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84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21
提供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抑制正面缺损的产生,防止在外周剩余区域形成端材芯片。板状的被加工物在正面上具有在由交叉的多条分割预定线划分的多个区域分别形成有器件的器件区域和围绕器件区域的外周剩余区域,该方法在被加工物的器件区域形成期望深度的切削槽,具有如下步骤:引导槽形成步骤,使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的外周沿着分割预定线切入至卡盘工作台所保持的被加工物,在从外周到器件区域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形成比期望深度浅的引导槽;和器件区域加工步骤,使切削刀具朝向器件区域的引导槽下降而切入引导槽,将切削刀具的刃尖定位于期望深度,然后沿着分割预定线超过器件区域的相反侧的端部而在外周剩余区域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形成期望深度的槽。

Cutting methods of processed products

Provide the cutting method of the processed product, restrain the generation of frontal defect, and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end-material chip in the peripheral residual area. On the front of the plate-shaped machined object, there are several areas divided by intersecting multiple dividing predetermined lines to form the device area of the device and the peripheral residual area around the device area 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forms a desired depth cutting slot in the device area of the machined object,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steps: guiding slot formation step, so that the cutting tool is pre-divided along the peripheral part of the machined object. A guide groove with shallower than expected depth is formed in the range from peripheral to part of the device area by wire cutting into the processed object maintained by the chuck worktable; and the device area processing step, which makes the cutting tool fall towards the guide groove in the device area and cut into the guide groove, locates the cutting tool's edge at the desired depth, and then along the phase where the cut predetermined line exceeds the device area. The opposite end forms the desired depth groove within a portion of the remaining peripheral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晶片、贴合晶片、封装晶片等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
技术介绍
公知有利用切削刀具对形成有各种器件的半导体晶片、形成有LED等光器件的光器件晶片、将多个器件芯片用树脂进行模制而成的封装基板等各种板状的被加工物进行切削而分割成各个器件芯片的切削装置。这样的被加工物在正面上具有形成有多个器件的器件区域和围绕器件区域的外周剩余区域,当利用切削刀具对器件区域进行分割时,有时一起被分割的外周剩余区域的端材芯片发生飞散而使切削刀具破损。因此,为了确保端材芯片不飞散,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的加工方法:在将端材芯片的面积维持得较大的状态下结束加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40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076561号公报特别是在贴合了两张晶片而得的贴合晶片中,在外周的粘贴不充分的情况下,当外周被分割成芯片时,端材芯片容易飞散,因此有时实施仅对器件区域进行选择性地切割的加工方法。在这样的加工方法的情况下,切削刀具利用所谓劈斩式切削而切入至被加工物从而实施加工,但与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加工的横动切削相比,劈斩式切削的加工速率较高,因此存在形成在被加工物正面上的缺损(崩边)容易变大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被加工物的加工方法,能够抑制劈斩式切削所导致的正面缺损的产生,并且能够防止在外周剩余区域形成端材芯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在板状的被加工物的器件区域形成期望的深度的切削槽,该板状的被加工物在正面上具有该器件区域和围绕该器件区域的外周剩余区域,该器件区域在由交叉的多条分割预定线划分的多个区域中分别形成有器件,该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步骤:保持步骤,利用卡盘工作台的保持面对被加工物进行保持;引导槽形成步骤,使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的外周沿着该分割预定线切入至该卡盘工作台所保持的被加工物,在从该外周到该器件区域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形成比该期望的深度浅的引导槽;第一退避步骤,在形成了该引导槽之后,使该切削刀具上升而使该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退避;器件区域加工步骤,在实施了该第一退避步骤之后,使该切削刀具朝向该器件区域的该引导槽下降而切入至该引导槽,将该切削刀具的刃尖定位于该期望的深度,然后沿着该分割预定线超过该器件区域的相反侧的端部而在该外周剩余区域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形成该期望的深度的槽;以及第二退避步骤,在实施了该器件区域加工步骤之后,留出该外周剩余区域的一部分而使该切削刀具上升,从而使该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退避,当在该器件区域加工步骤中使该切削刀具朝向被加工物下降而切入时,通过该引导槽来抑制在被加工物的正面上产生缺损。优选本专利技术的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还具有如下的带粘贴步骤:在实施该保持步骤之前,在被加工物的背面侧粘贴划片带,在该保持步骤中,利用该卡盘工作台的保持面隔着该划片带对被加工物进行保持,在该器件区域加工步骤中,使该切削刀具的刃尖切入至该划片带而形成该期望的深度的槽从而将被加工物完全切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在切削刀具进行劈斩式切削的外周剩余区域以及与外周剩余区域连续的器件区域的一部分,预先利用横动切削形成较浅的引导槽,因此能够抑制劈斩式切削所导致的特别是器件区域的正面缺损的产生,能够防止在外周剩余区域形成端材芯片。附图说明图1是切削装置的立体图。图2的(A)是借助划片带而利用环状框架对贴合了两张晶片而得的贴合晶片进行了支承的形态的俯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的(A)是示出引导槽形成步骤和第一退避步骤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3的(B)是形成有引导槽的贴合晶片的剖视图,图3的(C)是紧接着引导槽的形成而在一部分的分割预定线上形成了期望的深度的切削槽的状态的贴合晶片的俯视图。图4的(A)是示出器件区域加工步骤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4的(B)是在一部分的分割预定线上实施了器件区域加工步骤的状态的贴合晶片的俯视图。图5的(A)是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有分割预定线上形成了引导槽的状态的贴合晶片的俯视图,图5的(B)是实施劈斩式切削而形成了期望的深度的切削槽的状态的贴合晶片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0:卡盘工作台;11:贴合晶片;14:切削单元;17:分割预定线;19:器件;21:器件区域;23:外周剩余区域;25:引导槽;27:切削槽;31:框架单元;50:切削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示出了切削装置的立体图,该切削装置适合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切削装置2具有支承基台4,在支承基台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在X轴方向(加工进给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开口4a。在该开口4a内设置有:X轴移动工作台6;使该X轴移动工作台6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X轴移动机构(未图示);以及覆盖X轴移动机构的防尘防滴罩8。该X轴移动机构具有与X轴方向平行的一对X轴导轨(未图示),在X轴导轨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有X轴移动工作台6。在X轴移动工作台6的下表面侧设置有螺母部(未图示),与X轴导轨平行的X轴滚珠丝杠(未图示)螺合于该螺母部。在X轴滚珠丝杠的一个端部连结有X轴脉冲电动机(未图示)。当利用X轴脉冲电动机使X轴滚珠丝杠旋转时,移动工作台6沿着X轴导轨在X轴方向上移动。在X轴移动工作台6上设置有用于对被加工物进行吸引、保持的卡盘工作台10。卡盘工作台10与电动机等旋转驱动源(未图示)连结,绕与Z轴方向(铅垂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旋转。另外,卡盘工作台10利用上述的X轴移动机构在X轴方向上加工进给。卡盘工作台10的正面(上表面)作为对被加工物进行吸引、保持的保持面10a。该保持面10a通过形成在卡盘工作台10的内部的流路(未图示)而与吸引源(未图示)连接。在卡盘工作台10的周围设置有用于固定被加工物的夹具10b。被加工物例如是贴合了两张晶片而得的贴合晶片,其粘贴在环状框架所保持的划片带上,与环状框架一体地进行操作。当使用环状框架和划片带对被加工物进行操作时,能够保护该被加工物免受搬送时所产生的冲击等。在远离开口4a的装置基台4的前方的角部,设置有从装置基台4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12。在突出部12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在该空间中设置有能够升降的盒升降机16。在盒升降机16的上表面上载置有能够收纳多个被加工物的盒18。在靠近开口4a的位置,设置有将上述的被加工物搬送至卡盘工作台10的搬送单元(未图示)。将利用搬送单元而从盒18中被拉出的被加工物载置于卡盘工作台10的保持面10a上。在装置基台4的上表面上,对切削被加工物的切削单元14进行支承的支承构造20配置成向开口4a的上方伸出。在支承构造20的前表面上部,设置有使切削单元14在Y轴方向(分度进给方向)和Z轴方向上移动的切削单元移动机构22。切削单元移动机构22具有配置在支承构造20的前表面上且与Y轴方向平行的一对Y轴导轨24。在Y轴导轨24上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有构成切削单元移动机构22的Y轴移动板26。在Y轴移动板26的背面侧(后面侧)设置有螺母部(未图示),与Y轴导轨24平行的Y轴滚珠丝杠28螺合于该螺母部。在Y轴滚珠丝杠28的一个端部连结有Y轴脉冲电动机(未图示)。当利用Y轴脉冲电动机使Y轴滚珠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在板状的被加工物的器件区域形成期望的深度的切削槽,该板状的被加工物在正面上具有该器件区域和围绕该器件区域的外周剩余区域,该器件区域在由交叉的多条分割预定线划分的多个区域中分别形成有器件,该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步骤:保持步骤,利用卡盘工作台的保持面对被加工物进行保持;引导槽形成步骤,使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的外周沿着该分割预定线切入至该卡盘工作台所保持的被加工物,在从该外周到该器件区域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形成比该期望的深度浅的引导槽;第一退避步骤,在形成了该引导槽之后,使该切削刀具上升而使该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退避;器件区域加工步骤,在实施了该第一退避步骤之后,使该切削刀具朝向该器件区域的该引导槽下降而切入至该引导槽,将该切削刀具的刃尖定位于该期望的深度,然后沿着该分割预定线超过该器件区域的相反侧的端部而在该外周剩余区域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形成该期望的深度的槽;以及第二退避步骤,在实施了该器件区域加工步骤之后,留出该外周剩余区域的一部分而使该切削刀具上升,从而使该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退避,当在该器件区域加工步骤中使该切削刀具朝向被加工物下降而切入时,通过该引导槽来抑制在被加工物的正面上产生缺损。...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5 JP 2017-1175371.一种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在板状的被加工物的器件区域形成期望的深度的切削槽,该板状的被加工物在正面上具有该器件区域和围绕该器件区域的外周剩余区域,该器件区域在由交叉的多条分割预定线划分的多个区域中分别形成有器件,该被加工物的切削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步骤:保持步骤,利用卡盘工作台的保持面对被加工物进行保持;引导槽形成步骤,使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的外周沿着该分割预定线切入至该卡盘工作台所保持的被加工物,在从该外周到该器件区域的一部分的范围内形成比该期望的深度浅的引导槽;第一退避步骤,在形成了该引导槽之后,使该切削刀具上升而使该切削刀具从被加工物退避;器件区域加工步骤,在实施了该第一退避步骤之后,使该切削刀具朝向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诚许贵俊陈志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迪思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