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浩专利>正文

防震抗震避险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522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包括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本体包括骨架和舱壁板,所述舱壁板上设有出入口和相配的内开式门扇,所述骨架和舱壁板采用装配式结构。一种改进是所述舱壁板包括地板、顶板、及前后左右四面的立板。另一种改进是所述舱壁板包括高强板、外饰板和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位于高强板和外饰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牢固,避险安全度高,可承载50-200吨的压力,房屋垮塌时可保障舱内人员的安全;采用装配式结构,运输安装方便;余震避震期间可作避震屋使用,平时可用作临时卧室、贮藏室使用;还具有防火避险、防劫避险、防弹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震抗震的避险逃生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于建筑物内的避险舱。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无法对地震作出确切的预报,我国现有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存在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即使是满足设计规范的房屋也不能确保强震时不会倒塌。现行建筑的抗震设防是整幢建筑统一标准设防,设防标准定得过高,会相应增加投资浪费资金,与我国目前的国情不符。所以针对现有建筑物做好防震、抗震工作至关重要。避震经验告诉人们:强震前8秒钟建筑物不会出现毁灭性破坏,人可以在此时间内逃离建筑物或就地寻找小空间躲藏,前者易被下落重物砸伤,对于后者,在建筑物垮塌的情况下安全性较差,躲避者的生存率不高。号为20062009939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震救生球”,其结构为安装于室内的有四条腿和门的空心球体,紧急情况下人可躲入球内防止房屋倒塌伤人。这种装置与房屋结构不相匹配,占据室内空间,功能单一,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其避险安全度高,便于运输组装,可与现有房屋配套使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舱本体,所述舱本体包括骨架和舱壁板,所述舱壁板上设有出入口和相配的内开式门扇,所述骨架和舱壁板采用装配式结构。其原理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组件分别送至建筑物内的安装现场,将骨架和舱壁>板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舱本体即可。骨架和舱壁板由加强材料制成,以满足必需的抗压要求。紧急情况下人可迅速躲入舱本体内避险。采用内开式门扇,门扇的开合易于由舱内被困人员掌控,建筑物垮塌的情况下逃生通道不易阻塞。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需要制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是,所述舱本体内设有床架。设置床架后,舱本体可作临时卧室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改进,所述舱壁板包括地板、顶板、及前后左右四面的立板。舱本体采用这样的六面体外形便于与室内空间相配套,不浪费空间。当然,其外形也可采用圆柱、椭圆柱、多棱柱等多种形状。另一种改进是,所述舱壁板包括高强板、外饰板和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位于高强板和外饰板之间。高强板可以是钢板、或高强塑料板、或合金板等,保温夹层由石棉或同类保温材料制成,这种结构的舱壁板有强度好、防火耐高温、-->外形美观的特点,可防避地震后的次生火灾。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骨架采用网格状结构,所述舱本体内部的角部设有连接头和斜撑架。这种结构更加牢固。更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供氧面罩和相配的供氧设备。这种结构可解决缺氧条件下的供氧问题。还有一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床架上的安全带。这种结构可保障在建筑物垮塌导致舱本体倾斜翻滚的情况下,被困人员在舱内不发生碰伤。再一次改进是,还包括设于所述舱本体内的食品贮藏柜和医药箱。第八种改进是还包括一个设于所述舱本体内的超声波呼救系统。这种呼救系统可保障被埋压10米以下也可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第九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舱壁板上的通气窗。可根据需要开启通气窗满足舱内换气需要。采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其结构牢固,安全度高。由于骨架和舱壁板材用高强度材料制成,在地震导致建筑物垮塌的情况下,避险舱可承载50-200吨的压力,不会被压垮,可保障舱内人员的安全。设于舱内的备用食品、药品、呼救、供氧等设备可发挥作用,保障被困人员在舱内的生存需要。2、遇震情紧张时,本专利技术可做避震屋使用,人可在设-->于建筑物内的避险舱内安心睡觉,余震避震期间可保持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必转移至室外帐篷内避震。3、由于采用装配式结构,便于运输、组装。4、本装置具有一舱多用的特点。避险舱不仅可用于抗震避险,平时可作临时卧室、贮藏室使用,还具有防火避险、防劫避险(舱内可设置保险箱保存贵重财物,遇入室抢劫时人可躲入舱内避险报警)、防弹等功能。图例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网格式骨架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包括舱本体1,所述舱本体1包括骨架2和舱壁板3,所述舱壁板3上设有出入口和相配的内开式门扇5,所述骨架2和舱壁板3采用装配式结构。其原理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组件分别送至建筑物内的安装现场,将骨架2和舱壁板3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舱本体1即可。骨架2和舱壁板3由加强材料制成,以满足必需的抗压要求。紧急情况下人可迅速躲入舱本体1内避险。采用内开式门扇5,门扇5的开合易于由舱内被困人员掌控,建筑物垮塌的情况下逃生通道不易阻塞。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需要制作。-->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是,所述舱本体1内设有床架4。设置床架4后,舱本体1可作临时卧室使用。如图1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改进,所述舱壁板3包括地板、顶板、及前后左右四面的立板。舱本体1采用这样的六面体外形便于与室内空间相配套,不浪费空间。当然,其外形也可采用圆柱、椭圆柱、多棱柱等多种形状。另一种改进是,所述舱壁板1包括高强板、外饰板和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位于高强板和外饰板之间。高强板可以是钢板、或高强塑料板、或合金板等,保温夹层由石棉或同类保温材料制成,这种结构的舱壁板1有强度好、防火耐高温、外形美观的特点,可防避地震后的次生火灾。所述钢板可采用瓦楞形截面的钢板,其强度可增加5至10倍。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骨架2采用网格状结构,所述舱本体1内部的角部设有连接头和斜撑架。这种结构更加牢固。更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供氧面罩和相配的供氧设备。这种结构可解决缺氧条件下的供氧问题。还有一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床架4上的安全带。这种结构可保障在建筑物垮塌导致舱本体倾斜翻滚的情况下,被困人员在舱内不发生碰伤。再一次改进是,还包括设于所述舱本体1内的食品贮藏柜和医药箱。-->第八种改进是还包括一个设于所述舱本体1内的超声波呼救系统。这种呼救系统可保障被埋压10米以下也可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第九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舱壁板3上的通气窗。可根据需要开启通气窗满足舱内换气需要。其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本体1顶部的吊装钩。设置吊装钩便于埋压获救时对舱本体的整体吊运。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包括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本体包括骨架和舱壁板,所述舱壁板上设有出入口和相配的内开式门扇,所述骨架和舱壁板采用装配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包括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舱本体包括骨架和舱壁板,所述舱壁板上设有出入口和相
配的内开式门扇,所述骨架和舱壁板采用装配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其特
征在于:所述舱本体内设有床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其特
征在于:所述舱壁板包括地板、顶板、及前后左右四面的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其特
征在于:所述舱壁板包括高强板、外饰板和保温夹层,所述保
温夹层位于高强板和外饰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震抗震避险舱,其特
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张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