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95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芯以及永磁铁,所述转子芯固定在转轴上,永磁铁均匀分布并固定在转子芯上,其特征在于:永磁铁固定在活动杆的外端,转子芯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滑动通道,所述活动杆滑动安装在滑动通道内,转子芯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插接通道,滑动通道的内端与插接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可以使得电机可以实现两种性能指标,从而适应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

A Rotor Structure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or structure of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a rotor core and a permanent magnet. The rotor core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permanent magnet iron is evenly distributed and fixed on the rotor core. Th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ermanent magnet iron is fixed at the outer end of the movable rod, and a sliding passage with radial distribution is arranged on the rotor core, and the movable rod is sliding installed in the sliding passage. The inner wall of the rotor cor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plug-in channels,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sliding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g-in channels. The rotor structure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motor to achieve two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us adapting to the use needs of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20世纪70年代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稀土永磁电机应运而生。永磁电机利用稀土永磁体励磁,永磁体充磁后能够产生永久磁场。它的励磁性能优异,因在稳定性、质量、降低损耗等方面都优于电励磁电机而动摇了传统的电机市场。永磁同步电动机自身结构简单,损耗低,功率因数高。与电励磁电机相比,因为没有电刷、换向器等装置,不需要无功励磁电流,因此定子电流、电阻损耗都较小,效率更高,励磁转矩更大,能控性能更好。永磁同步电动机可以增加磁铁的数量,从而增大磁力,有助于提高低速区域扭矩,但是磁铁的磁力会随着电机转数的增加,逐渐成为阻碍转速提高的阻力。现有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控制流经定子线圈的电流来提高转速,但这种方法存在极限,而且还存在在高转速区域效率会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芯以及永磁铁,所述转子芯固定在转轴上,永磁铁均匀分布并固定在转子芯上,其特征在于:永磁铁固定在活动杆的外端,转子芯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滑动通道,所述活动杆滑动安装在滑动通道内,转子芯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插接通道,滑动通道的内端与插接通道连通,转子芯上开设有用于向内顶住活动杆的压簧,活动杆上一体式固定有用于抵住压簧内端的轴肩,滑动通道内具有用于抵住压簧外端的内端面,活动杆的内端位于插接通道内,所述转轴上滑动安装有控制套,所述控制套的端面一体式固定有若干个滑动条,所述滑动条插设在插接通道内,所述滑动条的外壁面具有用于向外顶起活动杆内端的作用段,所述作用段由低位段、过渡段和高位段构成,低位段距离转轴轴线的距离小于高位段距离转轴轴线的距离,所述转轴上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杆,控制杆上开设有内连接孔,所述内连接孔的轴线和控制杆的轴线垂直,所述转轴上开设有两个调节槽,控制套上开设有开设有外连接孔,螺栓插入外连接孔、调节槽、内连接孔,并在螺栓的端部拧有螺母,实现控制套、控制杆、转轴的固定,滑动孔的右端具有一螺纹段,所示控制杆的右端和旋转杆转动连接,旋转杆轴线和控制杆轴线共线设置,所述旋转杆上开设有外螺纹,旋转杆和螺纹段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本技术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在拧松螺母后,通过转动旋转杆,可以实现控制杆轴线移动,并通过螺栓带动控制套轴线移动,从而控制抵在作用段上的活动杆内端实现径向的移动,从而调节永磁铁相对转轴轴线的距离,从而调节永磁铁和定子的距离,随后拧紧螺母。活动杆内端抵在低位段上时,永磁铁和定子的距离较远,此时电机的扭矩较小,但是可以获得更高的转速,活动杆内端抵在高位段上时,永磁铁和定子的距离较近,此时电机的扭矩较大,但是转速会有所降低,作为优选,永磁铁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在活动杆外端。作为优选,连接板上固定有两根活动杆。作为优选,活动杆的轴线、滑动通道的轴线均和转轴的轴线交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可以使得电机可以实现两种性能指标,从而适应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控制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滑动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旋转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1、转子芯2以及永磁铁3,所述转子芯2固定在转轴1上,永磁铁3均匀分布并固定在转子芯2上,永磁铁3固定在活动杆24的外端,转子芯2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滑动通道4,所述活动杆24滑动安装在滑动通道4内,转子芯2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插接通道5,滑动通道4的内端与插接通道5连通,转子芯2上开设有用于向内顶住活动杆24的压簧6,活动杆24上一体式固定有用于抵住压簧6内端的轴肩7,滑动通道4内具有用于抵住压簧6外端的内端面8,活动杆24的内端位于插接通道5内,所述转轴1上滑动安装有控制套9,所述控制套9的端面一体式固定有若干个滑动条10,所述滑动条10插设在插接通道5内,所述滑动条10的外壁面具有用于向外顶起活动杆内端的作用段11,所述作用段11由低位段12、过渡段13和高位段14构成,低位段12距离转轴1轴线的距离小于高位段14距离转轴1轴线的距离,所述转轴1上开设有滑动孔15,滑动孔15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杆16,控制杆16上开设有内连接孔17,所述内连接孔17的轴线和控制杆16的轴线垂直,所述转轴1上开设有两个调节槽18,控制套9上开设有开设有外连接孔,螺栓19插入外连接孔、调节槽18、内连接孔17,并在螺栓19的端部拧有螺母20,实现控制套9、控制杆16、转轴1的固定,滑动孔15的右端具有一螺纹段,所示控制杆16的右端和旋转杆21转动连接,旋转杆21轴线和控制杆16轴线共线设置,所述旋转杆21上开设有外螺纹,旋转杆21和螺纹段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永磁铁3固定在连接板22上,连接板22固定在活动杆外端。连接板22上固定有两根活动杆。活动杆的轴线、滑动通道4的轴线均和转轴1的轴线交叉。本技术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在拧松螺母20后,通过转动旋转杆21,可以实现控制杆16轴线移动,并通过螺栓19带动控制套9轴线移动,从而控制抵在作用段11上的活动杆内端实现径向的移动,从而调节永磁铁3相对转轴1轴线的距离,从而调节永磁铁3和定子的距离,随后拧紧螺母20。活动杆内端抵在低位段12上时,永磁铁3和定子23的距离较远,此时电机的扭矩较小,但是可以获得更高的转速,活动杆内端抵在高位段14上时,永磁铁3和定子23的距离较近,此时电机的扭矩较大,但是转速会有所降低,本技术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可以使得电机可以实现两种性能指标,从而适应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芯以及永磁铁,所述转子芯固定在转轴上,永磁铁均匀分布并固定在转子芯上,其特征在于:永磁铁固定在活动杆的外端,转子芯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滑动通道,所述活动杆滑动安装在滑动通道内,转子芯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插接通道,滑动通道的内端与插接通道连通,转子芯上开设有用于向内顶住活动杆的压簧,活动杆上一体式固定有用于抵住压簧内端的轴肩,滑动通道内具有用于抵住压簧外端的内端面,活动杆的内端位于插接通道内,所述转轴上滑动安装有控制套,所述控制套的端面一体式固定有若干个滑动条,所述滑动条插设在插接通道内,所述滑动条的外壁面具有用于向外顶起活动杆内端的作用段,所述作用段由低位段、过渡段和高位段构成,低位段距离转轴轴线的距离小于高位段距离转轴轴线的距离,所述转轴上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控制杆,控制杆上开设有内连接孔,所述内连接孔的轴线和控制杆的轴线垂直,所述转轴上开设有两个调节槽,控制套上开设有开设有外连接孔,螺栓插入外连接孔、调节槽、内连接孔,并在螺栓的端部拧有螺母,实现控制套、控制杆、转轴的固定,滑动孔的右端具有一螺纹段,所示控制杆的右端和旋转杆转动连接,旋转杆轴线和控制杆轴线共线设置,所述旋转杆上开设有外螺纹,旋转杆和螺纹段通过螺纹配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子芯以及永磁铁,所述转子芯固定在转轴上,永磁铁均匀分布并固定在转子芯上,其特征在于:永磁铁固定在活动杆的外端,转子芯上开设有呈辐射状分布的滑动通道,所述活动杆滑动安装在滑动通道内,转子芯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插接通道,滑动通道的内端与插接通道连通,转子芯上开设有用于向内顶住活动杆的压簧,活动杆上一体式固定有用于抵住压簧内端的轴肩,滑动通道内具有用于抵住压簧外端的内端面,活动杆的内端位于插接通道内,所述转轴上滑动安装有控制套,所述控制套的端面一体式固定有若干个滑动条,所述滑动条插设在插接通道内,所述滑动条的外壁面具有用于向外顶起活动杆内端的作用段,所述作用段由低位段、过渡段和高位段构成,低位段距离转轴轴线的距离小于高位段距离转轴轴线的距离,所述转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凯张海峰叶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盛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