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84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它包括固定座、套管和设置在圆立柱与套管之间且在套管升降到合适高度时用于固定套管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座包括底盘和圆立柱,所述圆立柱连接在底盘上;所述套管可升降地套装在圆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套管在圆立柱上的高度,进而使得针式上釉活动工装适用于不同内孔深度的针式瓷绝缘子,减少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Needle glazing movable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edle glazing movable tooling, which comprises a fixing seat, a sleeve and a fixing component for fixing a sleeve set between a cylinder and a sleeve and used for fixing a sleeve when the sleeve rises and falls to a suitable height. The fixing seat comprises a chassis and a cylinder,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chassis; the sleeve can be lifted and sleeved on a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sleeve on the cylinder, thereby making the needle glazing movable tooling suitable for needle porcelain insulators with different inner hole depths, reducing the time for replacing tooling,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式上釉活动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式上釉活动工装。
技术介绍
由于针式瓷绝缘子的外形和无釉面限制,目前都无法采用自动上釉机上釉,只能依靠人工手动上釉。不同型号的针式瓷绝缘子内孔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工人只能根据对应的型号绝缘子频繁的更换调整工装,这会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它可以调节套管在圆立柱上的高度,进而使得针式上釉活动工装适用于不同内孔深度的针式瓷绝缘子,减少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它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盘和圆立柱,所述圆立柱连接在底盘上;套管,所述套管可升降地套装在圆立柱上;设置在圆立柱和套管之间且在套管升降到合适高度时用于固定套管的固定组件。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固定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圆立柱上的凸杆和设置在套管上且沿套管的轴向排布的多个横槽,所述套管沿其轴向设置有以供凸杆穿过的竖槽,每个横槽均与竖槽相连通,以便当套管升降到合适高度时,转动套管使得凸杆卡入相应的横槽内。进一步,所述凸杆垂直圆立柱设置。进一步为了方便更换不同的套管,所述竖槽的底端呈开口状,所述竖槽的顶端呈闭合状。进一步为了防止套管刮伤或顶伤待上釉产品的内孔,所述套管的顶端设置有呈半球状的凸起。进一步为了提高固定座支撑的稳固性,防止固定座因受力不均而倾斜,所述圆立柱连接在底盘的中心位置上。进一步,所述底盘呈圆柱状。进一步,所述凸杆为圆杆。进一步,所述凸杆为方杆。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先将套管的底端与圆立柱的顶端对接,并往下移动套管至套管底端与凸杆接触,然后左右旋转套管使得套管的竖槽与凸杆对齐,再将套管往下移动至与待上釉产品的内孔相匹配的高度后,再将套管沿着横槽的反方向旋转,使得凸杆卡入横槽中,从而阻止套管的下落趋势,完成对套管的固定,如需釉不同的产品,再次调整套管在圆立柱上的高度即可,能从一个待上釉的产品直接更换到另一个的不同内孔深度的待上釉产品,中间不用更换工装,减少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针式上釉活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它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盘1和圆立柱2,所述圆立柱2连接在底盘1上;套管3,所述套管3可升降地套装在圆立柱2上;设置在圆立柱2和套管3之间且在套管3升降到合适高度时用于固定套管3的固定组件。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圆立柱2上的凸杆4和设置在套管3上且沿套管3的轴向排布的多个横槽5,所述套管3沿其轴向设置有以供凸杆4穿过的竖槽6,每个横槽5均与竖槽6相连通,以便当套管3升降到合适高度时,转动套管3使得凸杆4卡入相应的横槽5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槽5设置有两个,但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所述凸杆4垂直圆立柱2设置。如图1、3所示,为了方便更换不同的套管3,所述竖槽6的底端呈开口状,所述直槽6的顶端呈闭合状。如图1、3所示,为了防止套管3刮伤或顶伤待上釉产品的内孔,所述套管3的顶端设置有呈半球状的凸起7。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固定座支撑的稳固性,防止固定座因受力不均而倾斜,所述圆立柱2连接在底盘1的中心位置上。如图1、3所示,所述底盘1呈圆柱状。所述凸杆4为圆杆。具体地,凸杆4的形状不限于此。所述凸杆4为方杆。具体地,凸杆4的形状不限于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套管3的底端与圆立柱2的顶端对接,并往下移动套管3至套管3底端与凸杆4接触,然后左右旋转套管3使得套管3的竖槽6与凸杆4对齐,再将套管3往下移动至与待上釉产品的内孔相匹配的高度后,再将套管3沿着横槽3的反方向旋转,使得凸杆4卡入横槽3中,从而阻止套管3的下落趋势,完成对套管3的固定,如需釉不同的产品,再次调整套管3在圆立柱2上的高度即可,能从一个待上釉的产品直接更换到另一个的不同内孔深度的待上釉产品,中间不用更换工装,减少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盘(1)和圆立柱(2),所述圆立柱(2)连接在底盘(1)上;套管(3),所述套管(3)可升降地套装在圆立柱(2)上;设置在圆立柱(2)和套管(3)之间且在套管(3)升降到合适高度时用于固定套管(3)的固定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盘(1)和圆立柱(2),所述圆立柱(2)连接在底盘(1)上;套管(3),所述套管(3)可升降地套装在圆立柱(2)上;设置在圆立柱(2)和套管(3)之间且在套管(3)升降到合适高度时用于固定套管(3)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式上釉活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圆立柱(2)上的凸杆(4)和设置在套管(3)上且沿套管(3)的轴向排布的多个横槽(5),所述套管(3)沿其轴向设置有以供凸杆(4)穿过的竖槽(6),每个横槽(5)均与竖槽(6)相连通,以便当套管(3)升降到合适高度时,转动套管(3)使得凸杆(4)卡入相应的横槽(5)内。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恒华电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