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84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固定连接在定模模座上,在定模模座的下方设置有脱模杆,脱模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纵向置于模架上,模架上设置有脱模开关;所述动模通过真空柱紧密吸附在动模模座上,动模模座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液压柱,液压柱上下端分别与模架和承压板固定相连;所述定模和动模配合后形成透水砖模腔,且在动模的顶面设置有凸起,沿凸起的中心位置纵向开设有浇口,浇口的上方连接有注口,注口通过动模模座上的通孔与浇口同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以期望解决现有的透水砖压制模具生产的透水砖原料分布不均、容易出现裂纹且砖体周边毛边众多的问题。

A Pressing Die for Pervious Brick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permeable brick press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fixing die and a moving die. The fixing die is fixed on the fixing die base, a demoulding rod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xing die base, a spring is fix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demoulding rod, a spring is longitudinally placed on the die base, and a demoulding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die base; the moving die is tightly adsorbed on the moving die base through a vacuum column, and the moving die base is fixed. The upper part is longitudinally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column,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hydraulic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fixed to the die frame and the bearing plate;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xing die and the dynamic die, a permeable brick die cavity is formed, and a bulg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dynamic die, a gate is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along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bulge, and a gate is connected above the gate, and the gate is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gate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on the movable die bas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water permeable brick pressing di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aw materials, easy to crack and numerous hairs around the brick body produced by the existing water permeable brick press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具体的讲是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
技术介绍
透水砖由于其特定的结构,具有其它类型砖无可比拟的优点,比如良好的透水和透气性能,每逢雨季,较大的降水量致使城市排水系统趋于瘫痪,通过采用透水砖,可使雨水迅速渗透至地下,缓解因雨水来不及排散造成的积水、洪涝等问题,同时补充日益匮乏的地下水资源,利于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地下生态平衡;每逢旱季,地下水分则通过透水砖逐步蒸发、扩散到大气中,起到调节大气湿度、降低地表温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除此之外,透水砖还具有防滑、降噪的作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已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必备材料之一。目前,透水砖生产工艺主要有烧制和免烧制两种,前者因工艺复杂、能耗极高已采用甚少,后者则采用越来越来普遍,现有免烧制主要通过混泥土、各种粘合剂或其它材质混合搅拌、压制成型、高温养护而成的,此种生产工艺成本较高,且对设备精度要求也严格,为了降低成本、活用建筑工业等废渣,现采用碎石、固渣、煤灰和冶金渣等废渣为主要原料,通过机械压制成型的方式生产透水砖,此种透水砖通常设计有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活用废弃资源,已逐渐成为制备透水砖的新发展方向。机械压制成型与传统的模具加工类似,模具设计为极其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现有的透水砖压制成型模具生产出来的透水砖多存在原料分布不均、容易出现裂纹且砖体周边毛边众多的问题,极大影响了透水砖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以期望解决现有的透水砖压制模具生产的透水砖原料分布不均、容易出现裂纹且砖体周边毛边众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置于动模的下方,所述定模固定连接在定模模座上,定模模座与模架固定相连,且在定模模座的下方设置有脱模杆,脱模杆通过设置在定模和定模模座上的通孔与透水砖接触,脱模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纵向置于模架上,模架上设置有脱模开关。所述动模通过真空柱紧密吸附在动模模座上,动模模座与模架滑动连接,且在动模模座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液压柱,液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模架和承压板固定相连。所述定模和动模的型腔横截面相同,定模和动模相互配合后形成透水砖模腔,且在动模的顶面设置有凸起,沿凸起的中心位置纵向开设有浇口,浇口的上方连接有注口,注口通过动模模座上的通孔与浇口同轴相连。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模的侧壁至少纵向设置有两个柱形凹槽,所述动模的侧壁至少纵向设置有两个柱形凸台,柱形凹槽和柱形凸台一一对应且各自均匀分布在定模和动模的侧壁上,定模和动模正是其于此种定位方式紧密的配合在一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凸起置于动模顶面的中心位置,便于挤压成型时原料的均匀分布,且凸起可设计为圆台、方台或其它对称形状,凸起的高度不小于动模底面厚度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注口设计为锥形通孔,锥角为5~20度,此设计在于当原料从注口注入浇口时有一个平滑的过渡,不至于使动模受压而损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模和动模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都都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相同的型腔,且定模和动模的型腔上下对应,配合后形成相同形状的透水砖模腔。作为优选,所述定模和动模的型腔底部四周均设置为圆角,以便于透水砖在压制成型时不会产生过多毛边,且在脱模时更加轻松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本技术通过将定模置于成型机工作台的下方,并与定模模座固定相连,用以确保透水砖压制模具的组装稳定性,防止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因振动或温压因素影响导致透水砖原料分布不均,出现裂缝甚至断层的情况。本技术通过在定模模座的下方设置脱模装置,便于在压制成型完毕后透水砖及时脱模且不易发生滑落,具体设计是在定模和定模模座上开设有相同轴心且孔径一致的通孔,当压制成型完毕后,立即开启脱模开关,脱模杆通过弹簧作用沿通孔向上滑动,从而推动透水砖脱离定模型腔,当脱模完成后,立即关闭脱模开关,脱模杆自动复位,进入下一轮压制成型。本技术通过采用真空柱吸附将动模和动模模座紧密连接在一起,相较于传统的锁紧方式,真空柱吸附固定更加地安全可靠,因传统的锁紧方式通常是在动模模座侧壁固定,且需要人工提前加锁固定,此操作极有可能存在人工加锁不够紧密,动模随时会发生脱落的风险,给透水砖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真空柱吸附则很好的杜绝了此类隐患。本技术通过在动模上设置凸起,并在凸起上开设浇口,有效地避免了在压制成型过程中时常发生的浇口位置因无法长期承受瞬时的高温高压冲击而致浇口变形的问题,因为通过加深浇口的纵深,增加浇口与原料的接触面积,同时加厚浇口周边动模的壁厚,极大的增强了浇口周边的耐温耐压性。附图说明图1为透水砖压制模具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透水砖压制模具的闭合示意图;图3为透水砖模腔的底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定模、2-动模、3-定模模座、4-模架、5-脱模杆、6-弹簧、7-脱模开关、8-真空柱、9-动模模座、10-液压柱、11-承压板、12-透水砖模腔、13-凸起、14-浇口、15-注口、16-柱形凹槽、17-柱形凸台、18-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定模1置于动模2的下方。所述定模1固定连接在定模模座3上,定模模座3与模架4固定相连,此设计用于确保透水砖压制模具的组装稳定性,预防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因振动或其它因素影响导致透水砖原料分布不均,出现裂缝甚至断层的情况;且在定模模座3的下方设置有脱模杆5,脱模杆5通过设置在定模1和定模模座3上的通孔与透水砖接触,所述定模1和定模模座3上的通孔要求孔径一致、轴心相同,以便脱模杆5平滑的纵向移动,在脱模杆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纵向置于模架4上,模架4上设置有脱模开关7,通过此设计,当压制成型完毕后,立即开启脱模开关7,脱模杆5通过弹簧6的作用力沿通孔向上滑动,从而推动透水砖脱离定模型腔,当脱模完成后,立即关闭脱模开关7,脱模杆5自动复位,进入下一轮压制成型,如此循环,保证了透水砖的及时成型和脱模,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单一纵向的受力保证透水砖在脱模时不易发生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所述动模2通过真空柱8紧密吸附在动模模座9上,其相较于传统的锁紧方式更为牢固可靠,因传统的锁紧方式是在动模模座9的侧壁设置锁紧装置,需要人工提前加锁固定,若人工提前加锁不够紧密,动模2随时会发生脱落风险,造成严重安全隐患,进一步的,通过动模模座9与模架4滑动连接,在动模模座9的上方纵向设置液压柱10,液压柱10的上下端分别与模架4和承压板11固定相连的设计,有效确保了液压柱10能平稳均匀地给动模2和动模模座9施加压力,保障了透水砖压制模具能持续恒温恒压,从而使透水砖压制更为彻底。所述定模1和动模2的型腔横截面相同,以此确保透水砖中心对称,其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原料分布将更加均匀且无多余毛边产生,当定模1和动模2相互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定模(1)置于动模(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固定连接在定模模座(3)上,定模模座(3)与模架(4)固定相连,且在定模模座(3)的下方设置有脱模杆(5),脱模杆(5)通过设置在定模(1)和定模模座(3)上的通孔与透水砖接触,脱模杆(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纵向置于模架(4)上,模架(4)上设置有脱模开关(7);所述动模(2)通过真空柱(8)紧密吸附在动模模座(9)上,动模模座(9)与模架(4)滑动连接,且在动模模座(9)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液压柱(10),液压柱(10)的上下端分别与模架(4)和承压板(11)固定相连;所述定模(1)和动模(2)的型腔横截面相同,定模(1)和动模(2)相互配合后形成透水砖模腔(12),且在动模(2)的顶面设置有凸起(13),沿凸起(13)的中心位置纵向开设有浇口(14),浇口(14)的上方连接有注口(15),注口(15)通过动模模座(9)上的通孔与浇口(14)同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砖压制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定模(1)置于动模(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固定连接在定模模座(3)上,定模模座(3)与模架(4)固定相连,且在定模模座(3)的下方设置有脱模杆(5),脱模杆(5)通过设置在定模(1)和定模模座(3)上的通孔与透水砖接触,脱模杆(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纵向置于模架(4)上,模架(4)上设置有脱模开关(7);所述动模(2)通过真空柱(8)紧密吸附在动模模座(9)上,动模模座(9)与模架(4)滑动连接,且在动模模座(9)的上方纵向设置有液压柱(10),液压柱(10)的上下端分别与模架(4)和承压板(11)固定相连;所述定模(1)和动模(2)的型腔横截面相同,定模(1)和动模(2)相互配合后形成透水砖模腔(12),且在动模(2)的顶面设置有凸起(13),沿凸起(13)的中心位置纵向开设有浇口(14),浇口(14)的上方连接有注口(15),注口(15)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洲海绵城市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