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全方位移动的轨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全方位移动的轨道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轨道车:最常用名称为电动平车,又称轨道平车、电动平板车、轨道平车、轨道平板车、电平车、台车、过跨车、地爬车等,是一种厂内有轨电动运输车辆,首先它是电动车辆,在电动驱动下自动运行,其次它是在轨道上运行的车辆,需要在地面上铺设轨道,轨道一般为工字型面接触道轨,车体无方向控制装置只有前进后退方向(即使转弯也城靠轨道转弯),此种车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大、不怕脏不怕砸、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其方便、壮实、经济、实用、易清理等诸多优点,成为企业厂房内部及厂房与厂房之间短距离定点频繁运载重物的首选运输工具,目前,现有的轨道车一般只能够沿着轨道移动,但是在多轨道上移动时不能够转向改变行驶轨道,另外,在运输物料过程中,可能需要改变前后方向,而现有的轨道车不能够自身旋转,改变前后方向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多轨道不能变向和不能够自身旋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够全方位移动的轨道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全方位移动的轨道车,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前置板(2),所述前置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连接件(10),所述前置板(2)通过连接件(10)与底板(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2)的底部的两侧均设有驱动轮(3),两个所述驱动轮(3)之间设有驱动轴(31),所述驱动轴(3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驱动轮(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31)通过相应的连接组件与前置板(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31)上设有转向器(14),所述驱动轴(31)贯穿转向器(14)且与转向器(14)转动连接,所述前置板(2)上设有转向电机(13),所述转向电机(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全方位移动的轨道车,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有前置板(2),所述前置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连接件(10),所述前置板(2)通过连接件(10)与底板(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2)的底部的两侧均设有驱动轮(3),两个所述驱动轮(3)之间设有驱动轴(31),所述驱动轴(3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驱动轮(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31)通过相应的连接组件与前置板(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31)上设有转向器(14),所述驱动轴(31)贯穿转向器(14)且与转向器(14)转动连接,所述前置板(2)上设有转向电机(13),所述转向电机(13)固定连接在前置板(2)上,所述转向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转向器(14)与驱动轴(3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31)一端的驱动轮(3)上设有第一链轮(4),所述第一链轮(4)与驱动轮(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轮(4)的外侧设有第二链轮(5),所述第二链轮(5)与第一链轮(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从动轮(6)和第二从动轮(8),所述第一从动轮(6)和第二从动轮(8)均与底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6)的底部设有轨道(9),所述驱动轮(3)、第一从动轮(6)和第二从动轮(8)均卡接在轨道(9)上,所述第一从动轮(6)上设有第三链轮(7),所述第三链轮(7)与第一从动轮(6)固定连接,所述前置板(2)上设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固定连接在前置板(2)上,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链轮(12),所述第四链轮(12)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5)通过链条与第三链轮(7)传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升降架(15),所述升降架(15)底部的一端设有滑动杆(16),所述滑动杆(16)与升降架(15)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市振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