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过分相区自动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0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列车过分相区自动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列车车头到达分相区的预警位置后,向车辆系统发送预警信息;在检测到列车车头到达进入位置后,控制列车由正常工况进入分相区工况;在检测到列车车头达到起点位置后,若检测到列车仍未进入分相区工况,则强制控制列车进入分相区工况;在检测到列车车尾通过终点位置后,控制列车由分相区工况恢复至正常工况;在检测到列车车尾通过离开位置后,由ATO正常控车,输出牵引和制动命令。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列车分相区各处理位置根据列车实际速度动态确定,从而确保运营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控制列车通过分相区,减少司机疏忽或者误操作引起的运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过分相区自动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列车过分相区自动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分相区是电气化铁路的无电区,当电车到达无电区之前,需要执行相应的工况转换,使得电车顺利的通过无电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法是列车通过信标获取分相区线路所在位置,车载设备到达相应位置(预告点与强迫点),控制列车进行相应工况转换,使得列车顺利通过分相区。列车通过无电区后,根据车载设备发送的信号,将工况恢复。然而,现有的控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分相区预告和强迫点为固定位置,如果列车速度较高,车辆可能无法及时采取相应操作,影响运营安全。(2)列车自动控制未考虑分相区的影响,若列车初速度不够,可能落入分相区内。区间停车容易停到分相区里,造成再启动困难。(3)尚无考虑列车通过分相区舒适度,转换工况的瞬间可能造成列车冲击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过分相区自动控制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电子设备,以解决背景部分提到的部分或全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列车过分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过分相区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列车速度、第一工况转换时间以及分相区的起点位置确定分相区的进入位置;所述第一工况转换时间是指由正常工况转换为分相区工况所需的时间;根据分相区的进入位置以及预设规定的防护距离确定分相区的预警位置;根据分相区的起点位置和分相区的长度确定分相区的终点位置;根据分相区的终点位置、列车预计离开分相区的速度以及第二工况转换时间确定分相区的离开位置;所述第二工况转换时间是指由分相区工况转换为正常工况所需的时间;在检测到列车车头到达分相区的预警位置后,向车辆系统发送预警信息;在检测到列车车头到达分相区的进入位置后,向车辆系统发送分相区进入信息,控制列车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过分相区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列车速度、第一工况转换时间以及分相区的起点位置确定分相区的进入位置;所述第一工况转换时间是指由正常工况转换为分相区工况所需的时间;根据分相区的进入位置以及预设规定的防护距离确定分相区的预警位置;根据分相区的起点位置和分相区的长度确定分相区的终点位置;根据分相区的终点位置、列车预计离开分相区的速度以及第二工况转换时间确定分相区的离开位置;所述第二工况转换时间是指由分相区工况转换为正常工况所需的时间;在检测到列车车头到达分相区的预警位置后,向车辆系统发送预警信息;在检测到列车车头到达分相区的进入位置后,向车辆系统发送分相区进入信息,控制列车由正常工况进入分相区工况,使列车无电通过分相区;在检测到列车车头达到分相区的起点位置后,若检测到列车仍未进入分相区工况,则向车辆系统发送强制信息,强制控制列车进入分相区工况;在检测到列车车尾通过分相区的终点位置后,向车辆系统发送分相区退出信息,控制列车由分相区工况恢复至正常工况,恢复机车供电;在检测到列车车尾通过分相区的离开位置后,由ATO正常控车,输出牵引和制动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列车速度、第一工况转换时间以及分相区的起点位置确定分相区的进入位置,包括:根据第一关系模型S1=V0*tj确定分相区的进入位置;其中,S1表示分相区的进入位置到分相区的起点位置之间的距离,V0表示列车预计通过分相区的进入位置的速度;tj表示第一工况转换时间;所述根据分相区的终点位置、列车预计离开分相区的速度以及第二工况转换时间确定分相区的离开位置,包括:根据第二关系模型S3=V1*ts确定分相区的离开位置;其中,S3表示分相区的离开位置到分相区的终点位置之间的距离,V1表示列车预计通过分相区的终点位置的速度,ts表示第二工况转换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列车以当前速度进入分相区后是否能够惰行出分相区,若否,则在列车进入分相区之前进行提速处理,以使得提速后的列车进入分相区后能够惰行出分相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列车以当前速度进入分相区后是否能够惰行出分相区,若否,则在列车进入分相区之前进行提速处理,以使得提速后的列车进入分相区后能够惰行出分相区,包括:根据分相区的预警位置,查询当前目标速度曲线,如果预警位置目标速度低于预设速度,则控制列车按照目标速度曲线运行,其中,目标速度曲线上速度的计算方法为:Vt=max(Vtnow,预设速度),其中,Vtnow为当前目标速度,Vt为合并后目标速度;如果目前列车速度低于预设速度,则计算列车从当前速度到达预警位置是否能够达到所述预设速度,如果不能,则通过MMI提醒司机。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检测到列车车头通过分相区的预警位置后,ATO控制列车进入惰行状态;其中,若列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郜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