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输送物绕自身旋转的输送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含输送夹持链、主动和被动链轮、张紧轮、和压板的输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压板的中部连续地设置至少两个凸弧形区段,每个凸弧形区段上设置两个彼此相邻的垂直于凸形弧的齿。在夹持输送的过程中,使被输送物不断地绕自身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半喂入式脱粒机或联合收割机上,提高谷物脱净率;也可以用于在夹持输送的过程中,需要使被输送的物体不断地绕自身旋转的场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之优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谷物脱粒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喂入谷物脱粒机的输送夹持机构。半喂入谷物脱粒机由于作物禾杆不全部进入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不仅功率消耗少、生产率高,而且脱粒后的禾杆能保持完整,符合作为牲畜饲料或工业原料的要求。禾杆的尾部被夹持在输送夹持链和压板之间,且随输送夹持链一起沿脱粒滚筒的轴向移动,禾杆仅以一面朝向脱粒滚筒。所以,当被夹持的禾杆层厚度较大时,脱粒滚筒的梳齿不能作用于整个禾杆层,从而造成脱粒不净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喂入谷物脱粒机的输粒夹持机构,该机构在夹持禾杆沿脱粒滚筒表面作轴向移动的同时使禾杆绕禾把轴心旋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含输送夹持链、主动和被动链轮、张紧轮、和压板的半喂入脱粒机的输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压板的中部连续地设置至少两个凸弧形区段,每个凸弧形区段上设置两个彼此相邻的垂直于凸形弧的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参看图1,本技术包含输送夹持链1,主动链轮2,张紧链轮4和6,被动链轮15和压板。主动链轮2、被动链轮15、张紧链轮4和6通过各自的轴与夹持链固定架3连接。输送夹持链1与主动链轮2、张紧链轮4和6、被动链轮15相啮合。输送夹持链1的张紧度主要通过张紧链轮6的调节螺钉5来调整。压板包含位于前部的导向板14,位于中部连续设置的至少两块中间板12,和位于后部的尾板7。中间板12设置有凸形弧11和垂直于凸形弧11的两个相邻的齿10。齿10在凸形弧11上的位置使其在装配后靠近前一中间板12的凸形弧11。由于凸形弧11的存在,使两个衔接的中间板12之间形成一个内凹的缺口,后一中间板12上的齿10处于该缺口内,或邻近该缺口。尾板7的前部可以如图1所示为设置有两相邻齿10的凸形弧11,也可以像其后部一样是一平直的线段。导向板14、中间板12和尾板7分别用螺/铆钉固定在各自的支柱8的一端。各支柱8的另一端与压禾板固定架9相连。支柱8与压禾板固架9之间可用螺簧作弹性连接,也可以是无弹簧的刚性连接。齿10设置有两个弧形(凹形或凸弧)侧面,或如图1所示的平侧面。第一块中间板12前部插入导向板14的搭襻13内,后一块中间板12及尾板7的前部插入前一块中间板12的搭襻13内。压板也可以做成整体式的。当未脱粒的禾杆尾部被喂入导向板14和输送夹持链1间的空间后,被输送夹持链上的齿带入由中间板12和输送夹持链1形成的狭窄间隙内,其尾部一侧支承在中间板12的凸形弧11上,另一侧在输送夹持链的带动下向机器后部运动。在禾杆尾部运动到两个御接的中间板12之间的内凹缺口时,由于输送夹持链1和中间板12之间的间隙增大,再加上齿10的阻挡作用,使禾杆两侧运动速度形成较大的差异,从而强制禾杆成束並旋转。这样,禾杆的带籽粒的头部在通过脱粒滚筒的工作区域时,也是边前进边旋转。因此,脱粒滚筒上的钉齿能梳理整个禾杆层,提高脱净粒。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仅对原有结构作少量改动,就可提高谷物的脱净率。本技术不仅用于固定式的谷物脱粒机、半喂入式的联合作割机,还可用于其它需要在输送过程中使被输送物体不断绕自身旋转的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输送夹持链、主动和被动链轮、张紧轮、和压板的半喂入脱粒机的输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压板的中部连续地设置至少两个凸弧形区段,每个凸弧形区段上设置两个彼此相邻的垂直于凸形弧的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输送夹持链、主动和被动链轮、张紧轮、和压板的半喂入脱粒机的输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压板的中部连续地设置至少两个凸弧形区段,每个凸弧形区段上设置两个彼此相邻的垂直于凸形弧的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荣赵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县农具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