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以及具备该母线的连接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942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52
提供一种节省配置空间并进行电线的定位以及保持的母线。母线(40)与电线(20)连接,并且母线(40)与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接合,电线(20)具有芯线(21)和将芯线(21)包覆的绝缘包覆部(22)。母线(40)由构成母线(40)的部件构成,具备电线连接部(42),电线连接部(42)设置于母线的端部(41E),并连接有电线的端部(20E)。电线连接部(42)包括:芯线连接部(43A),其连接电线的芯线(21);以及定位保持部(44),其在与俯视的电线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箭头Z方向)上定位电线(20)并保持电线(20)。

Bus bar and its connection module

Provides a bus that saves configuration space, locates and maintains wires. The bus (40) is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20), and the bus (40)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de terminal of the storage element. The wire (20) has a core wire (21) and an insulating cladding part (22) which covers the core wire (21). The bus (40) is composed of components constituting the bus (40) and has a wire connecting part (42), which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bus (41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wire (20E). The wiring connection section (42) includes a wiring connection section (43A), a wiring core (21) connecting the wiring, and a positioning holding section (44), which locates the wiring (20) and maintains the wiring (20) in the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axis of the overlooking wire (arrow 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线以及具备该母线的连接模块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母线以及具备该母线的连接模块,具体地,涉及用于使包覆电线与接合于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的母线连接的母线的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装配于多个蓄电元件的布线模块,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布线模块。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电线连接部将检测电线连接于母线的技术,电线连接部由将相邻的单电池(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连接的母线中的、在俯视时设置于中央部的线筒部(芯线连接部)和对检测电线(包覆电线)进行保持的绝缘筒部(压接部)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31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示出了检测电线向母线的连接通过将线筒部压接于检测电线的芯线而进行的例子。但是,检测电线连接到母线的连接方法不限定于此,可以采用如将电线连接于端子的情况那样,例如通过超声波焊接等焊接将检测电线的芯线连接于母线的方法。此时,在对用于连接的电线进行定位以及连接后,需要保持电线。但是,因为制品的紧凑化的要求,所以为进行定位以及保持的部件确保足够的空间是不容易的。因此,需要一种节省配置空间并确实地进行电线的定位以及保持的母线。尤其,期望进行电线在与电线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以及保持。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基于如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节省配置空间并确实地进行电线在与电线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以及保持的母线。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公开的母线,其连接电线,并接合于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所述电线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覆的绝缘包覆部,其中,所述母线具备电线连接部,该电线连接部由构成所述母线的部件构成,设置于所述母线的端部,并连接所述电线的端部,所述电线连接部包括:芯线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以及定位保持部,其在与俯视时的电线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所述电线并保持所述电线。根据本构成,构成母线的一部分的电线连接部的定位保持部兼备电线的定位功能和电线的保持功能。因此,根据本构成的母线,节省配置空间,并确实地进行在与电线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电线的定位以及保持。在上述母线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压接部,该压接部被压接于所述绝缘包覆部,所述定位保持部由所述压接部和壁部构成,该壁部设置于隔着所述电线的布线空间而与所述压接部相对的位置。根据本构成,例如通过对母线的原料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能够简单地形成在母线的端部上构成定位保持部的压接部以及壁部。另外,在上述母线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压接部,该压接部被压接于所述绝缘包覆部,所述定位保持部由所述压接部和两个壁部构成,该两个壁部设置于所述压接部的所述电线的布线方向上的两端外侧的2处,通过所述两个壁部和所述压接部来保持所述电线。根据本构成,通过使壁部分散于2处,与壁部设置于1处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保持区间设定得较长,而保持电线。另外,在上述母线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压接部,该压接部被压接于所述绝缘包覆部,所述定位保持部由所述压接部和两个壁部构成,所述两个壁部在所述压接部的所述电线的布线方向上的两端外侧的2处以与所述压接部正交的方式设置,通过各个壁部的厚度部分和所述压接部来保持所述电线。根据本构成,由壁部的侧部(厚度部分)成为定位以及保持电线的构成。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壁部通过将母线的原料金属板向电线连接部的长边方向弯曲加工而形成。因此,与通过对母线的原料金属板进行向电线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弯曲加工而形成壁部的情况相比,壁部的形成变得容易,这对提高壁部的制造成品率有利。另外,在上述母线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定位保持部由与所述芯线连接部相邻地设置的折弯凸部构成,所述折弯凸部具有顶壁部和设置于所述顶壁部的在所述电线的布线方向上的两端的布线壁,在各个布线壁形成有插通口,该插通口保持所述电线并使所述电线插通。根据本构成,不必作为定位保持部而形成压接部也能够定位和保持电线。因此,不需要形成压接部,定位保持部的形成被简化。另外,在上述母线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芯线连接部具有对所述电线在轴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根据本构成,通过限制部来抑制在焊接中电线向轴向移动。因此焊接信赖性提高。另外,在上述母线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芯线连接部具有用于使对所述电线在轴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治具抵接的切口部。根据本构成,通过使限制治具抵接于切口部来抑制在将芯线连接于芯线连接部时电线向轴向移动。因此连接信赖性提高。另外,在上述母线中,也可以形成为所述定位保持部在俯视时设置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中央部,所述电线连接部在所述定位保持部的两侧具有所述芯线连接部。根据本构成,芯线连接部设置于定位保持部的两侧。因此,在将电线连接于母线时从相差180度的2个方向选择而进行。因此,将母线安装于母线保持部时的融通性增加。另外,本说明书公开的布线模块,其安装于具有正极以及负极的一对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所述布线模块具备:上述任意一个所述的母线;绝缘保护件,其包括对所述母线进行保持的母线保持部;以及作为所述电线的检测电线,其配置于所述绝缘保护件并检测所述蓄电元件的状态。根据本构成,在具备母线以及检测电线的布线模块中,节省母线的配置空间,并进行为了进行焊接的电线的定位以及保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母线,节省配置空间并确实地进行电线在与电线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以及保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布线模块安装于蓄电元件组的状态的概要俯视图。图2是蓄电元件组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母线的立体图。图4(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检测电线从母线引出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b)是图4(a)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在图3中压接部的压接前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示出压接部的压接前和压接后的状态的图。图7是实施方式2中的母线的立体图。图8(a)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检测电线从母线引出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b)是图8(a)的俯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3中的母线的立体图。图10(a)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检测电线从母线引出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b)是图10(a)的俯视图。图11是实施方式4中的母线的立体图。图12(a)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检测电线从母线引出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b)是图12(a)的俯视图。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母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参照图1-图6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示出的蓄电模块100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作为驱动车辆的动力源使用。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针对多个相同部件,有时对一个部件标注符号,对其他部件省略符号。1.蓄电模块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00大体上由将多个蓄电元件61排列构成的蓄电元件组60(参照图2)和安装于蓄电元件组60上的布线模块10构成。蓄电元件61例如为二次电池。如图2所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个)蓄电元件61排成一列而构成蓄电元件组60。各个蓄电元件61呈外形扁平的长方体状,如图2所示,具有电极配置面62,电极配置面62相对于与邻接的蓄电元件61相对的面垂直。在电极配置面62,靠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的位置配置有一对电极端子63。电极端子63中的一方为正极端子63A,另一方为负极端子63B。各个电极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线,其连接电线,并接合于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所述电线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覆的绝缘包覆部,其中,所述母线具备电线连接部,该电线连接部由构成所述母线的部件构成,设置于所述母线的端部,并连接所述电线的端部,所述电线连接部包括:芯线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以及定位保持部,其在与俯视时的电线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所述电线并保持所述电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6 JP 2017-1185181.一种母线,其连接电线,并接合于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所述电线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覆的绝缘包覆部,其中,所述母线具备电线连接部,该电线连接部由构成所述母线的部件构成,设置于所述母线的端部,并连接所述电线的端部,所述电线连接部包括:芯线连接部,其连接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以及定位保持部,其在与俯视时的电线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所述电线并保持所述电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其中,具备压接部,该压接部被压接于所述绝缘包覆部,所述定位保持部由所述压接部和壁部构成,该壁部设置于隔着所述电线的布线空间而与所述压接部相对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其中,具备压接部,该压接部被压接于所述绝缘包覆部,所述定位保持部由所述压接部和两个壁部构成,该两个壁部设置于所述压接部的所述电线的布线方向上的两端的外侧的2处,通过所述两个壁部和所述压接部来保持所述电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其中,具备压接部,该压接部被压接于所述绝缘包覆部,所述定位保持部由所述压接部和两个壁部构成,所述两个壁部在所述压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孝太郎中山治森田光俊望月光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