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包括固定连接货厢后挡板‑臀板的旋转支座和固定连接货厢侧板的货厢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货厢支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旋转轴座和压板,所述旋转支座设第一通孔,所述关节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旋转轴座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货厢支座,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压板的光轴,所述光轴穿过所述关节轴承连接所述压板。可以实现角度改变,以适应在货厢举升过程中拉链拉力方向改变所造成的后挡板总成‑臂板角度倾斜,减小臂板变形量,避免发生卡滞问题,保证卸货过程中后挡板与货厢后端面开度快速增大,提高自卸车卸料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属于自卸车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后倾式自卸车货厢举升时,货厢绕翻转装置中的销轴旋转,并且随着货厢举升角度的增加,后挡板总成与货厢后端面开度加大,物料从打开的货厢后挡板总成处涌出。后挡板总成打开越顺畅,卸料速度越快,倾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越好。传统货厢在举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货厢侧板与后挡板总成-臂板干涉现象,从而导致卡滞问题,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且传统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结构复杂、工艺性差、成本较高、拆装困难。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拆装便捷、翻转灵活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结构复杂、易卡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采用自带旋转角度的关节轴承通过装配件连接货厢后挡板-臀板和货厢,可以实现角度改变,以适应在货厢举升过程中拉链拉力方向改变所造成的后挡板总成-臂板角度倾斜,减小臂板变形量,避免发生卡滞问题,保证卸货过程中后挡板与货厢后端面开度快速增大,提高自卸车卸料速度,有利于倾卸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倾卸较为顺畅,又可缓解货厢内物料对后挡板的冲击,防止后挡板受到较大冲击而变形。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包括固定连接货厢后挡板-臀板的旋转支座和固定连接货厢侧板的货厢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货厢支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旋转轴座和压板,所述旋转支座设第一通孔,所述关节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旋转轴座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货厢支座,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压板的光轴,所述光轴穿过所述关节轴承连接所述压板。进一步的,所述货厢支座与所述旋转轴座装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货厢支座和所述旋转轴座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设置在货厢支座或旋转轴座上,所述凹槽设置在相对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凸块设置在旋转轴座上,所述凹槽设置在货厢支座上,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货厢支座的端部,所述凹槽在z方向上凹陷,所述凸块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货厢支座与旋转轴座在X方向上并列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货厢支座与所述旋转轴座通过安装螺钉相互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座与所述压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座的光轴朝向所述压板的一端设有沿光轴轴向方向延伸的凹台,所述凹台底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光轴轴向方向一致,所述压板朝向所述旋转轴座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后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压板连接所述螺纹孔。进一步的,压板上设有贯穿的轴孔,轴孔与凸台轴向一致,所述轴孔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孔径小于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纹孔孔径相当,所述紧固螺栓的螺杆部穿过第二通孔连接所述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支座、压板、旋转轴座的板材均为Q890E。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臂板以焊接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1.旋转轴承为关节轴承,可以实现角度改变,以适应在货厢举升过程中拉链拉力方向改变所造成的后挡板总成-臂板角度倾斜,减小臂板变形量,避免卡滞问题。2.货厢支座为一端有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凸块和凹槽,不仅起到保证货厢支座和旋转轴座一次性对接到位的作用,而且配合螺栓固定货厢支座和旋转轴。3、限位装置中的凹槽开口为Z方向,与货厢支座和旋转轴座的板面方向垂直,可保证旋转轴座沿货厢支座平移滑动逐步使凸块嵌入凹槽内,该方式便于两者的安装和拆卸。4.旋转轴座的光轴部分一端为凹台结构,压板为凸台结构,安装时,将压板的凸台嵌入旋转轴座的凹台内,加强两者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稳定性。5.旋转支座与后挡板总成-臂板以焊接方式连接,而不是同一钢板一体切割成型,优点:一、材料利用率高;二、使旋转支座1以现场配焊的方式连接,较好保证翻转装置与货厢后沿间定位尺寸,提升装配效率和翻转灵活性。6.旋转支座以三面角焊和背面角焊的方式焊接于后挡板总成-臂板上。7.旋转支座、压板、旋转轴座的安装板均为Q890E,在降低板材厚度,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升了强度和刚度;E板的使用,又使旋转装置具备更优的耐低温冲击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描述的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位置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描述的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图2中拆解部分的放大图;图4旋转轴座与压板位置示意图;图5旋转轴座与压板剖面图;图6旋转轴座的剖面图;图7压板的剖面图;图8旋转支座与货厢后挡板总成-臂板焊接位置图;1旋转支座,101、第一通孔,2紧固螺栓;3垫圈;4压板,401、第二通孔,402、第三通孔,5卡簧;6关节轴承;7旋转轴座,701、光轴,702、凹台,703、螺纹孔,704、凸块,8垫片;9螺钉,10、货厢后挡板-臀板,11、侧板,12、货厢支座,121、凹槽,13、三面角焊,14背面角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翻转装置是用于连接货厢后挡板和侧板11,使两者之间可顺利实现翻转的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翻转装置包括固定连接货厢后挡板-臀板10的旋转支座1和固定连接货厢侧板11的货厢支座12,旋转支座1与货厢支座12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6、旋转轴座7和压板4,旋转支座1设第一通孔101,关节轴承6安装于第一通孔101内,旋转轴座7一侧固定连接货厢支座12,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压板4的光轴701,光轴701穿过关节轴承6连接压板4。压板4起到防止光轴701脱销的作用,将光轴701一端固定在关节轴承6的另一侧,故需保证压板4的径向宽度大于关节轴承6孔径。旋转支座1焊接于货厢后挡板总成-臂板外侧,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货厢后挡板旋转装置的主要支撑部件。关节轴承6嵌入旋转支座1的第一通孔101中,一端由旋转支座1内凸缘进行限位,另一端由卡簧5进行限位,通过关节轴承6的角度可变特性,可更好地应对货厢后挡板总成-臂板在货厢举升过程中受力方向变化所导致的卡滞问题,使得货厢翻转更为顺畅,可有效提升作业稳定性和作业效率。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货厢支座12与所述旋转轴座7装配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货厢支座12和旋转轴座7之间设有限位装置和固定装置,限位装置用于将货厢支座12与旋转轴座7一次性对接到位,避免各种繁琐的位置调节,限位装置包括凸块704和凹槽121,若凸块704设置在货厢支座12上则凹槽121设置在旋转轴座7上,若凸块704设置在旋转轴座7上则凹槽121设置在货厢支座12上,两者相对应,凸块704嵌于凹槽121内,为了便于将凸块704嵌入凹槽121,可将凸块704设置为楔形凸缘,凹槽121设置为楔形槽,但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具体的凸块704设置在旋转轴座7上,凹槽121设置在货厢支座12上,旋转轴座7连接货厢支座12的一侧为平板状,货厢支座12为板状,凸块704设置在旋转轴座7的边缘上,与板面平齐,凹槽121设置在货厢支座12朝向旋转轴座7的一侧,凸出货厢支座12板面,凹槽121开口平行板面,即将旋转轴座7贴着货厢支座12平移即可将凸块704嵌入凹槽121,拆卸时也是同样道理,大大方便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货厢后挡板‑臀板的旋转支座和固定连接货厢侧板的货厢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货厢支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旋转轴座和压板,所述旋转支座设第一通孔,所述关节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旋转轴座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货厢支座,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压板的光轴,所述光轴穿过所述关节轴承连接所述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货厢后挡板-臀板的旋转支座和固定连接货厢侧板的货厢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货厢支座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关节轴承、旋转轴座和压板,所述旋转支座设第一通孔,所述关节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旋转轴座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货厢支座,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压板的光轴,所述光轴穿过所述关节轴承连接所述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支座与所述旋转轴座装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支座和所述旋转轴座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设置在货厢支座或旋转轴座上,所述凹槽设置在相对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设置在旋转轴座上,所述凹槽设置在货厢支座上,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货厢支座的端部,所述凹槽在z方向上凹陷,所述凸块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货厢支座与旋转轴座在X方向上并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厢后挡板翻转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明,张杰山,秦红义,乔奎普,汤治明,冯汉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