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31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脚手架的竖杆和水平杆或斜杆之间连接的连接装置,由竖杆上具有焊在其上的卡碗和可在其上活动的卡箍,在水平杆或斜杆两端具有卡扣和与竖杆一体的定位销组成,其特征在于卡碗和卡扣的接触面是同角度的锥形面,所说的角度能使竖杆和水平杆或斜杆之间形成自锁连接。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更特殊地,涉及脚手架的杆件连接的连接装置。脚手架,包括正交连接的和非正交连接的,是建筑业所不可缺少的,近年来,建筑施工脚手架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早拆体系的使用,使各种支撑件、连接件、调节件都有新的发展。如CN86.201080U公开的齿扣型多功能脚手架的连接件,它利用齿扣啮合,企图提高脚手架整体安装的稳定性,但这种连接件由于安装定位精度低,不能保证立柱上几个碗的齿扣方向一致,在水平方向上只能一次一个齿距步进,卡扣不能在任意位置与立柱上的碗配合,且在整体连接时会产生由于内应力-扭力影响到整体安装的稳定性。另一个主要缺点是该连接件的下碗扣和横杆一端接头不能锁住,靠上碗扣下滑才能锁住。受力在上碗扣边缘及其上沿的限位销上,因此荷载强度受到影响。其三,在用于模板支撑时不能可靠地按正交系统定位。US-3992118A公开了一种由多个水平杆的端部和竖杆之间的脚手架连接装置,其中每一个水平杆的端部焊有在水平杆上横向突出的且方向相反的一对舌状物,竖杆具有一对方向相反的适合于接纳所说的舌状物在竖杆上的支托件,其中第一支托件围绕竖杆焊接在该杆上,第二支托件位于第一支托件的上面,可围绕竖杆相对于第一支托件移动。所说的第一支托件具有杯形的形状,其下端向上向外倾斜,上端为圆柱形。所说的第二支托件是下端开口并向上向内倾斜,上端为圆柱体,在所说的圆柱体部份有一个突出物,该突出物有一个能通过与竖杆一体的突出物的槽,且从槽的上端的任一方向起始的圆柱形的上表面是向上倾斜至槽的另一端。因此,US-3992118A所公开的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当水平杆置入第一支托件之后仅能起到支托的作用,而不能自锁,这就给安装带来困难。其次,当第二支托件在与水平杆连接后,只是用竖杆上的突出物与第二支托件的倾斜的上表面接触使水平杆和竖杆连接在一起,从实际使用中证明,这种固紧方式的可靠性低,易于造成事故。第三,这种连接件不能用于非正交的脚手架的杆件的连接。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的新颖的具有自锁功能的脚手架连接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自锁功能的脚手架连接装置的一个方面,所述的脚手架是正交连接的脚手架,包括在竖杆上有一个或多个焊在其上的卡碗和可围绕竖杆运动的卡箍,每一个卡碗和卡箍可接收一个或多个焊有卡扣的水平杆,其特征在于卡碗具有一个类似于U形的碗状的外形,其底部有一个孔,竖杆通过该孔延伸并焊接成一体,卡碗的内表面为一锥面,且在上表面开有定位槽。在水平杆的两端分别有一个轴颈,在轴颈的外侧连接有卡扣,卡扣是在垂直水平杆轴线的相反方向上延伸,其外侧是圆柱面,内侧与卡碗的锥形面具有相同的锥度,因此,当水平杆与竖杆连接时,水平杆上的卡扣与卡碗内的锥形面之间形成锥面接触,按照上述结构所形成的锥面接触使得卡扣和卡碗之间形成自锁,因此,它们之间的连接将是非常可靠的。在竖杆上还有一个可在杆上运动的卡箍,卡箍主要用于在吊脚手架时和爬升架时,以便防止卡碗与卡扣之间可能发生的脱开,卡箍类似于US-3992118A公开的第二支托件,其内表面的下面部份为锥面,该锥面的锥度可与卡扣相同,其外表面为一圆柱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其一侧有一个突缘,突缘内有一个槽。在圆柱体的上平面是由槽的一侧延上平面向一侧延伸的斜面。在所说的竖杆上有一个与之一体的延竖杆轴线方向延伸的定位销。当水平杆的卡扣一旦与竖杆的卡碗连接;卡箍上的槽穿过竖杆上的定位销,然后转动卡箍,使卡箍上表面与竖杆上的定位销的下端接触,这样,由卡箍的上表面(斜面)与其底面形成另一个自锁。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连接装置的另一个方面,所连接的脚手架是非正交连接的脚手架,如斜杆,梯子等。以后在使用“斜杆”这一术语时,在没有其它说明的情况下,它意指与竖杆是非正交连接的连接件。连接装置包括在竖杆上有一个或多个焊在其上的卡碗和可围绕竖杆运动的卡箍,每一个卡碗和卡箍可接收一个或多个带有可转动卡扣的斜杆,其特征在于卡碗具有一个类似于U形的碗状的外形,其底部有一个孔,竖杆通过该孔并焊接成一体,其内表面为锥形面,且在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定位槽;在斜杆的两端分别形成同方向的扁平部份,在扁平部份有一个通过该部份向一侧延伸的并能围绕其转动的轴颈,在轴颈上连接有卡扣,卡扣是垂直于轴颈轴线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延伸,所说的卡扣其一侧为圆柱面,另一侧与卡碗的锥形面具有相同的锥度,因此,当斜杆与竖杆连接时,斜杆上的卡扣与卡碗内的锥面之间形成锥面接触,按照上述结构所形成的锥面接触使得卡扣与卡碗之间形成自锁。因此,它们之间的连接将是非常可靠的。在竖杆上还有一个可在杆上运动的卡箍,卡箍主要用于在吊脚手架时或爬升架时,防止卡碗与卡扣之间可能发生的脱开,卡箍类似于US-3992118A所公开的第二支托件,其内表面为锥面,该锥面的锥度可与卡碗相同,其外表面为一圆柱体,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其一侧有一个突缘,突缘内有一个槽,在圆柱体的上表面是由槽的一侧延上表面向另一侧延伸的斜面。在所说的竖杆上有一个与之一体的延竖杆轴线方向延伸的定位销。当斜杆的卡扣一旦与竖杆的卡碗连接,卡箍上的槽穿过竖杆上的定位销,然后转动卡箍,使卡箍上表面与竖杆的定位销的下端接触,这样,由卡箍的上表面(斜面)与其底面形成另一个自锁。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连接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决不意味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附图有图1是脚手架连接示意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连接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按照图2所示装置的卡碗的垂直剖面图;图4是按照图2所示装置的卡碗的顶视图;图5是按照图2所示装置的卡扣的垂直剖面图;图6是按照图2所示装置的卡扣的顶视图;图7是按照图2所示装置的卡箍的垂直剖面图;图8是按照图2所示装置的卡箍的顶视图;图9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连接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按照图9所示装置的卡扣的垂直剖面图;图11是按照图9所示装置的卡扣的顶视图。首先,参照附图1-8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连接装置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脚手架包括多个竖杆1和与每根竖杆1连接的多个水平杆2所组成。在竖杆1与水平杆连接处有一个连接装置6。对该连接装置更好详细的说明见图2,它包括卡碗9,卡箍10,卡扣11以及与竖杆一体的定位销35,图中只画出两个水平杆2,当然不限于2个。参见图3和图4,卡碗9具有类似于U形的形状,其下面有一个孔17,卡碗9通过该孔套在竖杆1上并与之焊接成一体(见图2)卡碗9的内表面为锥形面16,其锥角为α,一般为3°至8°之间,优选的为4°至5°之间。槽的宽度与卡扣宽度一致。参见图5和图6,所示的是卡扣11的垂直剖面图和顶视图,卡扣11位于水平杆2的两端,其结构形状完全相同,以便于互换。在水平杆2的每个端部有一个法兰21,法兰21的外侧有一个轴颈22,轴颈22当水平杆2与竖杆1连接时可置于卡碗9的定位槽13的上面,其截面形状一般是矩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法兰21的外侧是卡扣11,卡扣11具有与水平轴轴线垂直的相对的两个部份(见图2和图5),下面部份的外侧是呈圆柱形(图6),内侧是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其锥角的大小与卡碗9的锥形面的锥角相同。因此,当卡扣11插入卡碗9内形成锥面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手架连接装置,由焊接在竖杆上的卡碗和在竖杆上可活动的卡箍,两端具有卡扣的水平杆,以及与竖杆一体的定位销组成,其特征在于卡扣和卡碗的接触面是同角度的锥形面,所说的角度能使竖杆和水平杆之间形成自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红妹仇铭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比尔特施工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