑的可靠性。然而,该专利存在不易拆模的缺点。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城市综合管廊自行式液压台车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内模、外模、内模板台车、外模板台车的配合,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把墙身和顶板一次浇筑成型,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劳力。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包括:内模、外模,所述内模和外模之间形成用于浇筑市政综合管廊墙身和顶板的浇筑区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模下方的内模板台车、用于支撑所述内模的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模下方的外模板台车、供内模板台车行走的内模台车轨道、供外模板台车行走的外模台车轨道;所述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内模板台车上,所述内模板支撑组件用于拆除或支撑内模;所述内模台车轨道铺设在已经浇筑完成的管廊底板上,所述外模台车轨道位于管廊底板的两侧,所述外模板台车骑跨在管廊底板上,所述外模设置在外模板台车上。与传统的拼装模板相比,本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现有的模板拼缝多、整体刚度小,易出现漏浆、涨模等质量通病,而且,本专利技术还大大降低了顶板模板拆除困难和安全隐患。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把墙身和顶板一次浇筑成型,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劳力。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解决了模板及周转材料水平、垂直运输问题。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所述外模为“”型的整块结构,所述外模的侧壁与外模板台车的侧壁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整体结构的外模减少了拼缝,在浇筑过程中不易产生漏浆现象。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所述内模包括两块侧模、一块顶模,两块所述侧模位于顶模的两侧,两块所述侧模分别与内模板台车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模位于侧模的上方。两组侧模横移液压油缸控制侧模伸缩,两组顶升液压油缸控制顶部模板升降,两组角模液压油缸控制角模开闭,底盘上安装了两套整体移动油缸,调整台车在管廊内部左右方向,以保证内模台车在管廊内部顺利通过。内模台车下部安装四套行走电机,每台功率3kw,在轨道上牵引台车运动。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所述内模板台车位于内模的内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顶模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分别支撑一个侧模,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内模板台车上。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所述内模还包括两块倒角模,所述倒角模位于侧模的上方,并且倒角模位于顶模的下方,所述倒角模的竖直段与侧模接触,所述倒角模的水平段与顶模接触。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分别支撑一个倒角模,所述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内模板台车上。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均为液压缸。本专利技术的两组侧模横移液压油缸控制侧模伸缩,两组顶升液压油缸控制顶部模板升降,两组角模液压油缸控制角模开闭,底盘上安装了两套整体移动油缸,调整台车在管廊内部左右方向,以保证内模台车在管廊内部顺利通过。内模台车下部安装四套行走电机,每台功率3kw,在轨道上牵引台车运动。两组上下液压油缸控制外模升降,两组横移液压油缸控制外模左右伸缩,再辅以联杆和分离杆传递,以实现关模和拆模。外模台车下部安装四套功率1.5kw的行走电机,在轨道上牵引外模台车运动。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所述管廊底板包括底板本体、位于底板本体两侧的墙根,所述内模和外模分别与墙根的侧壁接触,使得内模、外模、墙根之间形成浇筑区域。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使用上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浇筑底板:先绑扎钢筋再浇筑市政综合管廊的底板和墙根,待底板和墙根凝固;步骤二、安装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先在步骤一浇筑好的底板上安装内模台车轨道,在底板的外侧安装外模板台车轨道,然后将安装有内模板的内模板台车放置在内模板台车轨道上;将安装有外模板的外模板台车放置在外模板台车轨道上,最后固定内模板台车和外模板台车,使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形成浇筑区域;步骤三、浇筑市政综合管廊:向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使浇筑区域内形成墙身和廊顶;步骤四、脱模:先回收倒角模,再回收侧模,然后回收顶模,最好脱外模。上述的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所述步骤四具体为:1)依靠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的收缩动力,收回倒角模板;2)调节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收回侧模;3)收缩第一支撑件,收回顶模;4)通过横移模板调节油缸外伸,带动分离杆使得模板脱离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与传统的拼装模板相比,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模板拼缝多、整体刚度小,易出现漏浆、涨模等质量通病,而且,本专利技术还大大降低了顶板模板拆除困难和安全隐患;2、本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把墙身和顶板一次浇筑成型,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劳力;3、本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解决了模板及周转材料水平、垂直运输问题;4、本专利技术的内模液压系统中,两组侧模横移液压油缸控制侧模伸缩,两组顶升液压油缸控制顶部模板升降,两组角模液压油缸控制角模开闭,底盘上安装了两套整体移动油缸,调整台车在管廊内部左右方向,以保证内模台车在管廊内部顺利通过。内模台车下部安装四套行走电机,每台功率3kw,在轨道上牵引台车运动。5、本专利技术的外模液压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包括:内模、外模(400),所述内模和外模(400)之间形成用于浇筑市政综合管廊墙身和顶板的浇筑区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模下方的内模板台车(1)、用于支撑所述内模的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模(400)下方的外模板台车(5)、供内模板台车(1)行走的内模台车轨道、供外模板台车(5)行走的外模(400)台车轨道;所述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内模板台车(1)上,所述内模板支撑组件用于拆除或支撑内模;所述内模台车轨道铺设在已经浇筑完成的管廊底板上,所述外模(400)台车轨道位于管廊底板的两侧,所述外模板台车(5)骑跨在管廊底板上,所述外模(400)设置在外模板台车(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包括:内模、外模(400),所述内模和外模(400)之间形成用于浇筑市政综合管廊墙身和顶板的浇筑区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模下方的内模板台车(1)、用于支撑所述内模的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模(400)下方的外模板台车(5)、供内模板台车(1)行走的内模台车轨道、供外模板台车(5)行走的外模(400)台车轨道;所述内模板支撑组件设置在内模板台车(1)上,所述内模板支撑组件用于拆除或支撑内模;所述内模台车轨道铺设在已经浇筑完成的管廊底板上,所述外模(400)台车轨道位于管廊底板的两侧,所述外模板台车(5)骑跨在管廊底板上,所述外模(400)设置在外模板台车(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400)为“”型的整块结构,所述外模(400)的侧壁与外模板台车(5)的侧壁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包括两块侧模(100)、一块顶模(300),两块所述侧模(100)位于顶模(300)的两侧,两块所述侧模(100)分别与内模板台车(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模(300)位于侧模(100)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台车(1)位于内模的内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顶模(300)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分别支撑一个侧模(100),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内模板台车(1)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还包括两块倒角模(200),所述倒角模(200)位于侧模(100)的上方,并且倒角模(200)位于顶模(300)的下方,所述倒角模(200)的竖直段与侧模(100)接触,所述倒角模(200)的水平段与顶模(300)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