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53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09
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螺塞头与螺塞柱,所述螺塞柱内近其顶端的部位开设有内柱腔,内柱腔的底部设置有磁铁,内柱腔内位于磁铁之上的空间为储屑腔,储屑腔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内凹结构,所述螺塞柱上近螺塞柱、螺塞头交接处的部位的外部可套设有一个由金属外环、橡胶内环硫化为一体的放油螺塞垫片,还可在螺塞头内开设有内六角孔。本设计不仅具备吸附和储存机油中铁屑的功能、功能多样、对磁铁的固定效果较强,而且能实现长期有效的密封、既可外拆也可内拆,适应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油螺塞结构,属于发动机及相关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具体适用于增强放油螺塞功能的多样化。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达到保养里程时,需要对油底壳内机油进行更换,通过扳手等工具取下油底壳上放油螺塞放出内部机油,再旋紧放油螺塞,重新注入新的机油。目前市场上发动机放油螺塞通常采用外六角头螺栓结构,与金属垫片配合使用,达到密封油底壳底部和拆卸放油功能。授权公告号为CN203856541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0月1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底壳放油螺塞,安装在所述油底壳所设放油孔上,所述放油孔由光孔及和所述光孔相接的螺纹孔构成;所述放油螺塞一端和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放油螺塞另一端和所述光孔密封连接。虽然该设计能够保证放油螺塞产生密封性能,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该设计中的放油螺塞功能单一,只能作为密封和拆卸放出油底壳内机油的简单零件。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单一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的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包括螺塞头与螺塞柱,所述螺塞柱的底端与螺塞头的顶面垂直连接,且螺塞头的直径大于螺塞柱的直径;所述螺塞柱内近其顶端的部位开设有内柱腔,该内柱腔的底部设置有磁铁,磁铁的体积小于内柱腔的容积,内柱腔内位于磁铁之上的空间为储屑腔;所述内柱腔的内壁上与磁铁相接触的部位与磁铁之间为过盈配合,内柱腔的外壁上近储屑腔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内凹结构,该内凹结构与螺塞柱的顶面相交而成为内凹弧。所述内凹结构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所述螺塞柱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上柱体、中柱体、下柱体,所述下柱体的底端与螺塞头的顶面垂直连接,下柱体的顶端经中柱体与上柱体的底端相连接,上柱体内开设有内柱腔或上柱体、中柱体内共开设有同一个内柱腔。所述螺塞柱上近螺塞柱、螺塞头交接处的部位的外部套设有一个环形的放油螺塞垫片,所述放油螺塞垫片包括金属外环与橡胶内环,金属外环的内环面与橡胶内环的外环面相互连接,橡胶内环的内环面套装于螺塞柱的外围。所述金属外环与橡胶内环之间的连接工艺为硫化。所述橡胶内环的内环面与内伸环片的外环壁相连接,内伸环片的内环壁套装于螺塞柱的外围,且内伸环片、橡胶内环的交接处位于橡胶内环的正中部位。所述螺塞头的外周边为外六角头结构,螺塞头内开设有内六角孔,该内六角孔的一端位于螺塞头的内部,另一端与螺塞头的底面相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中,在螺塞柱内近其顶端的部位开设有内柱腔,内柱腔的底部设置有磁铁,内柱腔内位于磁铁之上的空间为储屑腔,使用时,磁铁可有效吸附发动机工作中磨损产生的混入机油中的铁屑,并将其存储在储屑腔内,当发动机进行保养换油时,拆下放油螺塞后即可对储屑腔内的铁屑进行清理,从而保证机油的清洁度,改善发动机工作条件,提高发动机寿命。因此,本技术中放油螺塞的功能多样,具备吸附和储存机油中铁屑的功能。2、本技术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中,内柱腔的底部设置有磁铁,内柱腔的内壁上与磁铁相接触的部位与磁铁之间为过盈配合,内柱腔的外壁上近储屑腔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内凹结构,该设计能够使磁铁牢靠的固定在内柱腔中,避免长期使用后螺纹松动引起的磁铁掉落,造成发动机严重故障的隐患。因此,本技术对磁铁的固定效果较强,安全性较高。3、本技术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中,螺塞柱上近螺塞柱、螺塞头交接处的部位的外部套设有一个环形的放油螺塞垫片,该放油螺塞垫片包括橡胶内环及其外部套设的金属外环,该种金属骨架橡胶复合的垫片不仅密封性能较好,而且能够多次重复使用,能满足多次拆解使用的需求,从而确保长期有效的密封。因此,本技术不仅密封性能较强,而且能实现长期有效的密封。4、本技术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中,螺塞头的外周边为外六角头结构,螺塞头内开设有内六角孔,该内六角孔的一端位于螺塞头的内部,另一端与螺塞头的底面相平齐,该设计使得本放油螺塞可同时满足外六角扳手和内六角扳手使用,拆卸和安装可以选用的工具范围较大,避免了紧急状况下因工具缺乏无法操作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既可外拆也可内拆,应用范围较广。5、本技术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中,在对内柱腔上近储屑腔的部位的外壁进行挤压时,挤压操作可由现场常用的压紧工具完成,不仅挤压效果较好,使得磁铁与放油螺塞本体之间不易发生松动脱落,而且生产效率高。因此,本技术不仅安全性较强,而且制作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右倾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放油螺塞垫片的俯视图。图6是图5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磁铁1、螺塞头2、外六角头结构21、内六角孔22、螺塞柱3、上柱体31、中柱体32、下柱体33、内柱腔4、储屑腔41、内凹结构42、内凹弧43、放油螺塞垫片5、金属外环51、橡胶内环52、内伸环片5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6,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包括螺塞头2与螺塞柱3,所述螺塞柱3的底端与螺塞头2的顶面垂直连接,且螺塞头2的直径大于螺塞柱3的直径;所述螺塞柱3内近其顶端的部位开设有内柱腔4,该内柱腔4的底部设置有磁铁1,磁铁1的体积小于内柱腔4的容积,内柱腔4内位于磁铁1之上的空间为储屑腔41;所述内柱腔4的内壁上与磁铁1相接触的部位与磁铁1之间为过盈配合,内柱腔4的外壁上近储屑腔41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内凹结构42,该内凹结构42与螺塞柱3的顶面相交而成为内凹弧43。所述内凹结构42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所述螺塞柱3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上柱体31、中柱体32、下柱体33,所述下柱体33的底端与螺塞头2的顶面垂直连接,下柱体33的顶端经中柱体32与上柱体31的底端相连接,上柱体31内开设有内柱腔4或上柱体31、中柱体32内共开设有同一个内柱腔4。所述螺塞柱3上近螺塞柱3、螺塞头2交接处的部位的外部套设有一个环形的放油螺塞垫片5,所述放油螺塞垫片5包括金属外环51与橡胶内环52,金属外环51的内环面与橡胶内环52的外环面相互连接,橡胶内环52的内环面套装于螺塞柱3的外围。所述金属外环51与橡胶内环52之间的连接工艺为硫化。所述橡胶内环52的内环面与内伸环片53的外环壁相连接,内伸环片53的内环壁套装于螺塞柱3的外围,且内伸环片53、橡胶内环52的交接处位于橡胶内环52的正中部位。所述螺塞头2的外周边为外六角头结构21,螺塞头2内开设有内六角孔22,该内六角孔22的一端位于螺塞头2的内部,另一端与螺塞头2的底面相平齐。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对现有的放油螺塞功能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放油螺塞上增加磁性结构,可有效的吸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包括螺塞头(2)与螺塞柱(3),所述螺塞柱(3)的底端与螺塞头(2)的顶面垂直连接,且螺塞头(2)的直径大于螺塞柱(3)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塞柱(3)内近其顶端的部位开设有内柱腔(4),该内柱腔(4)的底部设置有磁铁(1),磁铁(1)的体积小于内柱腔(4)的容积,内柱腔(4)内位于磁铁(1)之上的空间为储屑腔(41);所述内柱腔(4)的内壁上与磁铁(1)相接触的部位与磁铁(1)之间为过盈配合,内柱腔(4)的外壁上近储屑腔(41)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内凹结构(42),该内凹结构(42)与螺塞柱(3)的顶面相交而成为内凹弧(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包括螺塞头(2)与螺塞柱(3),所述螺塞柱(3)的底端与螺塞头(2)的顶面垂直连接,且螺塞头(2)的直径大于螺塞柱(3)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塞柱(3)内近其顶端的部位开设有内柱腔(4),该内柱腔(4)的底部设置有磁铁(1),磁铁(1)的体积小于内柱腔(4)的容积,内柱腔(4)内位于磁铁(1)之上的空间为储屑腔(41);所述内柱腔(4)的内壁上与磁铁(1)相接触的部位与磁铁(1)之间为过盈配合,内柱腔(4)的外壁上近储屑腔(41)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两个内凹结构(42),该内凹结构(42)与螺塞柱(3)的顶面相交而成为内凹弧(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结构(42)的数量为三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磁吸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塞柱(3)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上柱体(31)、中柱体(32)、下柱体(33),所述下柱体(33)的底端与螺塞头(2)的顶面垂直连接,下柱体(33)的顶端经中柱体(32)与上柱体(31)的底端相连接,上柱体(31)内开设有内柱腔(4)或上柱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学勤邹智欧国玉莹马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