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68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33
一种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二数据线;一感应线;一第一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第一数据线并用于产生红外光;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感应线并用于感应红外光;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数据线。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Infrared Recognition

A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infrared recognition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ixel units, each of which includes a first scan line, a second scan line, a first data line, a second data line, an induction line, a first pixe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can line, the second scan line and the first data line and used for generating infrared light; An induction unit electrically connects to the second scanning line and the induction line and is used to induce infrared light; and a second pixel electrically connects to the first scanning line and the second data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本揭示涉及显示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视觉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人机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人机交流互动的方式受到使用者的重视。手写、纹识识别、触屏等是目前应用最多且最普及的人机交流方式。传统的指纹识别依赖外挂式指纹识别模块,在机构设计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随着全屏、高屏占比等概念和相关产品的普及,人们对传统纹识别或生物识别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明确地说,如果能实现全屏指纹识别,则无需设置外挂式指纹识别模块,可降低电子装置的体积及重量。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揭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揭示提供的一种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二数据线;一感应线;一第一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第一数据线并用于产生红外光;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感应线并用于感应红外光;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数据线。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源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及所述第二数据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向所述第一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线向所述第二像素提供数据信号。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栅极驱动单元,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扫描线并用于依序选择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感应线并用于读取所述感应单元所感应的红外光。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薄膜晶体管、一第二薄膜晶体管、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三薄膜晶体管、一第四薄膜晶体管以及一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一直流电压,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单元包括一第五薄膜晶体管以及一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感应线,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汲极;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像素包括一第七薄膜晶体管、一第八薄膜晶体管以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于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扫描线被选择,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及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导通;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扫描线未被选择,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及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不导通,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不导通,所述感应单元不感应红外光。于一实施例中,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扫描线未被选择,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及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不导通;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扫描线被选择,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及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导通,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导通,所述感应单元感应红外光。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集成至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揭示之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将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及所述感应单元制作于显示区(像素阵列)中,故无需设置外挂式识别模块,进而能达成全屏识别(例如指纹识别)并降低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体积及重量。为让本揭示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揭示实施例之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揭示实施例之像素单元的电路图。图3显示根据本揭示实施例之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的波形图。图4显示根据本揭示实施例之第一发光二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排列示意图。图5显示根据本揭示实施例之第一发光二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及感应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揭示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显示根据本揭示实施例之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揭示实施例之像素单元的电路图。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可以为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装置。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12(图中显示一个源极驱动单元12)、至少一栅极驱动单元14(图中显示一个栅极驱动单元14)以及至少一读取单元16(图中显示一个读取单元16)。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0电性连接至所述源极驱动单元12、所述栅极驱动单元14以及所述读取单元16。每一所述多个像素单元10包括一第一扫描线S(n)、一第二扫描线S(n+1)、一第一数据线D(n)、一第二数据线D(n+1)、一感应线R(n)、一第一像素100、一感应单元102以及一第二像素104。所述第一扫描线S(n)及所述第二扫描线S(n+1)沿一第一方向形成。所述第一数据线D(n)、所述第二数据线D(n+1)及所述感应线R(n)沿一第二方向形成。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源极驱动单元12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D(n)及所述第二数据线D(n+1)、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D(n)向所述第一像素100提供数据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线D(n+1)向所述第二像素104提供数据信号。所述栅极驱动单元14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S(n)及所述第二扫描线S(n+1)并用于依序选择所述第一扫描线S(n)及所述第二扫描线S(n+1)以使所述第一扫描线S(n)及所述第二扫描线S(n+1)依序导通。所述读取单元16电性连接至所述感应线R(n)并用于读取所述感应单元102所感应的红外光。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读取单元16可以集成至所述源极驱动单元12。所述第一像素100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S(n)、所述第二扫描线S(n+1)及所述第一数据线D(n)。所述第一像素100用于显示一影像并产生红外光。所述第一像素100包括一第一薄膜晶体管T11、一第二薄膜晶体管T12、一第一发光二极管LED_1、一第三薄膜晶体管T21、一第四薄膜晶体管T22以及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_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二数据线;一感应线;一第一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第一数据线并用于产生红外光;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感应线并用于感应红外光;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数据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第一数据线;一第二数据线;一感应线;一第一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第一数据线并用于产生红外光;一感应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及所述感应线并用于感应红外光;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数据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源极驱动单元,所述源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及所述第二数据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向所述第一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数据线向所述第二像素提供数据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栅极驱动单元,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扫描线并用于依序选择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扫描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电性连接至所述感应线并用于读取所述感应单元所感应的红外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识别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薄膜晶体管、一第二薄膜晶体管、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三薄膜晶体管、一第四薄膜晶体管以及一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一直流电压,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汲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江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