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以及生物制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934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以及生物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刺蒺藜的作用效果仅仅局限于利尿、降压、明目药来使用,没有考察其在抗疲劳方面具有的作用,现有抗疲劳药物中容易导致依赖性和成瘾性,副作用较大且有导致毒性的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探索刺蒺藜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抗疲劳作用机制,得出刺蒺藜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提高实验动物代谢能力和增强应激能力有关。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克服传统抗疲劳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发展新型抗疲劳药物方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Application of Tribulus terrestris extract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fatigue drugs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rug preparation, in particu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a Tribulus terrestris extract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fatigue drugs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effect of the existing Tribulus terrestris only limited to diuretics, antihypertensive and eyesight drugs, and does not investigate its anti-fatigue effect. The existing anti-fatigue drugs are easy to lead to dependence and addiction, with large side effects and the risk of toxicit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explore the anti-fatigue effect of the extract of Tribulus terrestris on experimental animals by exploring the anti-fatigue effect of the extract of tribul Labor mechanism showed that Tribulus terrestris extract had good anti-fatigue effect,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improving metabolic ability and stress ability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overcoming adverse reactions and addiction of traditional anti-fatigue drugs and developing new anti-fatigue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以及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以及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疲劳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亚健康人群呈增多趋势。抗疲劳已成为生活热点之一。对于特殊人群而言,如经常进行较大强度的训练的、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缺氧或密闭等恶劣环境的、长期参与军事训练等的人群,他们的疲劳不但得不到及时消除反而持续产生以至于累加,造成极大的损伤。因而找到有效的药物缓解疲劳或及时的消除疲劳对于临床医学的应用有巨大的意义。疲劳是与在活力和活动能力方面逐渐衰退有关的常用术语。疲劳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中枢性疲劳和周围性疲劳。中枢性疲劳的可能由受损的α-脊髓索神经元放电引起的平均光谱频率对肌电图(EMG)降低和肌电信号的幅度减少,通常表现为肌肉活化作用丧失。外周疲劳主要是肌肉减少最大自发收缩(MVC)。受损机制包括钙离子的释放和再摄取,能量衰竭,失电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和损害等涉及MVC缩减。除了对身体压力的生理上反应,疲劳也是一个重要的疾病迹象如免疫、血液、风湿,心、肾、内分泌疾病。尽管缓解疲劳有多种选择,但如果病人患有上述疾病,以药物为基础的治疗仍然是必要的,而中药因其副作用少而受到欢迎。中药作为膳食补充剂是治疗疲劳的主要药物,如左旋肉碱,肌酸,辅酶Q10,和铁皮石斛。疲劳的状态目前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然而疲劳的机制并没有系统性研究。如果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机体会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甚至发生器质性病变。因此,抗疲劳是当今社会人们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保证。由于疲劳产生机制涉及因素多,并且存在不明确性和复杂性,人们更愿意选择中药调理。这就说明开发中药类抗疲劳药物是目前发展趋势。我国的中药历史悠长且资源丰富,近年来对于天然提取药物的抗疲劳作用机制方面不少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工作。许多单味中药或者中药复方制剂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如当归多糖、、紫河车和理气调补汤、益气生津汤等。抗疲劳化学药物大多数是通过兴奋大脑皮层、提高中枢系统功能活动等来实现抗疲劳。如果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这类药物的兴奋作用就更加明显,如咖啡因、苯丙胺、哌甲酯等。但若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易导致依赖性和成瘾性,副作用较大且有导致毒性的风险。在临床的使用比较局限。而天然药物的抗疲劳作用大多数以滋养气血为主,不良反应小,较易被接受。蒺藜,也称刺蒺藜、硬蒺藜、白蒺藜,拉丁学名为TribulusterrestrisL.,为蒺藜科(zygophyllaceae)蒺藜属植物,一年生蔓本植物,是一种在许多国家应用较为广泛的植物药。它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主要在温带地区,国内在山东,陕西,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常见。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常用的部分是成熟干果。另外,花、茎、根部等部位也能用作药物。已知刺蒺藜有一定的强壮作用和抗衰老作用。蒺藜皂甙有使机体强壮的作用,并且可以抑制机体衰老过程中的某些退化性变化(张涛,杨晶,孙少敏等.刺蒺藜对衰老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D]佳木斯大学:2001)。根据有关实验:蒺藜皂甙能使衰老小鼠(因d-半乳糖所致衰老的小鼠模型)的脾、胸腺以及机体的重量明显增加,显著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平,小鼠(衰老)脾内色素颗粒减少,并且脾内色素颗粒聚集程度有明显改善趋势;大鼠的游泳时间显著延长。对大鼠的肾上腺皮质功能而言,有着双相调节作用。蒺藜皂甙可以增加幼年小鼠肝、胸腺的重量,使小鼠的耐高温和抗寒能力得到提高;对即将羽化的果蝇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延长果蝇的寿命(曹惠玲,陈浩宏,许士凯.蒺藜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1(08).)。但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是把刺蒺藜作为利尿、降压、明目药来使用,对其抗疲劳的作用却没有系统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刺蒺藜的作用效果仅仅局限于利尿、降压、明目药来使用,没有考察其在抗疲劳方面具有的作用,现有抗疲劳药物中容易导致依赖性和成瘾性,副作用较大且有导致毒性的风险,提供了一种能够克服传统抗疲劳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成瘾性的一种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以及生物制品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刺蒺藜提取物的应用方式为制剂,该制剂包括所述刺蒺藜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作为优选,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包衣材料、胶囊材料和成膜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生物制品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刺蒺藜提取物为选自水提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醇水溶液提取物、水蒸气蒸馏挥发油或超临界萃取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探索刺蒺藜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抗疲劳作用机制,得出刺蒺藜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提高实验动物代谢能力和增强应激能力有关。本专利技术可能为克服传统抗疲劳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发展新型抗疲劳药物方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刺蒺藜提取物的红外图谱。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的单糖标准谱图。图3为刺蒺藜提取物的单糖检测高效液相图。图4为刺蒺藜提取物对离体蟾蜍腓肠肌收缩持续时间的影响。图5为刺蒺藜提取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图。图6为刺蒺藜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图。图7为小鼠的脾指数(mg/g)。图8为小鼠的肝指数(mg/g)。图9为刺蒺藜提取物对小鼠SOD影响。图10为刺蒺藜提取物对小鼠GSH-Px的影响。图11为刺蒺藜提取物对小鼠CAT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实施例1刺蒺藜提取物对骨骼肌疲劳作用的影响研究溶液配制:任氏液的配制:称取6.5gNaCl、0.14gKCl、0.2gNaHCO3和0.01gNaH2P04分别溶解在适量蒸馏水中,混合后加入蒸馏水至980mL。另取0.12gCaCL2溶解于20mL蒸馏水中,将CaCl2溶液逐滴加入至上述溶液,边滴边搅拌,以防产生不溶性的Ca3(PO4)2沉淀。2gC6H12O6应在临用前加入,不宜久置。刺蒺藜提取物溶液配制:将适量刺蒺藜提取物溶解于任氏液中,制成浓度分别为0.1mg/mL,0.5mg/mL和2.5mg/mL的混合物溶液。刺蒺藜提取物的一般分析:红外检测对环境要求严格,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确认已无水分、环境中二氧化碳等杂质气体的干扰。本文刺蒺藜提取物的红外分析采用最常用的KBr压片法:将1mg样品和100mgKBr混合,顺着一个方向充分研磨至颗粒尺寸小于2.5μm以下,在红外灯下烘烤半小时确保充分干燥,加入模具中加压得到压片,预热仪器后,用红外光谱仪在400-4000cm-1的频率范围内进行红外测定,重复测定三次,得到平均红外图谱,其如图1所示。单糖组成分析:提取物在100℃下用时6h水解成2mL3MTFA来释放单糖,用40L的0.5M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和40L的0.3MNaOH在70℃下衍生2小时。用HPLC系统和RP-C18柱(4.6mm×250mm,5μm,Venusil,USA)进行PMP衍生物的分析以达到分离单糖的目的。HPLC条件如下:柱温25℃,250nm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蒺藜提取物的应用方式为制剂,该制剂包括所述刺蒺藜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刺蒺藜提取物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包衣材料、胶囊材料和成膜材料中的至少一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勤陈荫孙坤来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