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35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电力杆和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外盘、内盘和连接盘,外盘内设置多个空腔,空腔内设置复位弹簧,内盘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一圈第三凹槽,内盘外侧设置一圈第三凹槽,连接盘内侧设置一圈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两侧与底部均设置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设置滚球,内盘通过第二凹槽、第三凹槽、滚球和连接盘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外盘内设置海绵填充物,且外盘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滚球能够围绕内盘进行旋转,对车辆的撞击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减轻车辆撞击水泥电杆时所造成的损伤,且能够起到警示作用,防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属于电力设施防护

技术介绍
电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主要用于架设电线,并且,许多电杆通常安装在道路两边,而道路两旁的电杆存在被道路上的车辆撞击的风险。目前,为降低该风险,许多电杆均安装有防撞墩,此类防撞墩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防撞墩的防撞效果并不理想,通常在车辆的撞击下,不仅防撞墩易损坏,还对电杆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电能的输送且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电力杆和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外盘、内盘和连接盘,所述内盘包裹在电力杆表面,所述连接盘位于内盘外侧,所述外盘内侧表面与连接盘外侧表面连接,所述外盘内设置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空腔内一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空腔内另一侧连接,所述内盘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一圈第三凹槽,所述内盘外侧设置一圈第三凹槽,所述连接盘内侧设置一圈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侧与底部均设置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设置滚球,所述内盘通过第二凹槽、第三凹槽、滚球和连接盘卡接,所述内盘上表面设置两个插孔,所述内盘下表面设置两个插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撞装置通过插孔和插杆两两对应插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盘内与空腔之间设置填充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充物为海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盘表面覆有反光材料。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装方便,耗材少,成本低,外盘内设置海绵填充物,且外盘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滚球能够围绕内盘进行旋转,对车辆的撞击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减轻车辆撞击水泥电杆时所造成的损伤,有效减低车辆对电杆的冲击力大小,从而保护电杆,且能够起到警示作用,防护效果好,通过插杆和轧空能够使防撞装置能够两两插接,对电力杆的保护起到很大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电力杆;3、防撞装置;4、外盘;5、内盘;6、连接盘;7、空腔;8、复位弹簧;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第三凹槽;12、滚球;13、插孔;14、插杆;15、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电力杆2和防撞装置3,所述防撞装置3包括外盘4、内盘5和连接盘6,所述内盘5包裹在电力杆2表面,所述连接盘6位于内盘5外侧,所述外盘4内侧表面与连接盘6外侧表面连接,所述外盘4内设置多个空腔7,所述空腔7内设置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一端与空腔7内一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另一端与空腔7内另一侧连接,所述内盘5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一圈第三凹槽11,所述内盘5外侧设置一圈第三凹槽11,所述连接盘6内侧设置一圈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内两侧与底部均设置第二凹槽10,且所述第二凹槽10与第三凹槽11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凹槽10与第三凹槽11之间设置滚球12,所述内盘5通过第二凹槽10、第三凹槽11、滚球12和连接盘6卡接,所述内盘5上表面设置两个插孔13,所述内盘5下表面设置两个插杆14。所述防撞装置3通过插孔13和插杆14两两对应插接,所述外盘4内与空腔7之间设置填充物15,所述填充物15为海绵,所述外盘4表面覆有反光材料。具体的,使用时,将内盘5套接在电力杆2表面,将滚球12放在内盘5上下表面和侧面的第三凹槽11中,使连接盘6通过第二凹槽10、第三凹槽11、滚球12与内盘5进行卡接,且连接盘6通过第二凹槽10、第三凹槽11、滚球12围绕内盘5进行旋转,有效减低车辆对电杆的冲击力大小,将连接盘6与外盘4进行连接,在内盘5内设置多个空腔7,空腔7内设置复位弹簧8,且外盘4内设置填充物15,填充物15设置为海绵,对车辆的撞击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减轻车辆撞击水泥电杆时所造成的损伤,从而保护电杆,外盘4表面覆有反光材料,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将插杆14插入插孔13中进行插接,能够使防撞装置3两两插接,对电力杆2的保护起到很大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电力杆(2)和防撞装置(3),所述防撞装置(3)包括外盘(4)、内盘(5)和连接盘(6),所述内盘(5)包裹在电力杆(2)表面,所述连接盘(6)位于内盘(5)外侧,所述外盘(4)内侧表面与连接盘(6)外侧表面连接,所述外盘(4)内设置多个空腔(7),所述空腔(7)内设置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一端与空腔(7)内一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另一端与空腔(7)内另一侧连接,所述内盘(5)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一圈第三凹槽(11),所述内盘(5)外侧设置一圈第三凹槽(11),所述连接盘(6)内侧设置一圈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内两侧与底部均设置第二凹槽(10),且所述第二凹槽(10)与第三凹槽(11)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凹槽(10)与第三凹槽(11)之间设置滚球(12),所述内盘(5)通过第二凹槽(10)、第三凹槽(11)和滚球(12)与连接盘(6)卡接,所述内盘(5)上表面设置两个插孔(13),所述内盘(5)下表面设置两个插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电力杆(2)和防撞装置(3),所述防撞装置(3)包括外盘(4)、内盘(5)和连接盘(6),所述内盘(5)包裹在电力杆(2)表面,所述连接盘(6)位于内盘(5)外侧,所述外盘(4)内侧表面与连接盘(6)外侧表面连接,所述外盘(4)内设置多个空腔(7),所述空腔(7)内设置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一端与空腔(7)内一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另一端与空腔(7)内另一侧连接,所述内盘(5)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一圈第三凹槽(11),所述内盘(5)外侧设置一圈第三凹槽(11),所述连接盘(6)内侧设置一圈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内两侧与底部均设置第二凹槽(10),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程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景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