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120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由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质量份配比为1∶4∶5。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抗菌多组分紧密花式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效果和抗菌功能,其中纱线中含有对染料上染率不等的多种纤维,使纱线印染后易形成特殊外观结构和花型,且该纱线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在现有纺纱工艺及设备中推广应用。

A multi-component compact spinning yarn of antimicrobial fiber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component compact spinning fancy yarn of antimicrobial fibers, which is made of antimicrobial fibers, ordinary polyester fibers and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s. The mass ratio of antimicrobial fibers, ordinary polyester fibers and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s is 1:4:5. The anti-bacterial multi-component compact fancy yarn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has good moisture absorption, air permeability and anti-bacterial functions. The yarn contains a variety of fibers with different dye uptake, which makes the yarn easy to form special appearance structure and pattern after dyeing and printing, and the yarn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is convenient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existing spinn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纱
,具体设计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比较流行。在棉纺设备上生产花式纱线是当今纺织新产品开发领域的热点之一。段彩纱是有色纤维纺纱的一种特殊纺纱工艺技术,其成纱色彩不仅在纱线同一横截面内由多彩色纤维组合,而且在纱线纵向长度上,不同组合的有色纤维呈不规则断续变化的分布状态,故用段彩纱制成的织物,色泽柔和丰满、层次感强,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但是段彩纱多为普通环锭纺纱为主,纱线毛羽较多、纱线不具备功能性,且纱线织成的面料易起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该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效果和抗菌功能,其中纱线中含有对染料上染率不等的多种纤维,使纱线印染后易形成特殊外观结构和花型,且该纱线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在现有纺纱工艺及设备中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由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混纺而成。优选地,所述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质量份配比为1∶4∶5。优选地,所述抗菌纤维型号为1.7dtex×38mm,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型号均为1.2dtex×38mm。优选地,所述抗菌纤维包括内芯和外层,内芯为等离子放电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纤维,外层为抗菌膜。为了改善普通涤纶纤维吸湿性和抗静电性能较差的缺陷,现提出一种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H1: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普通涤纶纤维置于洗涤剂质量浓度为1%的洗涤液中,清洗15min;将普通涤纶纤维取出并用蒸馏水冲洗15min,于50~60℃干燥箱中烘1h;再将涤纶纤维浸渍于无水乙醇中1h,取出晾干待用;H2:放电处理,打开等离子放电装置电源开关和氩气钢瓶,调节电源选择旋钮达到电源频率20KHz、功率400W,调节氩气流速为3L/min,观察两电极之间呈均匀稳定的紫色后,将预处理过的普通涤纶纤维以一定的速度喂入放电区域处理30s后导出,得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H3:接枝处理,将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浸渍于质量浓度为5%的丙三醇-1-烯丙基醚水溶液中3h,浴比为1∶20~30;将涤纶纤维取出,于50~60℃干燥箱中烘1h,并利用步骤H1使用后的无水乙醇对涤纶纤维清洗3次,将涤纶纤维取出并于80~100℃条件下热风干燥24h,得改性涤纶纤维。优选地,所述步骤H1中普通涤纶纤维型号为1.2dtex×38mm。此方法是在普通涤纶纤维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刻蚀作用,然后采用丙三醇-1-烯丙基醚对刻蚀后的纤维接枝上极性基团,以提高涤纶纤维的吸湿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即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服用性能,由于等离子体刻蚀和极性基团接枝仅发生在涤纶纤维的表面并不影响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为了增加涤纶纤维的抗菌功能,现提出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K1:配置预处理浆液,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纳米抗菌陶瓷粉、分散剂、纯水混合,超声搅拌30min得预处理浆液,其中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纳米抗菌陶瓷粉、分散剂、纯水的质量分配比为1∶1∶3∶10;K2:制备抗菌纤维,将上述步骤H2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在加入K1配置的预处理浆液中,浴比为1∶20,超声波搅拌1h;将涤纶纤维取出并于50~60℃干燥箱中烘1h,清水洗涤数次,在80~100℃条件下热风干燥24h,得抗菌纤维。此方法是在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普通涤纶纤维表面附着一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纳米抗菌陶瓷粉抗菌膜,等离子体刻蚀后的普通涤纶纤维表面产生很多刻痕,增加了涤纶纤维与抗菌膜之间的吸附作用,提高了抗菌膜的耐久性。为了改善传统环锭纺段彩纱线毛羽较多以及该纱线织物易起球的缺陷,现提出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纱粗纱A的制备,按照质量份配比为1∶3∶5将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进行配比,将配比好的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依次经清花、梳棉、两道并条、粗纺工序制成基纱粗纱;S2:辅纱粗纱B的制备,将普通涤纶纤维依次经清花、梳棉、两道并条、粗纺工序制成辅纱粗纱B;S3:细纱制备,将粗纱A从细纱机中罗拉喂入,同时将粗纱B从细纱机后罗拉间歇式喂入,粗纱A和粗纱B在中罗拉钳口处结合形成携带有粗纱B条带的基纱A,基纱A经前罗拉牵伸形成细纱,细纱进入紧密纺设备进行负压加捻整理,整理后的细纱经络筒工序卷绕得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控制粗纱A和粗纱B的加入质量比为9∶1。此方法采用紧密段彩纺工艺,利用紧密纺负压使得前罗拉牵伸出的段彩细纱集聚,然后由于捻度的传递使得纱线加捻,后卷绕,有效的降低了段彩纱线的毛羽量以及段彩纱线织物易起球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效果和抗菌功能。2、纱线采用段彩纺纱与紧密纺相结合的工艺制成,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环锭纺段彩纱线毛羽较多以及纱线易起球的缺陷。3、纱线中含有对染料上染率不等的多种纤维,使纱线印染后易形成特殊外观结构和花型。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改性涤纶纤维、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便于工业化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生产改性涤纶纤维H1: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普通涤纶纤维置于洗涤剂质量浓度为1%的洗涤液中,清洗15min;将普通涤纶纤维取出并用蒸馏水冲洗15min,于50~60℃干燥箱中烘1h;再将涤纶纤维浸渍于无水乙醇中1h,取出晾干待用;H2:放电处理,打开等离子放电装置电源开关和氩气钢瓶,调节电源选择旋钮达到电源频率20KHz、功率400W,调节氩气流速为3L/min,观察两电极之间呈均匀稳定的紫色后,将预处理过的普通涤纶纤维以一定的速度喂入放电区域处理30s后导出,得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H3:接枝处理,将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浸渍于质量浓度为5%的丙三醇-1-烯丙基醚水溶液中3h,浴比为1∶20~30;将涤纶纤维取出,于50~60℃干燥箱中烘1h,并利用步骤H1使用后的无水乙醇对涤纶纤维清洗3次,将涤纶纤维取出并于80~100℃条件下热风干燥24h,得改性涤纶纤维。其中步骤H1中普通涤纶纤维型号为1.2dtex×38mm。(二)生产抗菌纤维K1:配置预处理浆液,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纳米抗菌陶瓷粉、分散剂、纯水混合,超声搅拌30min得预处理浆液,其中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纳米抗菌陶瓷粉、分散剂、纯水的质量分配比为1∶1∶3∶10;K2:制备抗菌纤维,将上述步骤H2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在加入K1配置的预处理浆液中,浴比为1∶20,超声波搅拌1h;将涤纶纤维取出并于50~60℃干燥箱中烘1h,清水洗涤数次,在80~100℃条件下热风干燥24h,得抗菌纤维。(三)生产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S1:基纱粗纱A的制备,按照质量份配比为1∶3∶5将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进行配比,将配比好的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依次经清花、梳棉、两道并条、粗纺工序制成基纱粗纱;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其特征在于,由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混纺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其特征在于,由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混纺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质量份配比为1∶4∶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型号为1.7dtex×38mm,普通涤纶纤维、改性涤纶纤维型号均为1.2dtex×38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多组分紧密纺花式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包括内芯和外层,内芯为等离子放电处理后的普通涤纶纤维,外层为抗菌膜。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H1:涤纶纤维预处理,将普通涤纶纤维置于洗涤剂质量浓度为1%的洗涤液中,清洗15min;将普通涤纶纤维取出并用蒸馏水冲洗15min,于50~60℃干燥箱中烘1h;再将涤纶纤维浸渍于无水乙醇中1h,取出晾干待用;H2:放电处理,打开等离子放电装置电源开关和氩气钢瓶,调节电源选择旋钮达到电源频率20KHz、功率400W,调节氩气流速为3L/min,观察两电极之间呈均匀稳定的紫色后,将预处理过的普通涤纶纤维以一定的速度喂入放电区域处理30s后导出,得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H3:接枝处理,将放电处理后涤纶纤维浸渍于质量浓度为5%的丙三醇-1-烯丙基醚水溶液中3h,浴比为1∶20~30;将涤纶纤维取出,于50~60℃干燥箱中烘1h,并利用步骤H1使用后的无水乙醇对涤纶纤维清洗3次,将涤纶纤维取出并于80~100℃条件下热风干燥24h,得改性涤纶纤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赞华杨慧陈素兰
申请(专利权)人:远纺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