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和电力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78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抗器,包括主架、中柱、线圈和第一电连接件,所述中柱设有两个,所述两中柱并列、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架上;所述线圈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线圈分别一一绕设于两所述中柱上,每组所述线圈均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连接于两组所述线圈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外接线。两中柱并列间隔设置,其上分别绕有匝数和绕向均相同的线圈,且每个线圈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两线圈的输入端分别用于一一接并联的两变流(整流或逆变)模块,两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连接件连接,形成两相电抗器,每相电抗器为独立的,使得并联的两变流(整流或逆变)模块实现均流。

Reactors and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a middle column, a coil and a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middl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two middle columns, which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spaced on the main frame. The coils are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one by one, the two groups of coils are wound around the two middle columns, and each group of coils has an input terminal for external wiring and an output terminal for external wiring. The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o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output terminals of the two sets of coils and used for external wiring. Each coil has an input terminal for external wiring and an output terminal for external wiring. The input terminals of the two coils are used for one-to-one parallel two converter (rectifier or inverter) modules. The output terminals of the two coils are connected by the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or to form two-phase reactor. Independent, so that parallel two converter (rectifier or inverter) modules to achieve current sh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抗器和电力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抗器和电力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经常需要两台变流(整流或逆变)模块并联运行,但由于器件自身存在一定的差异,经常会出现两台模块输出不均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抗器,解决现有电子电力领域两台并联设置的变流模块输出不均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抗器,包括主架、中柱、线圈和第一电连接件,所述中柱设有两个,所述两中柱并列、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架上;所述线圈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线圈分别一一绕设于两所述中柱上,每组所述线圈均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连接于两组所述线圈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外接线。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中柱的两端凸露出于所述线圈外。进一步地,所述主架还包括两支撑件,其中一所述支撑件设于两所述中柱的一端下方,另一所述支撑件设于两所述中柱的另一端下方,每个所述支撑件都包括用于承载两所述中柱之端部的承载板和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之下侧两端的支撑脚。进一步地,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个第一绝缘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块设于两所述中柱的一端和所述承载板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块设于两所述中柱的另一端和所述承载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第二电连接件和两第三电连接件,两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分别一一连接于每个所述输入端上,且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之背离所述输入端的端部用于外接线,两所述第三电连接件分别一一连接于每个所述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第二绝缘块,其中一所述第二绝缘块抵压于两所述中柱之一端的顶面上、另一所述第二绝缘块设于两所述中柱之另一端的底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片、第二电连接片和第三电连接片,所述第一电连接片和所述第三电连接片分别自所述第二电连接片的两侧边呈夹角延伸,且所述第一电连接片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三电连接片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电连接片之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三电连接片之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片的一端用于外接线,所述第二电连接片与所述第二绝缘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连接片上开设有用于外接线的第一连接孔,且/或,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外接线的第二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中柱由硅钢片叠压形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包括:两并联设置的变流模块和如上所述的电抗器,两所述输入端分别与两所述变流模块的输出端一一电连接。所述电抗器,包括主架、中柱、线圈和第一电连接件,所述中柱设有两个,两所述中柱并列、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架上;所述线圈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线圈分别一一绕设于两所述中柱上,每组所述线圈均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连接于两组所述线圈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外接线。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中柱并列间隔设置,其上分别绕有匝数和绕向均相同的线圈,且每个线圈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两线圈的输入端分别用于一一接并联的两变流(整流或逆变)模块,两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连接件连接,形成两相电抗器,每相电抗器为独立的,使得并联的两变流(整流或逆变)模块实现均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图1点主视图。图中:11、中柱;12、线圈;13、第一电连接件;14、支撑件;141、承载板;142、第一板体;143、第二板体;151、第一绝缘块;152、第二绝缘块;16、第二电连接件;161、第一电连接片;162、第二电连接片;163、第三电连接片;17、第三电连接件;1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电抗器,请参照图1-4,包括主架、中柱11、线圈12和第一电连接件13,所述中柱11设有两个,所述两中柱11并列、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架上;所述线圈1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线圈12分别一一绕设于两所述中柱11上,每组所述线圈12均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3连接于两组所述线圈12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外接线。两输出端分别和两台变流(整流或逆变)模块一一连接,每个中柱11所在的每相电抗器单独对流经的电流进行调节,两输出端输出均流的电流,再通过第一电连接件13输出。优选地,第一电连接件13呈长条状,其两端分别与两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每个所述中柱11的两端凸露出于所述线圈12外。便于将凸出部分与主架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主架还包括两支撑件14,其中一所述支撑件14设于两所述中柱11的一端下方,另一所述支撑件14设于两所述中柱11的另一端下方,每个所述支撑件14都包括用于承载两所述中柱11之端部的承载板141和连接于所述承载板141之下侧两端的支撑脚。优选地,每个支撑脚都包括两自承载板141的侧边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一板体142和自第一板体142的底边向远离承载板141的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板体142,第二板体142增大了支撑件14与地面或所在设备的接触面积,使得整个电抗器很稳。更优选地,第二板体142上开始有固定孔,便于将电抗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地面或设备上。优选地,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个第一绝缘块15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块151设于两所述中柱11的一端和所述承载板141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块151设于两所述中柱11的另一端和所述承载板141之间。第一绝缘块151将中柱11和支撑件14绝缘分隔,避免金属支撑件14对中柱11干扰。优选地,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第二电连接件16和两第三电连接件17,两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6分别一一连接于每个所述输入端上,且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6之背离所述输入端的端部用于外接线,两所述第三电连接件17分别一一连接于每个所述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13之间。第二电连接件16用于连接每个变流模块和线圈12的输入端,第三电连接件17用于连接每个线圈12的输出端和第一电连接件13。优选地,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第二绝缘块152,其中一所述第二绝缘块152抵压于两所述中柱11之一端的顶面上、另一所述第二绝缘块152设于两所述中柱11之另一端的底面上。第二绝缘块152用于绝缘铁柱的上端。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件16包括第一电连接片161、第二电连接片162和第三电连接片163,所述第一电连接片161和所述第三电连接片163分别自所述第二电连接片162的两侧边呈夹角延伸,且所述第一电连接片16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三电连接片16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电连接片161之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片1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三电连接片163之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片162的一端用于外接线,所述第二电连接片162与所述第二绝缘块152固定连接。将第二电连接件16与第二绝缘块152固定连接,有利于固定第二电连接件16,避免其受力折断,第二电连接件16与第二绝缘件通过螺栓18连接,第二电连接件16位于第二绝缘块152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连接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中柱,所述中柱设有两个,所述两中柱并列、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架上;线圈,所述线圈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线圈分别一一绕设于两所述中柱上,每组所述线圈均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连接于两组所述线圈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外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中柱,所述中柱设有两个,所述两中柱并列、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架上;线圈,所述线圈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线圈分别一一绕设于两所述中柱上,每组所述线圈均具有用于外接线的输入端和用于外接线的输出端;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连接于两组所述线圈的输出端之间并用于外接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中柱的两端凸露出于所述线圈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还包括两支撑件,其中一所述支撑件设于两所述中柱的一端下方,另一所述支撑件设于两所述中柱的另一端下方,每个所述支撑件都包括用于承载两所述中柱之端部的承载板和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之下侧两端的支撑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个第一绝缘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块设于两所述中柱的一端和所述承载板之间,另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块设于两所述中柱的另一端和所述承载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还包括两第二电连接件和两第三电连接件,两所述第二电连接件分别一一连接于每个所述输入端上,且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之背离所述输入端的端部用于外接线,两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学刚周腾黎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大科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