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1.70亿辆,在私家车领域大部分的车辆配备了安全气囊,配备了安全气囊的车辆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往往安全气囊会弹出,弹出的气囊可以保护车内乘客并减少车内的因惯性造成的伤害。私家车在路面上行驶由于有很多突发的情况往往车辆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一般为车速较快以及司机没有做好充分的反应时间,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大部分为车头受到的撞击,如果高速行驶撞击后的车辆车头部位往往会发生变形,严重的还会危及到车内的乘客,安全气囊只是保护车内乘车免受惯性撞击,但在车体受到撞击后变形的车辆钢体往往会挤压伤害到人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解决了汽车高速行驶撞击后的车辆车头部位往往会发生变形,严重的还会危及到车内的乘客,车体受到撞击后变形的车辆钢体往往会挤压伤害到人体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包括车体(1)、底盘(101)、车轮(102)和蓄电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1)的左侧与防撞梁(2)焊接固定,所述防撞梁(2)的顶部与U型块(3)焊接固定,所述U型块(3)的开口朝向左侧,所述底盘(101)的顶部并位于两个车轮(102)之间连接有防碰撞装置(4),所述防碰撞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膨胀装置(5),所述防碰撞装置(4)通过连接管(7)与单向阀(8)连通,所述U型块(3)的内部设置有气囊(9),所述单向阀(8)远离连接管(7)的一端与气囊(9)连通,所述防撞梁(2)的左侧与接触连接装置(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包括车体(1)、底盘(101)、车轮(102)和蓄电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01)的左侧与防撞梁(2)焊接固定,所述防撞梁(2)的顶部与U型块(3)焊接固定,所述U型块(3)的开口朝向左侧,所述底盘(101)的顶部并位于两个车轮(102)之间连接有防碰撞装置(4),所述防碰撞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膨胀装置(5),所述防碰撞装置(4)通过连接管(7)与单向阀(8)连通,所述U型块(3)的内部设置有气囊(9),所述单向阀(8)远离连接管(7)的一端与气囊(9)连通,所述防撞梁(2)的左侧与接触连接装置(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装置(4)包括缸体(401)、活塞(402)、密封圈(403)、电磁铁一(404)、电磁铁二(405)、传动杆(406)、配重铁(407)和进气口(408),所述缸体(401)的外表面通过螺栓与底盘(101)螺纹固定,所述活塞(402)位于缸体(401)的内部,所述活塞(402)的外圈表面与密封圈(403)嵌接,所述密封圈(403)的外圈与缸体(40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402)的右侧与电磁铁一(404)固定连接,所述缸体(401)的内壁右侧与电磁块二(405)固定连接,所述活塞(402)的右侧并位于电磁块一(404)的上方与传动杆(406)焊接固定,所述传动杆(406)远离活塞(402)的一端贯穿缸体(401)并与缸体(401)右侧设置的配重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