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37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涉及预制混凝土建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方涵框体、分别位于方涵框体两端的插入框和承接框、位于方涵框体内壁四角的加强角,加强角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加强角的中部设置有张拉手孔,还包括均匀开设在所述承接框外周上的定位孔和均匀开设在所述插入框外周上的固定孔,当插入框插接到承接框时,定位孔和固定孔一一对应重合,相邻两个方涵框体连接处的外侧缠绕有用于将连接处密封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一侧上设置有硬质的固定柱,固定柱与定位孔和固定孔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方涵框体连接处防水效果不好的问题,利用防水卷材缠绕在两个方涵框体的连接处,能够提高密封性,增加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
本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建材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市政、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管线均埋在地下,采用普通套管直埋时,在维修或增设管道时需要把马路的路面刨开,这种方式会造成胶桶不便,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2247950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方涵构件,方涵构件的两端分别是凸起的方涵插口和凹进的方涵承口;方涵构件的底部有排水沟槽;方涵构件的四角分别是加强角;方涵承口一端有遇水膨胀胶条嵌入胶条槽内;方涵构件内安装有电缆支架;在方涵的加强角的中部有张拉手孔;方涵外的顶部和内底部有预埋螺母和拉环。现有的这种方涵构件虽能够解决解决了直埋式管道检修旧管、铺设新管不断挖开地面的问题,但方涵构件中方涵插口和方涵承口在连接时,密封性较差,导致方涵的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能够提高方涵连接的密封性,提高方涵的防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包括方涵框体、分别位于方涵框体两端的凸起的插入框和凹进的承接框、位于方涵框体内壁四角的加强角;当两个所述方涵壳体连接时,所述插入框的外壁与所述承接框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加强角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加强角的中部设置有张拉手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张拉手孔相通,还包括均匀开设在所述承接框外周上的定位孔和均匀开设在所述插入框外周上的固定孔;当插入框插接到承接框时,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重合,相邻两个方涵框体连接处的外侧缠绕有用于将连接处密封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靠近两个所述方涵框体连接处的一侧上设置有硬质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固定孔直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方涵框体上的插入框一端插入另一个方涵框体上的承接框内,将两个方涵框体连接在一起,使承接框一端上的定位孔与插入框一端上的固定孔相互重合,将防水卷材缠绕在两个方涵框体的连接处,将防水卷材上的固定柱插入重合后的定位孔和固定孔内,因为插入框插入到承接框内,且插入框的外壁与承接框的内壁相互接触,将固定柱插入固定孔和定位孔内,能够增加两个方涵框体连接的密封性,再利用安装孔和张拉手孔将两个方涵框体固定连接在一起,缠绕在两个方涵框体连接处的防水卷材,能够使两个方涵框体的连接处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涵框体靠近所述插入框一侧的外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承接框的一周上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方涵框体插接时,所述防水卷材位于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防水卷材的外表面与所述方涵框体的外壁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方涵框体插接时,插入框的定位槽与承接框上的固定槽相互配合,防水卷材位于定位槽和固定槽内,且防水卷材的上表面与两个方涵框体的外壁平齐,可使防水卷材完全嵌入固定槽和定位槽内,增加防水卷材与固定槽和定位槽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两个方涵框体连接处的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涵框体靠近插入框一侧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承接框远离插入框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位置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孔相互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入框插入承接框内时,方涵框体上靠近插入框一侧的导向柱能够插入到承接框上的导向孔内,导向柱在导向孔内滑移,能够对两个方涵框体起到导向作用,使两个方涵框体对齐,增加连接处的密封性,提高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框的外壁上设置有半圆形的导轨,所述承接框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轨位置对应的滑槽,所述导轨和所述滑槽相互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入框插入承接框内时,插入框的外壁与承接框的内壁相互接触,位于插入框外壁上的导轨能够在位于承接框内壁的滑槽上滑移,导轨和滑槽相互配合,能够对插入框和承接框起到导向作用,使插入框和承接框在连接时对齐,增加两个方涵框体连接处的密封性,提高连接处的防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框远离所述承接框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轨,所述承接框内的方涵框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轨相互配合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入框插入承接框内时,位于插入框远离承接框一侧的侧壁上的导向轨,能够插入承接框内的方涵框体上的导向槽内,导向轨和导向槽相互配合,能够防止地下泥土松动时,两个方涵框体的连接处发生偏移,导致连接处出现缝隙,相互插接的导向轨和导向槽能够防止相互连接的两个方涵框体在泥土松动时发生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轨和所述导向槽均为半圆形,且所述导向轨和所述导向槽的半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向轨和导向槽设置成半圆形的,能够增加导向轨和导向槽的接触面积,使导向轨和导向槽插接更稳定,提高两个方涵框体连接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框远离所述承接框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圈,所述方涵框体靠近承接框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圈位置对应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圈和所述定位凹槽与位置相互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入框插入承接框内时,位于插入框侧壁上的定位圈能够与位于承接框内方涵框体上的定位凹槽相互插接,且定位圈和定位凹槽与方涵框体内壁相接触,到定位圈插入定位凹槽内时,能够从方涵框体内壁进行连接处的固定,提高方涵框体连接处的密封性,且提高两个方涵框体连接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涵框体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方涵框体内部出现积水时,设置在方涵框体底部的排水沟槽,能够便于排出方涵框体内的积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的一周设置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水卷材的一周设置加强筋,能够增加防水卷材的强度,且能够避免防水卷材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由遇水膨胀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柱插入相互重合的固定孔和定位孔内时,若固定柱遇水,则会在固定孔和定位孔内膨胀,将使定位柱与固定孔和定位孔之间没有缝隙,防止水分渗入。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插入框和承接框的外周上分别设置位置相互对应的定位孔和固定孔,且在方涵框体的连接处设置带有固定柱的防水卷材,固定柱能够插入相互重合的定位孔和固定孔内,能够连接插入框和承接框,增加两个方涵框体连接处的密封性,提高防水效果;(2)本技术通过在方涵框体靠近插入框的一侧开设定位槽,在承接框的一周上开设固定槽,使防水卷材位于相互连接的定位槽和固定槽内,能够增加防水卷材与定位槽和固定槽的密封性,防止水分渗入方涵框体内部;(3)本技术通过在方涵框体靠近插入框的一周上设置导向柱,在承接框远离插入框的一侧上设置导向孔,可对插入框与承接框起到导向作用,使插入框和承接框在插接时能够对齐,防止插入框和承接框之间的连接处出现缝隙;(4)本技术通过在防水卷材一周设置加强筋,可增加防水卷材的强度,防止防水卷材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2是为体现插入框而作的轴测图;图3是为体现承接框而作的轴测图;图4是为体现防水卷材和定位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包括方涵框体(1)、分别位于方涵框体(1)两端的凸起的插入框(2)和凹进的承接框(3)、位于方涵框体(1)内壁四角的加强角(4);当两个所述方涵壳体连接时,所述插入框(2)的外壁与所述承接框(3)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加强角(4)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41),所述加强角(4)的中部设置有张拉手孔(42),所述安装孔(41)与所述张拉手孔(42)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匀开设在所述承接框(3)外周上的定位孔(32)和均匀开设在所述插入框(2)外周上的固定孔(22);当插入框(2)插接到承接框(3)时,所述定位孔(32)和所述固定孔(22)一一对应重合,相邻两个方涵框体(1)连接处的外侧缠绕有用于将连接处密封的防水卷材(5),所述防水卷材(5)靠近两个所述方涵框体(1)连接处的一侧上设置有硬质的固定柱(51),所述固定柱(51)与所述定位孔(32)和所述固定孔(22)直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包括方涵框体(1)、分别位于方涵框体(1)两端的凸起的插入框(2)和凹进的承接框(3)、位于方涵框体(1)内壁四角的加强角(4);当两个所述方涵壳体连接时,所述插入框(2)的外壁与所述承接框(3)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加强角(4)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41),所述加强角(4)的中部设置有张拉手孔(42),所述安装孔(41)与所述张拉手孔(42)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匀开设在所述承接框(3)外周上的定位孔(32)和均匀开设在所述插入框(2)外周上的固定孔(22);当插入框(2)插接到承接框(3)时,所述定位孔(32)和所述固定孔(22)一一对应重合,相邻两个方涵框体(1)连接处的外侧缠绕有用于将连接处密封的防水卷材(5),所述防水卷材(5)靠近两个所述方涵框体(1)连接处的一侧上设置有硬质的固定柱(51),所述固定柱(51)与所述定位孔(32)和所述固定孔(22)直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涵框体(1)靠近所述插入框(2)一侧的外周上开设有定位槽(21),所述承接框(3)的一周上开设有固定槽(31),两个所述方涵框体(1)插接时,所述防水卷材(5)位于所述定位槽(21)和所述固定槽(31)内,且所述防水卷材(5)的外表面与所述方涵框体(1)的外壁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防水方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涵框体(1)靠近插入框(2)一侧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导向柱(23),所述承接框(3)远离插入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新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