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高度的早拆柱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651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的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专利号92230018.6早拆体系的柱头之改进型。由托板、梁托、TG形销、柱身、连接管、圆销和调节柱组成,连接管外圆是一螺纹,与调节柱组成可调部分。调节柱由螺母、顶板和连接柱组成,螺母焊于顶弧上端,连接柱焊于顶板的下端,螺母中有一对称的扳手孔。连接柱插入常用的脚手架立柱孔中,将扳手插入扳手孔旋转,即可调节本柱头的长短以达到合适的支撑高度。(*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的组件。在建筑业中,从七十年代引用小钢模以来,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体系,成为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主要模板。近年来,早折体系已开始推广,成为建筑行业中缩短建筑周期的一项重要措施。本设计人设计并申请的专利号为92230018.6的早折体系的柱头,已付之实施,并已显示其优越性。但它必须与本设计人设计的早折体系中调节立柱配套使用,与大部分老式的支撑体系兼容性差,即不能调节柱头高度,使现在施工单位正在使用的大批支撑工装不便利用原早折柱头,这就有它的局限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与现有任何支撑体系兼容的柱头,使施工单位可以以最低的代价使用早折体系,加快施工速度。本技术是专利号92230018.6早拆体系的柱头之改进型。由托板1、梁托2、T形销口及销钉3、柱身4、连接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管是一连接螺杆5,与带螺母的接头6组成本技术的可调部分。带螺母的接头6是由螺母7、和连接头8组成,螺母7中有一对称的板手孔9。使用时,连接头8插入常用的脚手架立柱孔中,将板手插入板手孔11中旋转,即可调节本柱头的长短以达到合适的支撑高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1).当施工单位使用原有的不能调节高度的立柱时,本技术可起到调节支撑高度的作用,施工单位有可能既能使用先进的早拆体系,缩短工期,又可利用原有的支撑体系,节约大批开支;(2).本技术由于可以调节高度,并能与当前常用的各种支撑体系兼容,因此开拓了推广前景。结合实施例说明附图本技术是用于现浇混凝土楼板建筑中使用的小钢模早拆体系。在本技术的下部为常用的支撑体系。在下部支撑体系的一个平面上,其一个方向以模板梁的长度为间隔,另一方向以小钢模的长度为间隔,组成完整的一个支撑体系。梁耳上挂以模板梁,二个模板梁间架以小钢模。当支撑体系支架完成后,上面架设的小钢模由于某些原因有可能出现一定的高度差,就需要用本技术进行调节某一根支撑的高度,使整个钢模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保证现浇楼板的质量。浇注混凝土后,当其强度达到50%左右时,用锤子敲打T形销,使梁托2下落,取下模板梁、模板、模撑等投入它用以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装图1.托板        2.梁托3.T形销口及销钉        4.柱身5.连接螺杆        6.带螺母的接头图2为本技术调节柱7的另件图7.螺母        8.连接头9.板手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早拆柱头,由托板(1)、梁托(2)、柱身(4)和连接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1)连接管(5)外园是一螺纹,与调节柱(7)组成可调部分;(2)调节柱(7)由螺母(8)、顶板(9)和连接柱(10)组成,螺母(8)焊于顶板(9)上端,连接柱(10)焊于顶板(9)的下端,螺母(8)中有一对称的板手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早拆柱头,由托板(1)、梁托(2)、柱身(4)和连接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1)连接管(5)外园是一螺纹,与调节柱(7)组成可调部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铭华戴红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比尔特施工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