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28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包括中置电机外壳和控制器,中置电机外壳包括依次固定的电机前壳、电机中壳和电机后壳,电机中壳上设有用于安置中轴外围的扭力传感装置的凸起部,该凸起部上开有供中轴伸出的中轴孔,电机后壳内用于安置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的外表面,并与电机后壳分别位于凸起部的左右两侧,还包括独立设置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该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表面,并位于凸起部的上侧或下侧。该结构更加紧凑,能够进一步缩减中置电机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占用体积,空间利用率更高,并且接线整理更清楚,更易于区分维修。

Layout Structure of Electric Bicycle Controller on the Shell of Central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yout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bicycle controller on a middle motor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middle motor shell and a controller. The middle motor shell comprises a motor front shell, a motor middle shell and a motor rear shell fixed in sequence. The motor middl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sion part of a torsion sensing device for placing the outer part of the middle shaft, and the protrus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iddle shaft hole for extending the middle shaft.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ntroller is horizontally fix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iddle shell of the motor, and is loca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onvex part respectively with the rear shell of the motor, and also includes an electric bicycle peripheral wiring seat which is independently installed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outer wiring seat of the electric bicycle is horizontally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ddle shell of the motor and is located on the convex part. Side or lower side.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act, can further reduce the occupied volume of the middle motor on the electric bicycle,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er, and the wiring arrangement is clearer, and it is easier to distinguish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控制器是电动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功能包括接收手刹信号、向屏显输出信号、接收安装在车架上的速度传感器的速度信号,还包括接收电机内部的力矩传感器输出的扭力信号及控制电机转速,是协调整个电动自行车各用电部件协调工作的核心。已知的控制器主要由外壳和内部高度集成的PCB板组成,位置通常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车架中部或者中置电机的外壳上,但目前的这类控制器在布局结构上存在下述问题:1)已知的控制器无论是安装在车架上还是中置电机外壳上,其PCB板通常都是相对于中置电机的中轴是平行布置的,相当于“立”于中置电机的外壳上,或者侧向凸置于中置电机的外壳上,这样的布置方式实际上占据了中置电机所在区域的空间,造成中置电机整体臃肿,体积增大,结构不够紧凑,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不利于装配;2)已知的控制器与电动自行车其他用电部件相连的接线多且杂乱,例如市面上的一类电动自行车从控制器引出的多组接线交杂在一起,还用捆扎带捆绑,用户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清楚的区分各组线所连接对应的用电部件,非常不利于后续对于接线的维修更换,而且也不利于对于这些接线的整体防水设计。目前广泛采用的中置电机多为电机本体输出轴与中轴平行布置的“平行展开式”结构,这类中置电机的外壳主要由电机前壳、电机中壳和电机后壳依次固定而成,电机前壳和电机中壳围成的腔体内部用于安置中轴、齿轮减速机构和离合器,电机后壳内部则主要安置电机本体(定转子),电机本体的输出轴经内部的齿轮减速机构和离合器与中轴相连,中轴两端分别从中轴前后壳上开有的中轴孔内伸出以连接踩踏机构。这种结构中电机后壳是位于电机中壳的中轴孔一侧,中轴孔通常设于电机中壳的凸起部上,该凸起部内部用来安置中轴外围的扭力传感组件,凸起部与电机后壳之间间隔有一条狭缝。因此可以看出已有的中置电机外壳表面本身空间就非常局促,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可行的方案来实现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该结构更加紧凑,能够进一步缩减中置电机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占用体积,空间利用率更高,并且接线整理更清楚,更易于区分维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包括中置电机外壳和控制器,中置电机外壳包括依次固定的电机前壳、电机中壳和电机后壳,电机中壳上设有用于安置中轴外围的扭力传感装置的凸起部,该凸起部上开有供中轴伸出的中轴孔,电机后壳内用于安置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的外表面,并与电机后壳分别位于凸起部的左右两侧,还包括独立设置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该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表面,并位于凸起部的上侧或下侧。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固定在电机中壳表面的防护外壳和设于防护外壳内的主控PCB板,所述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上设有若干防水接插件,各防水接插件底部均与设于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内的防水接插件PCB板焊接,该防水接插件PCB板一端连接有引出排线,该引出排线与防护外壳内的主控PCB板相连。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防护外壳上一体设有电动自行车内设接线座,该电动自行车内设接线座上也设有若干防水接插件,这些防水接插件底部均通过位于防护外壳内的连接线与主控PCB板相连。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一端与防护外壳外壁贴紧,同时防护外壳上设有开槽,所述防水接插件PCB板穿过开槽伸入防护外壳内,其上的引出排线位于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的内部;并且所述开槽四周设有防水包胶。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防护外壳和主控PCB板均与中轴垂直布置,所述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与防护外壳垂直布置,同样防水接插件PCB板也与主控PCB板垂直布置。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上的防水接插件包括手刹线防水接插件、仪表线防水接插件、前后灯信号线接插件和速度传感器信号线防水接插件。当然接插件的功能性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来定,我们可以将部分用电元件的连接线合并后接入单一接插件内,例如设计前后灯信号线与刹车线合并接插件,我们也可以空置或设计一些重复功能的接插件以便于客户的选择性接插。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电动自行车内设接线座上的防水接插件包括定子线圈引出线防水接插件、扭力传感装置信号线防水接插件和电源线防水接插件。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防护外壳的高度不高于电机后壳和凸起部中最高的一个。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防护外壳上设有若干连接凸耳,而电机中壳上对应设有连接座,连接凸耳上设有定位孔用于穿设螺钉与设于连接座上的螺纹孔配合以固定防护外壳。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这种布局结构充分利用了现有中置电机外壳表面的空间,突破性的将控制器横卧设置在电机中壳表面,并与电机后壳分别位于凸起部两侧,进一步缩减中置电机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占用体积,使得中置电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小巧,空间利用率更高,也便于装配和维修。2、本技术中专门设计了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该接线座上针对各用电元件设有对应的防水接插件,确保与各用电元件的连接线理线更清楚,更易区分维修;并且由于防水接插件结合接插件PCB板和引出排线与主控PCB板相连,省却了原本复杂的内部连接线,能够缩减控制器体积,并易于装配维修,同时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的单独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图。其中:1、控制器;1a、防护外壳;2、电机中壳;2a、凸起部;3、电机后壳;4、中轴孔;5、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6、防水接插件;7、防水接插件PCB板;8、引出排线;9、电动自行车内设接线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合图1~图3所示,对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下:该结构包括中置电机外壳和控制器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中置电机外壳包括依次固定的电机前壳、电机中壳2和电机后壳3,电机中壳2上设有用于安置中轴外围的扭力传感装置的凸起部2a,该凸起部2a上开有供中轴伸出的中轴孔4,电机后壳3内用于安置电机本体;所述控制器1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2的外表面,并与电机后壳3分别位于凸起部2a的左右两侧,还包括独立设置并与控制器1电连接的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该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2表面,并位于凸起部2a的上侧或下侧。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包括固定在电机中壳2表面的防护外壳1a和设于防护外壳1a内的主控PCB板(图中不可见),具体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外壳1a上设有两个连接凸耳1b,而电机中壳2上对应设有连接座(图中不可见),连接凸耳1b上设有定位孔用于穿设螺钉(未画出)与设于连接座上的螺纹孔配合以固定防护外壳1a。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上设有四个防水接插件6,各防水接插件6底部均与设于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内的防水接插件PCB板7焊接,该防水接插件PCB板7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包括中置电机外壳和控制器(1),中置电机外壳包括依次固定的电机前壳、电机中壳(2)和电机后壳(3),电机中壳(2)上设有用于安置中轴外围的扭力传感装置的凸起部(2a),该凸起部(2a)上开有供中轴伸出的中轴孔(4),电机后壳(3)内用于安置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2)的外表面,并与电机后壳(3)分别位于凸起部(2a)的左右两侧,还包括独立设置并与控制器(1)电连接的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该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2)表面,并位于凸起部(2a)的上侧或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包括中置电机外壳和控制器(1),中置电机外壳包括依次固定的电机前壳、电机中壳(2)和电机后壳(3),电机中壳(2)上设有用于安置中轴外围的扭力传感装置的凸起部(2a),该凸起部(2a)上开有供中轴伸出的中轴孔(4),电机后壳(3)内用于安置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2)的外表面,并与电机后壳(3)分别位于凸起部(2a)的左右两侧,还包括独立设置并与控制器(1)电连接的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该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横卧固定在电机中壳(2)表面,并位于凸起部(2a)的上侧或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包括固定在电机中壳(2)表面的防护外壳(1a)和设于防护外壳(1a)内的主控PCB板,所述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上设有若干防水接插件(6),各防水接插件(6)底部均与设于电动自行车外设接线座(5)内的防水接插件PCB板(7)焊接,该防水接插件PCB板(7)一端连接有引出排线(8),该引出排线(8)与防护外壳(1a)内的主控PCB板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上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a)上一体设有电动自行车内设接线座(9),该电动自行车内设接线座(9)上也设有若干防水接插件(6),这些防水接插件(6)底部均通过位于防护外壳(1a)内的连接线与主控PCB板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在中置电机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群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亿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