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43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所述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包括中空状的模板框体,所述模板框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开放,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一封底板能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并封闭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外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外环止水片,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内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内环止水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后期施工缝位置渗水、安装简便、简化施工步骤、增强施工安全性并利于规范化施工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建筑垂直测设、施工放线的需要或其他用途,在混凝土楼板上需要预留孔洞。然而,在施工后期,对预留孔洞的封堵较为繁琐费力,需要采用吊模法,在下部楼层安装底部模板,上部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再进行模板拆除作业。由于孔洞布置在楼板上,需要在下层进行高处作业安装模板,后期还需拆除,均有一定安全风险,且施工缝位置因混凝土后浇筑,存在渗水的质量隐患,不利于结构防水。并且,孔洞封堵施工,操作及施工工艺不规范,无法实现规范化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在后期封堵中出现的问题与风险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避免后期施工缝位置渗水、安装简便、简化施工步骤、增强施工安全性并利于规范化施工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包括中空状的模板框体,所述模板框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开放,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一封底板能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并封闭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外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外环止水片,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内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内环止水片。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中,所述模板框体由四个侧壁围合形成上宽下窄的四棱台状。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由所述模板框体的侧壁向内的卷边构成。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中,所述封底板为呈正方形的铁板。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中,所述外环止水片与所述模板框体的外壁焊接,所述内环止水片与所述模板框体的内壁焊接。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中,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外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一圈所述外环止水片,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内壁上对应于所述外环止水片的位置沿周向水平设有一圈所述内环止水片。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中,所述外环止水片和所述内环止水片设置在所述模板框体的中部。如上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中,所述模板框体为铁质模板框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模板框体与混凝土板整体浇筑,且在模板框体固接有外环止水片和内环止水片,避免了后期施工缝渗水的隐患,且封底板安装简便,避免高处作业,保证施工安全,省去了原有施工方法中安装、拆除模板的繁琐步骤,保证了施工质量与安全,同时有利于规范化施工。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板框体;11-顶端;12-底端;13-侧壁;14-卷边;2-支撑部;3-封底板;4-外环止水片;5-内环止水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剖面结构示意图、侧视结构示意图、俯视结构示意图和仰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包括中空状的模板框体1,模板框体1的顶端11和底端12均开放,形成上下贯通的内腔,用于在施工时于梁板模板上形成预留孔洞。在模板框体1的底端12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2,使得封底板3能放置于支撑部2上并封闭模板框体1的底端12,以便混凝土浇筑填充。在模板框体1的外壁上沿模板框体1的周向水平设有外环止水片4,在模板框体1的内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内环止水片5,使得在先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环止水片4和内环止水片5分别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形成一体结构,外环止水片4和内环止水片5能与混凝土咬合,大大增强了与混凝土板接缝部位之间防止水渗透的能力,起到止水作用。与现有吊模法施工相比,本技术具有避免后期施工缝位置渗水、安装简便、简化施工步骤、增强施工安全性并利于规范化施工的功效。需要说明的是,外环止水片4和内环止水片5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圈、两圈或多圈,只要能够达到止水作用,均涵盖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模板框体1由四个侧壁13围合形成上宽下窄的四棱台状,以方便施工。本技术模板框体1也可以采用四棱柱、圆台、圆柱等其他适宜的形状,只要起到预留孔洞施工的作用即可。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支撑部2由模板框体1的侧壁13向内的卷边14构成,以方便加工。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封底板3为呈正方形的铁板,正方形形状与四棱台状的模板框体1底端的卷边14的形状相适配,当然封底板3也可根据模板框体1底端的支撑部2形状选择适宜形状的封底板3,只要能够起到封闭模板框体1的底端12的作用即可。封底板3的材料还可以镀锌铁片或其他适宜的金属材料。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外环止水片4与模板框体1的外壁焊接,内环止水片5与模板框体的内壁焊接,从而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模板框体1的外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一圈外环止水片4,在模板框体1的内壁上对应于外环止水片4的位置沿周向水平设有一圈内环止水片5,进一步提高止水功能,同时简化结构、便于加工。优选的,外环止水片4和内环止水片5设置在模板框体1的中部。优选的,模板框体1为铁质模板框体,以满足施工要求。本技术在建筑楼板施工中使用时,该施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需要预留的孔洞,在已经搭设的梁板模板上确定实际预留孔洞中心位置;步骤2:将所述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的模板框体1固定在已经搭设的梁板模板上,并且使所述模板框体1的中心与实际预留孔洞中心位置重合;步骤3:梁板浇筑混凝土时,所述模板框体1外壁与梁板一起浇筑在一起,外环止水片4埋设于浇筑的混凝土中,形成一体结构;步骤4:待所述梁板模板拆除完毕,所述模板框:1内中空结构形成为预留孔洞;步骤5:待所述预留孔洞使用完毕,将封底板3放置在模板框体底端12的支撑部2上,封闭模板框体底端12;步骤6: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板框体1内,所述内环止水片5埋设于浇筑的混凝土中,完成预留孔洞的封堵,形成楼板一体结构。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包括中空状的模板框体,所述模板框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开放,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一封底板能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并封闭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外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外环止水片,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内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内环止水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包括中空状的模板框体,所述模板框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开放,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一封底板能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并封闭所述模板框体的底端,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外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外环止水片,在所述模板框体的内壁上沿周向水平设有至少一圈内环止水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框体由四个侧壁围合形成上宽下窄的四棱台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所述模板框体的侧壁向内的卷边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板预留孔洞的预制模板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庆坤宋新生王华山廖燕华杨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