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37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拼接处的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在接缝处由外至内分别布置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背贴式止水带、弹性橡胶圈、遇水膨胀橡胶圈四道防水构造,接缝外侧近背贴式止水带处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填充板,近管廊内部接缝处注入有水泥砂浆,近管廊内部接缝处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密封,管廊廊体外部涂覆有水泥砂浆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有机高分子防水涂料、背贴式止水带、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遇水膨胀橡胶圈均为高效防水材料,针对各种材料的特点进行布置,取得很显著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拼接处的防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与现有明挖现浇技术比较,不仅大力降低了材料消耗,而且管廊结构具有优异的整体质量、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可实现标准化、工厂化预制件生产,不受自然环境影响,可以充分保证预制件质量和批量化生产;现场拼装施工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工厂化生产保证了管廊结构的尺寸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安装的准确性;无需施工周转材料、无需占用大量材料堆场、施工时间大为减少,可有效降低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因此,预制拼装法是代表我国综合管廊建设领域技术进步的一个方向。综合管廊埋于地下,长期受地下水侵蚀,由此预制综合管廊拼装接缝处防水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预制综合管廊建设处于摸索阶段,接缝处的防水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技术提出一种较为完善地解决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拼接处的防水结构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外部水沿拼接缝进入综合管廊,尽可能保持拼装管廊的密实性的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在接缝处由外至内分别布置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背贴式止水带、弹性橡胶圈、遇水膨胀橡胶圈四道防水构造,接缝外侧近背贴式止水带处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填充板,近管廊内部接缝处注入有水泥砂浆,近管廊内部接缝处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密封,管廊廊体外部涂覆有水泥砂浆保护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为20mm,水泥砂浆中水泥:砂的质量比为1: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的厚度为2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综合管廊接缝的宽度≤20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橡胶圈为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和遇水膨胀橡胶圈均采用楔形布置。本技术设计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材料简单,本技术中所用的水泥砂浆、有机高分子防水涂料、聚乙烯泡沫填充板、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遇水膨胀橡胶圈和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均为防水常用的材质,取材简单便捷。2、操作便捷,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对应的施工方法简单快捷,安装过程易控制,可以大力节约人力和物力,降低安装成本。3、防水效果显著,本技术采用的有机高分子防水涂料、背贴式止水带、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遇水膨胀橡胶圈均为高效防水材料,针对各种材料的特点进行布置,取得很显著的防水效果。4、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中大多采用有机合成材料,避免了传统材料使用寿命短、易变质的特点,足以满足综合管廊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水泥砂浆保护层;2、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3、背贴式止水带;4、聚乙烯泡米填充板;5、弹性橡胶圈;6、遇水膨胀橡胶圈;7、水泥砂浆灌封;8、双组份聚硫密封膏;9、承口;10、插口;11、钢筋混凝土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接缝处由外至内分别布置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2、背贴式止水带3、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5、遇水膨胀橡胶圈6共四道防水构造,接缝外侧靠近背贴式止水带3处填充聚乙烯泡沫填充板4,靠近管廊内部接缝处采用水泥砂浆灌封7,并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8密封,管廊廊体外部涂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7。水泥砂浆保护层1的厚度为20mm,水泥砂浆中水泥:砂的质量比为1:2.5。其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2的厚度为2mm。其接缝宽度≤15mm。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5和遇水膨胀橡胶圈6均采用楔形布置。本技术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形成主要包括:对承口9和插口10接缝表面及钢筋混凝土顶板11表面进行平整、打磨,将楔形三元乙丙材质的弹性橡胶圈5和楔形遇水膨胀橡胶圈6粘贴固结在插口10表面处,在填充聚乙烯泡沫填充板区域承口9和插口10混凝土表面及聚乙烯泡沫板表面用砂浆(按设计要法掺加一定比例的胶)涂满刷匀,然后将聚乙烯泡沫填充板粘贴于插口混凝土表面,并压实。在靠近管廊内部接缝处放一铁制垫块,其厚度不大于接缝宽度,并在下部量测接缝宽度以控制承插口的闭合,同时防止接缝闭合时扯坏弹性橡胶圈5和遇水膨胀橡胶圈6。在承口9和插口10安装好后需检查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5和遇水膨胀橡胶圈6之间的密封性,待确定密封后,施做水泥砂浆灌封7,达到一定强度后施做双组份聚硫密封膏8。将背贴式止水带3粘贴固结在接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然后施做厚2mm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2,最后在管廊表面均匀涂刷一层厚20mm水泥砂浆保护层1。施工方法如下所述:(1)、首先对承口9和插口10接缝表面及钢筋混凝土顶板11表面进行平整、打磨。(2)、将楔形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5和楔形遇水膨胀橡胶圈6粘贴固结在插口10表面处,在填充聚乙烯泡沫填充板区域承口9和插口10混凝土表面及闭孔泡沫板表面用砂浆(按设计要法掺加一定比例的胶)涂满刷匀,然后将聚乙烯泡沫填充板粘贴于插口10混凝土表面,并压实。(3)、在靠近管廊内部接缝处放一铁制垫块(厚度不大于接缝宽度),并在下部量测接缝宽度以控制承插口的闭合,同时防止接缝闭合时扯坏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5和遇水膨胀橡胶圈6。(4)、承口9和插口10安装好后需检查三元乙丙弹性橡胶圈5和遇水膨胀橡胶圈6之间的密封性,待确定密封后,施做水泥砂浆灌封,达到一定强度后施做双组份聚硫密封膏8。(5)、将背贴式止水带3粘贴固结在接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然后施做厚2mm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2,最后在管廊表面均匀涂刷一层厚20mm水泥砂浆保护层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接缝处由外至内分别布置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2)、背贴式止水带(3)、弹性橡胶圈(5)、遇水膨胀橡胶圈(6)四道防水构造,接缝外侧近背贴式止水带(3)处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填充板(4),近管廊内部接缝处注入有水泥砂浆(7),近管廊内部接缝处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8)密封,管廊廊体外部涂覆有水泥砂浆保护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接缝处由外至内分别布置有机高分子防水涂剂(2)、背贴式止水带(3)、弹性橡胶圈(5)、遇水膨胀橡胶圈(6)四道防水构造,接缝外侧近背贴式止水带(3)处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填充板(4),近管廊内部接缝处注入有水泥砂浆(7),近管廊内部接缝处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8)密封,管廊廊体外部涂覆有水泥砂浆保护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接缝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泥砂浆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月吴立余太平苏勇汪齐何延召赵志军谢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