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35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柱,属于公路防撞用安全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和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的柱体,所述柱体内连接有倾倒报警组件;所述倾倒报警组件包括固设在柱体内部且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呈倒圆锥状的铜板、放置在铜板内的铜球、固设于所述容纳槽上方的柱体内部的铜圈、连接于铜圈上的第一导线、连接于柱体上且与第一导线连接的喇叭、连接于喇叭上的第二导线、连接于第二导线上且固定连接于柱体上的电源以及连接于电源上且与铜板连接的第三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下防撞柱没有提醒功能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在防撞柱被撞后发出提醒的效果,应用于公路防撞建设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防撞用安全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防撞柱。
技术介绍
在停车场和防止车辆穿越行驶的公路护栏间隔处,需要在警示位置及护栏间隔处设置防撞柱,以起到提醒车辆行驶范围、保护行人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503096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公路用自清洁防撞柱,包括有防撞柱柱体,其柱体为中空,防撞柱柱体外壁间隔设有反光涂层,所述的防撞柱柱体下端一体设置有底座,防撞柱柱体上端中心一体设置有中轴,中轴的中部套设有套筒,套筒上设有扇叶,扇叶共有3个,每个扇叶间隔120度设置,套筒上一体设置有刷柄,刷柄设有刷毛,刷毛紧贴防撞柱柱体外壁,扇叶覆设有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导电滑环,导电滑环电连接蓄电池,蓄电池电连接光敏传感器,光明传感器电连接警示灯,警示灯位于中轴顶端。现有的这种公路用自清洁防撞柱无法在车辆碰撞到防撞柱后给出提醒,当驾驶员没有注意到防撞柱的位置时,很容易离开防撞柱限定的行驶区域造成行人或自身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柱,其通过连接在柱体内部的倾倒报警组件可以在车辆撞到防撞柱时发出提示,提醒附近的行人和司机,减小司机继续驶离限定区域造成的危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柱,包括底座和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的柱体,所述柱体内连接有倾倒报警组件;所述倾倒报警组件包括固设在柱体内部且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呈倒圆锥状的铜板、放置在铜板内的铜球、固设于所述铜板上方的柱体内部的铜圈、连接于铜圈上的第一导线、连接于柱体上且与第一导线连接的喇叭、连接于喇叭上的第二导线、连接于第二导线上且固定连接于柱体上的电源以及连接于电源上且与铜板连接的第三导线;自然状态下铜球位于铜板中心且不与铜圈接触,当柱体倾斜时铜球同时与铜板和铜圈抵接,电源与喇叭之间的回路连通,喇叭发出声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撞到柱体时,柱体会倾斜,铜球会在铜板上滚动并与铜环抵接,此时电源与喇叭之间的回路连通,喇叭开始报警,起到提醒的作用。较佳的: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节约能源,还能够减少更换电源带来的维护成本。较佳的:所述柱体表面覆盖有反光材料层,所述反光材料层为反光膜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防撞柱对司机和行人的提醒作用。较佳的:所述柱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车辆撞到防撞柱时减少防撞柱受到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较佳的:所述柱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与柱体螺纹连接,弹簧将连接柱的底端与底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柱体损坏时仅仅更换柱体即可,而不必全部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较佳的:所述弹簧有三个且均匀的固设于连接柱的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防撞柱对车辆的阻挡作用,减少车辆速度较快冲过防撞柱装伤行人或自身的可能。较佳的: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柱体螺纹连接,连接柱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柱体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柱体损坏时紧更换柱体即可,而不需要将防撞柱整体更换,减少了维护成本。较佳的:所述柱体顶端固设有与连接槽配合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设有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柱体上再连接额外的柱体,以满足大型车辆低处视野差的环境。较佳的,所述底座呈圆台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少底座耗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防撞柱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底座底部可拆卸固设有安全按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防撞柱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倾倒报警组件能够在车辆撞到防撞柱时发出提示,减小车辆继续驶离限定区域或行人没有注意车辆而受伤的可能;2.通过连接台能够根据需要改变防撞柱的高度,满足不同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为表示实施例中底座部分的示意图;图3是为表示实施例中柱体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为表示实施例中倾倒报警组件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为表示实施例中铜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1、柱体;11、反光膜层;12、连接台;121、外螺纹;13、连接槽;131、内螺纹;2、底座;21、弹簧;22、安全按钮;221、安全弹簧;3、连接柱;4、倾倒报警组件;41、太阳能电池板;42、喇叭;43、铜板;44、铜球;45、铜圈;46、第二导线;47、第一导线;48、第三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防撞柱,参见图1和图2,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呈圆台状的底座2,底座2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21,弹簧21的顶端固设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顶端连接有柱体1,柱体1的表面涂覆有反光膜层11,柱体1上还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1,太阳能电池板41下方的柱体1上固设有喇叭42。柱体1的顶端固设有连接台12,连接台12上设有外螺纹121,柱体1的底端设有尺寸与连接台12配合的连接槽13,连接槽13内设有与外螺纹121配合的内螺纹131,连接柱3连接在连接槽13内。参见图2和图3,弹簧21有三个且沿底座2顶面的几何中心均匀的固设在底座2上。底座2的内部固设有竖直设置的安全弹簧221,安全弹簧221的底端固设有竖直设置的安全按钮22,安全按钮22与底座2滑移连接且从底座2的底端伸出,当底座2放置在地面上时,安全按钮22缩回底座2内部。连接柱3的顶端设有与内螺纹131配合的外螺纹121,连接柱3与柱体1螺纹连接。参见图4和图5,柱体1内部连接有倾倒报警组件4,倾倒报警组件4包括做电源用的太阳能电池板41、喇叭42、水平方向固设于柱体1内部且中心向下凹陷呈倒圆锥状的铜板43、放置在铜板43几何中心上的铜球44、水平方向固设于铜板43上方的柱体1内部的铜圈45、连接在铜圈45上且与喇叭42连接的第一导线47、连接在喇叭42上且与太阳能电池板41连接的第二导线46以及连接在铜板43上且与太阳能电池板41连接的第三导线48,自然状态下铜球44位于铜板43中心且不与铜圈45接触,当柱体1倾斜一定角度时铜球44同时与铜板43和铜圈45抵接,电源与喇叭42之间的回路联通喇叭42发出声音。该防撞柱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防撞柱放置在地面上,反光膜层11能够增加行人与司机的注意程度,提高防撞柱的提醒效果。安全按钮22受重力缩回底座2内,同时安全弹簧221对安全按钮22施加推力,增加底座2对地面的压力,减少了底座2在地面上的非人为滑动。当防撞柱被撞到时,铜球44在铜板43上滚动并与铜圈45接触,太阳能电池板41与喇叭42之间的回路连通,喇叭42报警示意。当防撞柱上的外力移出即汽车离开时,受弹簧21作用柱体1回复竖直状态,铜球44与铜圈45分离,回路断开,喇叭42不再发出声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柱,包括底座(2)和可拆卸连接在底座(2)上的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内连接有倾倒报警组件(4);所述倾倒报警组件(4)包括固设在柱体(1)内部且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呈倒圆锥状的铜板(43)、放置在铜板(43)内的铜球(44)、固设于所述铜板(43)上方的柱体(1)内部的铜圈(45)、连接于铜圈(45)上的第一导线(47)、连接于柱体(1)上且与第一导线(47)连接的喇叭(42)、连接于喇叭(42)上的第二导线(46)、连接于第二导线(46)上且固定连接于柱体(1)上的电源以及连接于电源上且与铜板(43)连接的第三导线(48);自然状态下铜球(44)位于铜板(43)中心且不与铜圈(45)接触,当柱体(1)倾斜时铜球(44)同时与铜板(43)和铜圈(45)抵接,电源与喇叭(42)之间的回路连通,喇叭(42)发出声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柱,包括底座(2)和可拆卸连接在底座(2)上的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内连接有倾倒报警组件(4);所述倾倒报警组件(4)包括固设在柱体(1)内部且中心位置向下凹陷呈倒圆锥状的铜板(43)、放置在铜板(43)内的铜球(44)、固设于所述铜板(43)上方的柱体(1)内部的铜圈(45)、连接于铜圈(45)上的第一导线(47)、连接于柱体(1)上且与第一导线(47)连接的喇叭(42)、连接于喇叭(42)上的第二导线(46)、连接于第二导线(46)上且固定连接于柱体(1)上的电源以及连接于电源上且与铜板(43)连接的第三导线(48);自然状态下铜球(44)位于铜板(43)中心且不与铜圈(45)接触,当柱体(1)倾斜时铜球(44)同时与铜板(43)和铜圈(45)抵接,电源与喇叭(42)之间的回路连通,喇叭(42)发出声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表面覆盖有反光材料层,所述反光材料层为反光膜层(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叶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公孚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